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函
我校在開展北京地區高校示范性創業中心建設以來,在市教委和學校黨政的領導下,在學校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面推進我校創業教育工作快速發展,構建了特色鮮明的“1248”創業教育體系,即一個我校創業教育的基本定位、兩個推進創業教育的工作機構、“四位一體”全過程創業教育平臺、八對創業教育優秀成果,工作成效明顯,得到了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一、領導重視,把握方向,明確創業教育工作基本定位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專門聽取工作進展匯報,督導工作實施情況,多次出席各類別創新創業活動,在隊伍建設、就業經費、工作場地等方面給與了大力支持,確保了中心建設工作的及時高效。在創建示范性創業中心伊始,分管校領導和項目負責人多次召開工作研討會,考察學習多家國內創業教育工作先進高校,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明確了創業教育工作的基本定位。我校創業教育工作的定位在“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素質為基本目標。通俗的說,我校創業教育是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不是為了培養“奧運冠軍”。
二、創新機制,統籌兼顧,打造創業管理體系全新模式
學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思路清晰,機制完整,設立了兩個與創業教育工作相關的工作機構。一是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機構。2010年5月,我校認真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通知精神,成立了北京林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由學校主管領導牽頭,教務處、科技處、財務處、招生就業處、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學校教育基金會、學校資產經營公司、學生處、校團委及各學院就業服務分中心聯合組成,并于12月出臺了《北京林業大學學生創業教育與創業管理實施辦法》,各部門各司其責,構建了相對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設置在招生就業處,并專門設置了“大學生創業教育指導辦公室”崗位,負責具體工作。二是成立了就業創業教育服務機構。2014年9月,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工作水平,完善就業創業教育體系,全面提升我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推進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精細化和標準化,學校成立了北京林業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會,并專門籌建了負責創業教育指導工作的工作室。
三、目標統一,各司其職,搭建創業教育工作務實平臺
為更好的推進示范性創業中心建設,我校以創新工作方式、整合多方資源為思路,提出了搭建“四位一體”全過程創業教育工作平臺的構想,既通過建設政策資源平臺(招就處)、實踐實訓平臺(團委)、課程教研平臺(教務處)、項目孵化平臺(科技園),構建大學生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一是注重頂層設計,搭建政策資源平臺。以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為依托,制定引導和鼓勵創新創業的具體政策,統領全校各相關部門積極參與、相互配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
二是打造品牌活動,搭建實踐實訓平臺。以校院兩級共青團組織為抓手,積極開展如創業計劃大賽、創新創業論壇、創業分享沙龍等各類創新創業學生活動,擴大品牌效應。扶持創新創業類學生社團,激發學生創業動機與需求。
三是開設精品課程,搭建課程教研平臺。以學校教務處為主導,成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研發小組,負責全校創新創業教育系列課程的開發、講授與實踐指導,將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融入專業課程體系。通過培養、引進,逐步建立一支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適應的、專兼職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并選聘有創新創業經驗的教師、管理人員、成功企業家、成功人士和政府相關專業人員擔任創新創業實踐指導教師。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搭建項目孵化平臺。以我校國家大學科技園、中關村集中辦公區的資源優勢為保障,為學生項目孵化和后續發展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學生創業孵化場地方面,在學校辦公場地十分緊缺的情況下,科技園增設了三塊場地(科貿樓、印刷廠、花木園)提供給學生創業團隊使用,總計約3000余平米。
四、工作扎實,成效顯著,取得多項創業教育工作成果
一年來,學校創業教育工作穩步推進,在創業教育的各個環節都取得了16項工作成果,這16項成果恰巧形成了8個方面的8對成果。
第一對是兩個輔助機構。一個機構是北京林業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會鄒秀峰工作室,本工作室以國內著名就業創業教育專家、凹凸人集團董事長鄒秀峰老師命名,是輔助開展我校創業教育工作的特設機構,是推進我校創業教育工作專業化的全新嘗試。工作室依托眾多創業教育指導專家,參與課程研發講授、活動策劃實施、團隊指導幫扶、師資隊伍培訓等工作環節,探索了整合社會資源開展創業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第二對是兩門創業課程。一門課程是《大學生創業學》選修課,由人文學院承擔教學任務,課程內容設置新穎,教學過程更注重互動交流,通過典型案例啟發廣大同學創業意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一門課程是在就業創業信息網站上增設了《創業基礎》視頻課程,同學可以隨時點擊學習課件、完成作業練習和相關測試。
第三對是兩項創業大賽。一項比賽是由招生就業處、團委、科技園聯合舉辦的北京林業大學第三屆創業大賽,并對比賽的規則進行升級。本屆比賽設置創業計劃賽和公益創業賽兩個板塊,參賽項目必須基于可轉化的前提下;本屆比賽不再設分等級的獎項,只在兩個類別中各選拔十個優秀項目;本屆比賽獎項設置合理,獲得優秀團隊稱號的可以獲得5000元獎勵,為了引導和鼓勵學生創業團隊實現項目轉化,實現創業項目和創業人數“雙提升”,各獲獎團隊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工商注冊手續,可以再追加獎勵經費10000元。
第四對是兩個創業場地。一個場地是位于學校圖書館的北京林業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創意作品展示交流空間。使用面積300余平方米,規劃了創新創業工作展示區域、自主研發產品和創意產品展示區域、交流分享討論區等,搭建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展示平臺,為同學創新創業活動提供了必要場所支持,并成立了專門組織負責創新創業成果的整理規劃、制作展示、維護更新等。
第五對是兩個學院項目。為充分調動各學院開展創業教育工作的熱情,推進學院結合學科特點和專業優勢開展創業教育,創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挖掘優秀學生創業項目,今年四月份,招生就業處開展了 “三創”(創意、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和學院創業教育特色項目的評選活動。最終有4個“三創”服務機構(經管學院:北京林業大學智慧創業與體驗中心;工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工科創新創業實踐中心;人文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就業創業法律服務中心;外語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創業交流中心)和4個創業教育特色項目(林學院:貧困生互聯網營銷創業實踐訓練營;經管學院:創業菁英領航計劃;外語學院:“語泮未來”創業教育系列活動;藝術學院:創意集市)獲得首批支持。
第六對是兩類學生組織。一是成立全校創新創業類學生社團聯席會,整合社團優秀資源,開展更多創新活動,豐富同學課余生活。學校現有的科技創新創業類社團有12支,以大學生科技協會、成功創業者協會、北林創行團隊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社團定期舉辦各類別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二是成立北京林業大學學生創業團隊聯盟。
第七對是兩項常規活動。一項常規活動是依托鄒秀峰工作室每雙周周五下午開展“大兵侃創業”創業沙龍活動,圍繞學生創業團隊在創業活動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各種情況、創新創業類學生社團活動策劃與實施等內容,每期一個主題,并為創業團隊提供預約指導咨詢。
第八對是兩筆創業資金。一筆創業投資基金是“北林創投基金”,由北京北林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管理運行,專注于天使輪早期項目,主要投資方向包括園林生態、智慧城市、生態環保、林業科技、互聯網+林業、物聯網+林業、林業O2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