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偉 李昌宇
摘要:當前,世界正處于經濟一體化,文化燦爛化,科技飛速化的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取得驚人的成績,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顯著提高,但精神生活卻比較匱乏。這也影響到學生的入黨動機,本文對目前學生的入黨動機呈現多元化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幾點對策,今后高校學生入黨應端正態度,明確身為黨員的責任,這樣才能為黨員隊伍注入新鮮的活力,保持黨先進性和純潔性,只有從源頭上端正態度,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為黨的發展建言獻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引言
學生共產黨員是共產黨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黨員的素質影響著黨員整體素質。學生黨員的發展是高校黨組織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決定著能否吸納優秀的人才加入黨組織。一個人要求入黨的真實目的和內在愿望,表現為“入黨動機”。高校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由高校學生入黨動機決定。入黨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觀察判斷學生的入黨動機。只有純潔的入黨動機,才能保證該同志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保證黨組織強大的戰斗力,與此同時這也關系到該同志的自身日后發展。
當前,世界正處于經濟一體化,文化燦爛化,科技飛速化的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取得驚人的成績,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顯著提高,但精神生活卻比較匱乏。同樣,隨著經濟發展,各種思想和價值觀沖擊著學生的入黨動機,學生入黨的動機也相應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為了以后考取公務員比別人有優勢,為了光鮮的稱號。
十八大以來,黨組織作出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決定,這從另一方面反映黨要加強對入黨同志的思想考核,端正入黨動機,要求從思想上入黨。同時,先后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活動,核心價值觀活動,三嚴三實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起到凈化入黨動機的作用,可見黨組織對黨員的入黨動機重視程度。對學生黨員入黨動機的研究至關重要,此項研究勢在必行。
二、多元化的主要類型
當前,高校大部分大學生都有入黨的愿望與要求,其中政治榮譽感和崇高使命感是兩個非常明顯的動機。但很多大學生的入黨動機都不是單一的或是純粹的,往往是各種情感交織在一起的結果。政治信仰較為堅定的同學常常是把入黨看作是一種政治榮譽,而把入黨作為就業砝碼的同學則希望能以黨員身份在社會上建功立業。總的來說,當前大學生的入黨動機呈現多元化趨勢,表現出復雜化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四種類型:
1.理想信念型
具有理想信念型入黨動機的大學生把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人生的崇高理想,具有為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堅定信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的覺悟。在日常生活中,他們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問題,在實踐中鍛煉自己,關注時事,能以發展的眼光從國情出發分析形勢、看待問題。
2.實現價值型
對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充滿熱愛,愿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積極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共產主義的理論,不斷從思想上豐富提高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關心班集體,樂于為老師同學服務,具有犧牲和奉獻精神,在群體中能起到先鋒模范作用。
3.實用功利型
持有這一類型的大學生把入黨和大學學習生活作為人生道路上成長成才的鋪路石,認為入黨有利于個人今后的發展,可以增加就業籌碼。為了達到盡快實現程序上的組織發展,他們積極迫切地表達入黨意愿,緊密跟隨和接觸黨建工作隊伍。在日常生活中,他們能夠“服從黨的利益,兼顧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但在兩者沖突的情況下,通常申請入黨主體有利己主義的念頭閃現或張揚。
4.趨同從眾型
這一類型的入黨主體在動機上表現為被動性和自我虛榮性,他們大多沒有從實質上理解黨員的政治責任和應承擔的社會任務,只是單純認為入黨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大家都在申請入黨,或受親朋好友中黨員的影響,要求入黨。在現實生活中,持有這種入黨動機的同學不太熱衷公益活動和集體生活。
三、原因分析
基于對大學生入黨動機呈現多元化的現象深入分析,認為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原因引起的:
1. “入黨動機”是指一個人要求入黨的真實目的和內在愿望。高校學生入黨動機直接影響高校強大黨員隊伍純潔性和先進性。現階段,由于我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的發展不均衡、文化仍存在較大差異和學生青年思想本身等原因存在多元化趨勢。另外,當代大學生過分強調個性,缺乏辯證思考問題的能力,過分強調自我也是現階段入黨動機呈現多元化的主要的主觀原因。
2.進行入黨教育時缺乏系統的、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高校學生理論知識水平仍然不足,許多學生在入黨教育時沒有系統地學習過中國革命的思想史和中國共產黨黨史,缺乏系統全面的認識,這樣就不能深刻領會成為一名黨員的真正意義。大部分學生沒有認真研讀過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沒有深刻領會黨的基本思想,對黨的思想精髓體會不深。加上現在大學生個性突出,加上浮躁心理只是膚淺的理解表面意思,缺乏對黨的思想精髓理解上缺乏深度和規范性。
3.從對大學生黨員的選拔程序看, 培養入黨積極分子時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對考察對象的全面了解。黨支部書記對培養對象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缺乏全面的了解,加之高校黨支部眾多,各支部在考察培養入黨積極分子時各有側重,甚至個別的黨組織還存在著一定的主觀作風,選拔標準過分偏重學習成績或者過分偏重學生的任職情況,沒有全面的考察對象,這在一定的客觀層面上造成了學生入黨動機不端正,對入黨程序不重視。學生在黨支部的考察中未端正態度,沒有研讀入黨的規范程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黨員選拔程序的規范性。
四、遵循的原則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龐大的學生群體里面入黨動機呈現多元化,并展現出擴大趨勢,因此,要想使學生端正入黨動機就需要有一定的原則作為規范和指引。
2014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通知指出,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和黨的活動的主體,發展黨員工作是黨的建設一項經常性重要工作。同時,《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中提出了發展黨員的新十六字方針:“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貫徹這一方針,高校黨組織發展黨員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入黨自愿原則
