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錫錦
摘要:“學生節”,顧名思義,學生的節日。浙江大學于2014年在國內高校首創“學生節”并獲得成功。在高校設立“學生節”,有助于落實“學生為本”理念、營造關愛學生氛圍,有助于展示學生才華、引導學生拼搏進取,有助于彰顯學校育人文化、提升學校美譽度。高校設立和舉辦“學生節”,要突出青年學生,體現主體性;要強化思想引領,體現教育性;要兼顧不同需求,體現多樣性。
關鍵詞:“學生節”;浙江大學實踐;意義;問題
“學生節”,顧名思義,學生的節日。2014年起,浙江大學決定,每年的12月下旬為浙江大學的“學生節”,并將12月31日定為學生節的主節點,開創了國內高校設立“學生節”的先河。圍繞著高校要不要設立“學生節”的討論隨之而來,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本文試圖通過浙江大學兩年來舉辦“學生節”的實踐,就高校設立和舉辦“學生節”的意義及實踐中應注意把握的問題作一探討。
一、浙江大學設立“學生節”的校本實踐
近年來,浙江大學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提出了“六高強校”發展戰略,并把“培育時代高才”放在“六高強校”之首。學校領導、老師為之積極探索,努力實踐。2014年初,學校有關部門提出了設立“學生節”的設想,得到了校黨委書記金德水、時任校長林建華等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很快,學校研究做出決定,每年的12月下旬舉辦浙江大學“學生節”,12月31日全校停課一天,全體學生歡度“學生節”。同年3月,學校啟動了首屆“學生節”的籌備,學校黨委常委會先后兩次專題聽取“學生節”工作匯報,校長親自擔任“學生節”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校黨委分管副書記、分管副校長擔任“學生節”組委會主任,學校十幾個核心職能部門和主要學生組織為組委會成員,力求將“學生節”打造成具有思想性、獨特性、主體性、教育性和多樣性的學生大聯歡。
2014年首屆“學生節”,以“健康、快樂、成長、夢想”為活動主題,從12月20日持續到31日,紫金港校區為主,其它校區兼顧,共分為“律動青春—趣味互動篇”、“篤志創新—學術科技篇”、“高山流水—高雅藝術篇”、“求是印象—愛校榮校篇”、“禮樂和同—文藝表演篇”、“引領未來—成長夢想篇”六大篇章,包含74個子活動,內容涵蓋體育嘉年華、高雅藝術進校園、創新創業論壇、學生愛心基金設立儀式、優秀學生表彰大會、學生歡樂大巡游、歡樂迎新餐、新年狂歡夜等。
2015年第二屆“學生節”,依舊以“健康、快樂、成長、夢想”為主題,時間從12月24日—12月31日,形成以紫金港校區為主會場,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校區為分會場的統籌兼顧的活動格局。活動分“青春交響—趣味互動篇”、“博學篤行—學術科技篇”、“禮樂華章—文化藝術篇”、“光漾啟真—愛校榮校篇”、“領航人生——成長夢想篇”五個篇章構成,涵蓋80個子活動,保留深受學生喜愛的項目,如創新創業活動、歡樂迎新餐、歡樂大巡游,并拓展了一批新活動,包括首屆校園馬拉松、120周年校慶LOGO口號發布儀式、校長與媒體校友共話發展論壇等。
作為“學生節”主節點的12月31日,紫金港校區“歡樂大巡游”活動和各校區跨年“迎新晚會”,將“學生節”推向了高潮。
浙江大學“學生節”的設立和舉辦,在校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校內師生好評如潮,首屆“學生節”各項活動共有十余萬人次參與,微信朋友圈更有刷屏趨勢,師生們紛紛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發表對浙大學生節的贊譽。在浙江大學2014年校園十大新聞評比網絡投票中,首屆“學生節”活動排名第一。社會反響強烈,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浙江日報、浙江衛視、錢江晚報、都市快報、杭州網等媒體通過不同視角對“學生節”活動進行報道,浙江經視對“學生節”迎新晚會進行現場直播。可以說,浙江大學“學生節”獲得了巨大成功!
