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要】精細化管理強調將管理工作做精、做細.“精”是高質量、精品之意,“細”是細節、細致之意.“精細”既是一種意識和態度,也是一種理念和文化.精細化管理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細節”、“精細”,它是系統化、理論化了的“細節”和“精細”.精細化管理的思想,讓“精細化”成為學校的靈魂,讓學校管理隨著精細化一起舞動。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學校生源減少的現狀,精細化管理已成為學校進行內涵建設的重要手段,在學校中形成精細化的理念并應用于學校建設的方方面面,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用油科學、規范的工作流程,形成善于在細微之中做學問、做事情的風格,培養精益求精的精神,能夠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和管理質量,是搞好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手段。因此,學校走精細化管理之路,已成為必然。學校管理的精細化有助于學校管理邁上科學、規范與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在日常管理中,它要求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每一項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成績。精細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愛心育人,真心服務”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體體現,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時看似簡單的、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我們的工作目標是:每一個步驟都做到精心,每一個環節都做到精細,每一項工作都做成精品。工作方式是:有計劃、有檢查、有落實,獎懲分明。教育實施精細化管理,就是用精心的態度實施細致的管理過程,以獲取精品的結果。也就是落實管理責任,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精細化管理是“用心工作,愛心育人,真心服務”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體體現,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時看似簡單、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那么學校如何做到管理的精細化呢?
一、管理內容精細化
上級部門下發的“行政管理規范”含蓋了學校管理的全部內容,如果能做好要求的內容,學校管理的就非常到位啦。退一步講,在日常的工作中應該做好以下管理內容,使之達到精細,包括:學生一日常規、校園環境衛生、教室、辦公室環境,課堂教學管理、隊伍管理、校園文明用語、食堂廁所衛生、后勤節水節電等。這些工作,每天都要責任到人;這些管理,每天專門人員進行檢查督促。這些工作做細了,做實了,會使校園顯得更有序、更文明、更和諧。
二、責任分工精細化
學校是一部大機器,這部“機器”的快速運行全靠各部門協調運轉,任何一個“零件”的不協調運行都會使“機器”運轉產生問題,因而,學校精細化的管理要做到分層、分塊的管理。校長必須授權于中層管理者,放手讓他們管理好自己所分管的一塊工作,惟有這樣,才能提高學校整體工作的效率,才能獲得學校工作的佳績。工作中嚴格執行“誰分管的誰負責”、“誰的崗位誰負責”、“誰的班級誰負責”、“誰的課堂誰負責”、“ 誰的活動誰負責”的崗位責任制,提高教職工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到位、盡職,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對工作負責,對崗位負責,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
三、管理制度制度精細化
“有一套好制度才有一所好學校”,制度不僅可以促使標準的實現,能促進效率和業績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制度能使所發生的一切良好的變化持續下去。制度是學校目標在工作規范上的具體體現,學校制訂、完善各項制度,引導教職工日常工作規范,約束教職工個體工作行為,明確教職工遵守或者違反規定的獎勵懲罰措施,保障學校各項措施執行的政令暢通,對學校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沒有紅燈的約束,就沒有交通的暢通。精細化與人性化是辯證統一的,治亂必先重典。制度的建立,人性化應服從于制度化,因為規章制度更多的是一種規范和引導,久而久之,約束、規范下的行為就會變成一種習慣。高素質的人在完備的制度環境下會養成一種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真正健全、完善、合乎情理并得到有效貫徹落實的學校制度,只會有利于學校的持續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個性發展。
四、管理隊伍精細化
再好的制度也須在執行的基礎上才有意義,否則就是一堆廢話。事實證明,制度制定以后關鍵是執行,沒有人去執行或執行力不到位也是沒有用的。對制度執行的跟蹤管理不是對職工的不信任,而是基于執行過程信息溝通的需要,避免出現理解不一致導致執行結果偏差的需要。跟蹤執行管理實際上就是執行的信息反饋辦法。實現對制度執行全過程的監督控制。這就需要一支精細的管理隊伍,擔負起全面檢查、監督權,發揮了對過程管理的監控作用,隨時檢查各部門工作,定期通報,及時反饋,獎罰分明。通過落實管理責任,變校長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權力層層有,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這樣一來,學校干部辛苦了,但管理效能提高了。
總之,要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就要把“小事做細,細事做精”就要從大事著眼小處入手。一是從目標抓起,細化目標,層層簽定目標管理責任書,形成一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隊。二是從組織上抓起,組織是學校管理的基礎,通過健全組織,實行崗位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使各項工作和活動之間和諧同步,讓學校目標變為行動。三是從制度上抓起,學校規章制度是精細化管理的前提,便于把事情做到公平、合理。四是從問題抓起,那兒有問題就研究到那兒,就解決到哪兒。五是從質量上抓起,在實際工作中形成一種質量觀念,而且把質量觀貫穿于整個工作的始終。
學校精細化管理力求層層完善、系統健康,權力層層有、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到每一個步驟精心,每一個環節精細,每一項工作出精品,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成績。讓“精細化”成為學校的靈魂,讓學校管理隨著精細化一起舞動!使學校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