這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必須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只有志愿入黨的在校大學生端正了入黨動機,具備了較高的政治覺悟,并且主動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黨組織的培養和考察,確實具備黨員條件后,才能吸收他們入黨。如果入黨不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礎之上,就不可能自覺地用黨員標準去規范自己的言行,無法在班級群體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既損害黨的形象,又打擊其他同學的入黨積極性。
2、個別吸收原則
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禁止突擊發展。就要對入學積極分子逐個進行認真考察,看其是否具備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在發展黨員時,要逐個履行入黨手續,接受支部大會和上級黨組織的審查;要在召開支部大會討論接收新黨員時,使每個黨員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發揚黨內民主。堅持個別吸收的原則,并不是說每次支部大會只能討論一個申請人入黨。一次支部大會可以討論兩個以上的人入黨,但是,應該逐個討論,逐個表決。
3、擇優發展原則
高校發展大學生黨員要遵循“擇優、發展”的模式,學習成績優秀、綜合能力強,也就是所謂的“優秀”學生應被推薦出來,通過一定的程序發展成黨員。同時要重視對這些優秀學生進行培養教育,有意識的引導、鍛煉,把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作為發展學生黨員工作的著力點,將優秀學生培養成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
4、民主公開原則
堅持擴大民主的基本方向,落實廣大同學對發展黨員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一是在團組織“推優”時發揚民主。“推優”時一定要嚴格程序,把班級團員的意愿、團支部和上級團組織的意見有機地結合起來,確實把發展對象推準、選好。二是在確定發展對象或接受預備黨員時發揚民主。入黨積極分子經過培養考察,在被列為發展對象前,高校黨組織不僅要注重聽取培養聯系人、黨小組和黨支部意見,還要采取公示和民主測評的形式,在積極分子所在的班級聽取廣大學生的意見。三是預備黨員轉正時發揚民主。是否按期轉正不僅要聽取黨支部意見,還要采取公示和民主測評的形式,在預備黨員所在的班級聽取廣大學生的意見。
5、按計劃發展與宏觀調控原則
發展黨員要按年度計劃進行,要根據工作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來的比例結構,掌握好在不同年級發展學生黨員的節奏,對各學院的學生發展黨員工作及時提醒,正確指導,科學把握,努力做到協調發展。同時要注意“關口前移”。發展大學生黨員工作要堅持“早選苗、早培養、早發展”的思路,這樣可以避免大學生黨員比例隨著學生黨員畢業離校而大起大落現象,有利于學生黨員在校期間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
五、對策
學生入黨問題在高校黨建工作的建設中所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培養優秀的入黨人才是始終保持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需要,是鞏固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需要,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培養的需要。因此,高等院校必須建立健全當代學生入黨動機教育機制、建立健全當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強調社會實踐在高校學生入黨教育中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針對高校學生入黨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以辨證發展的眼光看待當代高校學生的入黨動機
受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當代高校學生入黨動機多元化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現實。隨著入黨學生數量的激增,有的黨務工作者認為入黨動機的良莠不齊會嚴重損害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這個認知是片面的。首先,對待積極入黨的高校學生應當給予充分的肯定,不能僅僅因學生入黨是為了“找到優秀的工作”就延緩其入黨。其次,面對高校學生功利性的入黨動機,高校黨組織要對入黨積極分子全面進行黨的理論教育,從而培養當代高校學生正確的黨員意識,提高黨的純潔性。
2.對當代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針對性
當代高校生的發展需要正確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作為指導。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智慧的結晶,因此,必須按照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規范和思想政治觀念對當代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當代高校學生作為接受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對某一思想觀念的接受常常受到個人習慣、本能和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的影響。而且,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當代高校學生的主觀意識不斷增強,也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的接受目的產生巨大影響。由于當代高校學生的入黨動機主要源于未來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在對當代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個體間的差異,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性教育與當代高校學生個體性差異相結合,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
3.嚴格學生黨員的選拔程序
相關研究表明,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生黨員的選拔缺乏民主公開性。高校黨組織在選拔優秀人才時,不僅入黨積極分子要嚴格按照選拔流程進行,相關的基層組織也要嚴格按照流程選拔和
發展黨員,務必保持全程的民主與公開。此外,在學生黨員的選拔過程中,從入黨積極分子到發展對象、從發展對象到預備黨員、從預備黨員到正式黨員的每一階段都應當切實有效的對擬發展黨員的當代高校學生進行考核,定期組織他們對黨的理論進行學習,按時遞交思想匯報,從而準確把握他們的政治思想。在選拔的最后階段,應當綜合考慮擬發展黨員的各期考核成績與平時表現,將真正優秀的人才吸納到高校黨的隊伍中,提升高校黨的先進性和戰斗力。
六、結論
以上的對策是基于前面提到的原因分別提出的,實踐證明效果顯著,今后高校學生入黨應端正態度,明確身為黨員的責任,這樣才能為黨員隊伍注入新鮮的活力,保持黨先進性和純潔性,只有從源頭上端正態度,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為黨的發展建言獻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盧黎歌.社會角色動機與入黨動機辨析[ J].思想教育研究, 2009(1).
[2]張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及指導對策[ J].職業, 2009(20).
[3]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33.
[4]孫紅,郭亞紅.大學生入黨動機研究綜述[J].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2).
[5]張平,楊西峰.中國大學生入黨動機研究述評[J].吉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4).
[6]吳玉才.近年來大學生黨建工作研究述評[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6).
[7]晏蕾.當代大學生的入黨動機與引導[J].科教文匯,2008(10).
[8]張偉.關于大學生入黨動機的調查報告及應對策略[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4).
[9]董苗苗.大學生入黨動機的社會心理學分析[J].河南農業,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