二、高校設立“學生節”的現實意義
“學生節”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體育、文藝、科技活動,浙江大學設立和舉辦“學生節”兩年來的成功實踐,至少凸顯了以下三方面的意義:
1、設立“學生節”,有助于落實“學生為本”理念、營造關愛學生的氛圍。“學校教育、學生為本”,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育人工作都以學生的成長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學校和老師在學校事務中享有充分的話語權,學生所思所想難以表達,學生意見建議不易采納,學生更多的是處于服從和從屬的地位。設立專屬學生自己的節日,真真切切讓學生當主人,體現了學校對學生的尊重,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學生自始至終是“學生節”活動的主角,“學生設計、學生主創、學生參與”,讓學生充分表達、盡情享受、學生的自豪感、榮譽感油然而生。“12月31日的浙大校園是歡樂的海洋。同學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手拿‘學生節活動地圖,穿梭在校園各處參加活動,用實際行動參與屬于求是學子自己的節日。”這是浙江大學首屆學生節的一個縮影。“學生節是一個不錯的創新,重點是這是我們學生的節日,讓我們體會到主人公的感覺。”浙大一學生如是評價“學生節”。
2、 設立“學生節”,有助于展示學生才華、引導學生拼搏進取。當今大學生,思想活躍、素質全面,可謂人才輩出,但由于條件限制,往往缺少展示機會。設立“學生節”,一方面,為有才華的學生提供了平臺,策劃設計、制作產品、參與活動。在浙江大學“學生節”中,標識、吉祥物是由學生自主設計的,主題曲《浙里正青春》是由學生自己作詞作曲的,反映各校區特色的“學生節”明信片是由學生自己制作的,“學生節”的各項活動是由學生自己策劃并組織實施的,通過“學生節”,學生的專長得到發揮,自身的價值也有很好的實現。另一方面,“學生節”也讓學生找到了偶像和榜樣,明確了追趕目標,激發出奮發進取的動力,不斷進步。
3、 設立“學生節”,有助于彰顯學校育人文化、提升學校美譽度。學校文化在人才培養中具有獨特的作用,一所學校的“學生節”,無疑帶有這所學校的文化特質。在浙江大學“學生節”中,有許多具有學校文化特色的活動項目,如,“歡樂大巡游”活動,各院系近千名學生以自己學科特色組成10個巡游方陣,進行創意十足的特色表演,無疑是對專業學院和學科的絕佳宣傳;首屆學生節受到校內師生的極大關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信息累計閱讀量達到50萬人次,收到學生評價45萬條,眾多媒體通過不同視角對“學生節”活動進行集中報道,是其他活動無法比擬的。“學生節”設立和舉辦的過程,就是彰顯學校文化的過程,也是宣傳學校的過程,有助于擴大學校的影響,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高校設立“學生節”應注意把握的幾個問題
1、要突出青年學生,體現主體性。“學生節”是學生自己的節日,要把“學生設計、學生主創、學生參與”貫穿學生節活動始終。“學生節”的標識、吉祥物等由學生自主設計,“學生節”的各項活動由學生自己策劃并組織實施,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浙江大學在策劃“學生節”時,為確保所有學生能夠參與“學生節”活動,統一調整12月31日課程,為全體浙大學生發放食堂免費就餐的“糧票”,讓學生充分享受到了學校提供的節日福利,有效激發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提升了學生在浙大求學的自豪感。
2、要強化思想引領,體現教育性。“學生節”不僅是活動的大餐,更應是教育的盛宴。期間,除了各類演出、趣味活動,還應有大量講座、論壇,如,校領導與學生互動論壇,院士、企業家、優秀校友代表主題報告、成長輔導,優秀學生表彰大會,都是絕佳的教育課堂;同時,要將學校特有的育人文化融入到活動中。浙江大學“學生節”設計了具有濃厚的浙江大學文化元素、學科特色的巡游方陣,創新創業競賽,既是愛校榮校的生動詮釋,也是浙大學生精神面貌和青春風采的完美展示,無不體現了“學生節”的思想教育性。
3、要兼顧不同需求,體現多樣性。“學生節”不是一天,而是一個時間段,這就為豐富活動內容提供了空間。活動既要有藝術、體育等娛樂競技活動,論壇、講座等學術科研活動,還要有互助、夢想等成長性活動,以滿足學生學習科研、創新創業、人際交流、休閑娛樂等的不同需求。浙江大學在兩屆“學生節”中,分別策劃了74個和80個子活動,學生各取所需,學生在各類活動的參與中獲得樂趣、展示風采、學有所思,樂有所悟,加深友誼、堅定理想,這也是確保“學生節”長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馬云飛、梁艷. 浙大首屆學生節舉辦 六大篇章緊扣“以生為本”.中國青年網.2015.1.8.
[2]浙大團委. 浙江大學第二屆學生節舉辦. 浙大求是青年網.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