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平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到:“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應面向全體學生,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等方面都應考慮全體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英語課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構建知識、發(fā)展技能、拓展視野、活躍思維、展現(xiàn)個性的過程?!?/p>
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要本著學生是整個教育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因此,如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xiàn),是每一位教師應該長期潛心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
1.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要參與者
長久以來,傳統(tǒng)教育的誤區(qū)之一就是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課堂中只有老師最有發(fā)言權。教師單方講授,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也只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與經(jīng)驗考慮要講什么,如何來講。很難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學生的切實需求與每位學生的不同現(xiàn)狀才是老師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依據(jù)。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知識的達成度是評價一節(jié)課好壞的主要標準。因此,教師無論從備課還是上課,都要本著這個原則,把學生的參與、學生的需要,學生知識的達成放在首要位置,讓學生學有所獲,保證學生作為課堂主人的權利。
2.重視語言學習的應用性和實踐性
現(xiàn)代英語教育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真實的語言。往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是教師單純地講授語言點,完全脫離了英語學習的目的。在傳統(tǒng)的講授語言點的課堂中,學生體會不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更不會積極主動地去參與。而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境,鼓勵學生親身體驗,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目的,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把學到的語言加以運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語言學習的積極性,真正有益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
3.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兼顧學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體現(xiàn)分層教學
長久以來,教師教學任務的設計都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搞“一刀切”,很少考慮到每個不同個體的獨特性和差異性。但是由于個體的智力因素、原有知識水平和認知方式的差異,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況也不盡相同。而作為教學指導的我們,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因此分層教學勢在必行。教師的分層教學要貫穿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之上,同時也應該在備課、上課、課后作業(y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所滲透。特別是備課,不能僅僅局限在備知識,應該更多地備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學生設計分層教學的任務,讓每位學生都學有所獲,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從而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4.教師不單單要進行知識的教授,更多的要傳授學習方法與學習策略,并且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與時間
要想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搞好自己的學習,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進行方法與技巧的傳授。因為學習不僅拼的是時間與精力,更多的要講求技巧與策略。在課堂教學中,知識具有雙重屬性,它既是知識本身,又是訓練思維的材料。教師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掌握方法、探索規(guī)律,學習和掌握簡捷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學習策略。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策略,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想要學生自主地去學習,首先學習要成為學生的內需,即發(fā)自內心想去學習,即變被動為主動。這時,給予學生適當?shù)乃伎伎臻g與時間是不可少的,缺少思考的學習,往往會讓學生的學習之路越走越窄。
二、教師指導作用的發(fā)揮
1.指導學生善于自我激勵,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激情
學生要想學好,自我激勵,學習的激情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平時要多閱讀一些勵志書籍,從偉人和成功人士身上學習其優(yōu)秀品質與習慣,進行自我激勵,培養(yǎng)堅持不懈、努力學習的習慣。教師應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總結學習方法,建立知識結構,讓學生通過自我努力來獲得學習的滿足感、成就感。
2.指導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根本目的
作為起指導作用的老師,要讓學生明白英語學習的目的在。英語學習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播我們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同時還能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選擇和職業(yè)發(fā)展機會。明白了這一根本目的,學生便會更加主動地去學習英語。
3.指導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
學習不僅僅是懷著虔誠的態(tài)度學習前人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的同時要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意識。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特別是對我們中國的學生學習英語來說,只有不斷地創(chuàng)新才能不斷地去總結,才能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英語學習的方法對于學生學習英語來說將事半功倍。
總之,英語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學生的有效參與是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的保障。而教師不僅要采取各種方式來保證學生主體性的體現(xiàn),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體意識,從而使自己的教真正服務于學生的學。
參考文獻:
張華.淺談英語教學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