王亞棟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眰鞯谰褪墙o學生傳授道德理念及如何做人的思想。歐洲大教育家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一個概念之中——道德?!笨梢姛o論國內還是國外,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在強調德育的重要性。我們的教育工作,歸根到底是為了培養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思想教育,偏離了一定的政治覺悟,再有才也沒用,甚至會對家庭、社會、國家造成更大的傷害。德育不僅僅是政治課的教學任務,也是其他每個學科應該滲透的。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學科優勢,我們要繼承、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更要做好學生的品德教育工作。
一、政治德育課與語文課的聯系與區別
政治學科具有政治理論的系統性,是一個完整的德育體系。我們學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八項規定”“三嚴三實”都是一脈相承的,都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它會讓學生在理性上認識道德水準。語文學科本身就是用文字來描述的,借助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詩歌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陶冶和熏陶,是一種感性認識。有時候利用語文課引領學生學習德育知識,效果會更好。語文課中有很多篇章都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提升德育水平。例如,《藤野先生》講述了魯迅在日本求學的經歷,祖國的貧困、百姓的落魄、民族的麻木深深刺激著作者,后來魯迅棄醫從文,拿起筆桿子寫作,以喚醒沉睡的國民??梢哉f魯迅的作品極大地影響了國內的民眾,特別是一代熱血青年,讓更多的人投身到革命中去。我們讀這樣的文章,就會受到感染,就會體會到當時魯迅先生憂國憂民的思想。學生讀懂了這樣的文章,就會更加珍惜現在國家獨立、生活美好的和平時光,會更加熱愛祖國。這就是語文課的魅力,是政治課達不到的教育效果。再比如,我們學習《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了解到周總理為了國家,為了中華民族戎馬生涯,日理萬機,為祖國的建設費盡心血。北京市民為了表達對總理的不舍之情,在雨中目送總理,十里多長的街道站滿了人,多么感人的畫面。讀了這樣的文章,學生會從內心深處受到震撼,也會下決心好好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讀書。通過學習這樣的文章,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在為了真理而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和考驗,不僅要付出辛勤勞動,有時候還得付出鮮血和生命,從而培養學生對科學、對真理的堅定信念和拼搏精神。
二、把德育融入語文教學之中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又是獨立存在的。語文學科與政治學科也是一樣的,兩者有區別也有聯系,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那么怎樣更好地把德育融入語文教學之中呢?
1.通過語文教學,感受美好事物,陶冶情操
我們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多感受一些美好的事物,可以凈化自己的心靈,消除內心的不潔之處,提高個人修養,陶冶高尚的人格品味。例如,我們學習古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倍嗝疵烂畹脑娋洌瑤拙湓捑桶岩环鶆尤说漠嬅嬲宫F在學生面前,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嗅覺、聽覺等器官,去感受藝術的魅力,感受到山野情趣,領略大自然的無限風光,讓學生感受到畫面的美感,陶冶了情操,提升了認知事物的品位。還有《濟南的冬天》《荷塘月色》《小石潭記》等眾多描寫景物的課文,都會不同程度地感染學生的內心世界,感受美好事物帶來的愉悅心情。
2.通過語文教學,分析人物特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
在語文教學中,很多文章是講人物故事的,通過人物故事,我們可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和優良品質,提升個人的價值觀。學習《離騷》《屈原》等幾篇課文,我們可以了解到愛國詩人屈原那種憂國憂民的情懷。屈原的正直、善良和南后的陰險、狡詐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人物性格的對比讓學生明辨是非,明確美與丑的區別,激發學生正義感,反對邪惡的思想情懷。再比如,我們學習《邱少云》一課,敵人放燃燒彈來試探我軍的虛實,為了不暴露目標影響大部隊的隱蔽,更為了革命的勝利,邱少云衣服著了火,火勢越來越大,邱少云忍著疼痛,一動不動,最后活活被燒死。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他的痛苦,也可以感受到他革命意志的堅挺。學習了這篇課文,通過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學生自然會受到震撼。大家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同時會向英雄學習,學習他們的意志品質及為了勝利而捐軀的英雄氣概。
總之,語文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一片新天地。漢語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利用漢語對學生進行德育,既簡單,又方便。我們每個做教師的都應該是一崗雙責,既要把本學科知識傳授好,又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只要我們心中有德育思想,就會站到一定的高度,引領學生走在社會主義的健康大道上。另外,我們語文教師應根據具體的語文課來設定知識目標和德育目標,在施教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實現語文學科能達到的德育目的。
參考文獻:
[1]唐庭媛.把思想教育融入語文教學之中[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7(4).
[2]梁文茹.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J].學習方法報:教研周刊,2010(28).
[3]高偉.把道德教育融入語文教學中[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5(Z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