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蕾 鮑德旺
【摘要】人們在逐漸接受機器翻譯的新便利時,常將其與人工翻譯進行比較。然而,二者之間的比較經常局限于技術文本的翻譯中,鮮有對非技術文本的翻譯比較。論文將以非技術文本中的《紅樓夢》中的《好了歌》的機器譯文與霍、楊兩個人工譯本為例,平行對比研究并分析機器譯文所存在的錯誤,為提高機器翻譯的文學文本翻譯提供語言分析基礎。
【關鍵詞】機器翻譯;人工翻譯;錯誤;《好了歌》
1. 機器翻譯與機器譯文
“機器翻譯,也叫做計算機翻譯或電腦翻譯,是利用計算機把一種自然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自然語言的技術。”(Hutchins,1986:1)“這既是一門新學科,也是一門結合了語言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交叉學科,其復雜性不難想象。”(馮志偉,2004:1)機器翻譯最早是由希臘人提出來的,1933年之前的時期都屬于機器翻譯理論的萌芽時期。在中國內地,雖然1957年,國家《科學發展綱要》里就列出了“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的數學理論”這一課題。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機器翻譯的研究一度處于停滯的狀態。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國內對于機器翻譯的研究才算是進入了復蘇狀態。之后,機器翻譯逐漸流行,進入了繁榮期。然而,到了80年代末期,在處理真實生活中的語言時,機器翻譯系統由于性能難以提高,因而難以給出切實有用的譯文而進入了平臺期。之后“從1999年開始,統計機器翻譯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并且現在仍在迅速發展之中。這個階段可以稱為再度繁榮期。”(劉群,2009:147)如今,我國的機器翻譯研究已經取得了一系列優秀的成果,在許多新應用領域的機器翻譯也展開了翻譯研究,包括科技文本、法律文本等,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機器譯文是借由機器翻譯設備,對待處理文本進行翻譯后所得到的譯文,然而由于機器翻譯處理譯文時的不靈活特性,在處理文學作品的翻譯時,自然會顯露出一些弊端。
2.語料來源及研究方法
為了便于對語料的對比,以及對對比結果進行描述和分析,在此,本文對所選取的語料來源、基本特點和對比研究方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本次研究所選取的原文語料,是我國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紅樓夢》中的一首詩。在小說《紅樓夢》的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甄士隱在家業破敗后,與妻子在鄉下生活窘迫萬分,就連自己的岳父也對自己僅剩的財產虎視眈眈。一天他拄著拐杖到街上散心時,碰到了一個瘋癲落脫,麻屣鶉衣的跛足道人,這位道人口中念叨著的便是《好了歌》。這首詩形象地刻畫了人類社會的人情冷暖與世事無常,表達了作者自己對現實社會的失望和對真理的無限向往。
作為我國古典文學最高成就的《紅樓夢》,也是世界文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目前這部作品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譯文在海內外出版,其中最為著名的譯本就是由英國著名的漢學家霍克思與閔福德翻譯的《紅樓夢》全譯本和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楊憲益、戴乃迭夫婦翻譯的《紅樓夢》全譯本,這兩個譯文也是迄今為止最能被大眾所接受的兩個譯本。因而,選取了上述兩個譯本中的《好了歌》譯文,是人工譯文中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的代表。
在機器譯文的選取過程中,綜合考慮了國內外具有權威和影響力的機器翻譯軟件,選取的是谷歌翻譯。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谷歌翻譯“采用了基于統計的算法,譯文質量達到了MT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在各種專有名詞的翻譯方面,準確度極高,可為人工翻譯提供許多有益的借鑒。”(徐彬,2010:90-91)
3.機器譯文和人工譯文的對比分析
譯文的質量控制是翻譯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之一。為了確保譯文對比研究的質量,本研究對《好了歌》的機器譯文以及兩個權威版本的人工譯文,進行逐句操作對比。同時,在對比過程中,對機器譯文出現的錯誤進行整理后分成兩大類:詞匯錯誤和句法錯誤。
3.1 詞匯錯誤
詞匯是組成句子的基本元素,詞匯的準確翻譯對于譯文的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好了歌》在經由谷歌翻譯得到的機器譯文中,與霍、楊兩個譯本相比存在著一定的詞匯錯誤。在此,筆者將其分為詞匯誤譯和詞匯略譯兩個方面。
3.1.1 詞匯誤譯
《好了歌》的翻譯屬于文學作品中典籍英譯的范疇,“把中國的典籍翻譯成英語是關系到中國文化發揚光大的一件大事”。(霍躍紅,2005:55)在英漢兩種語言存在著一定的文化差異,這種差異在人工譯文中比較容易理解和處理,但是在機器翻譯中卻成為一個難題,常常會出現詞匯誤譯的現象。在對比《好了歌》的人工譯文和機器譯文后,發現其機器譯文中也存在詞匯誤譯現象。
3.1.2 詞匯略譯
由于漢語語言傾向于將內涵隱于字詞之間,機器翻譯在處理原文時不一定能夠全面地反映出原文所隱含的意義,故而導致了略譯現象的發生。在對比《好了歌》的機器譯文和人工譯文后,不難發現其機器譯文中就存在著詞匯略譯的錯誤。
3.2 句法錯誤
根據鄒申提出的機器翻譯英譯漢的七個句法錯誤,包括“詞序錯譯、名詞短語錯譯、動詞短語錯譯、介詞短語錯譯、被動語態錯譯、動詞不定式錯譯、分詞錯譯。”(鄒申,2011:16)本文在對《好了歌》機器譯文中出現的句法錯誤進行整理歸納后,認為在《好了歌》的機器譯文中存在三個方面的句法錯誤:詞序錯譯、時態錯譯、被動語態錯譯。
3.2.1 詞序錯譯
通過對比《好了歌》的機器譯文和人工譯文發現,機器翻譯在對原文處理時往往會采取遵循原文詞序的策略,很少會對原文的詞序進行調動。而譯者在對《好了歌》進行處理時則靈活得多,體現出人工譯文和機器譯文的差異性。
3.2.2語態錯譯
語態是動詞的一種形式,用以說明主語與謂語動詞之間的關系。英語的語態共有兩種: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主動語態表示主語是動作的執行者,被動語態表示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在英語中被動語語態的使用要比漢語中被動語態的使用更加普遍,一般來講,當漢語中的動作強調承受者而不強調動作的執行者或者將動作的執行者模糊化時,相對應的英語經常采用被動語態。通過對比《好了歌》的機器譯文和人工譯文發現,由于漢英被動語態使用的差異,導致《好了歌》的機器譯文中被動語態存在錯譯現象。
3.2.3 時態錯譯
英語語法中的時態是一種動詞形式,不同的時態用以表示不同的時間與方式。時態是表示行為、動作、狀態在各種時間條件下的動詞形式。在漢譯英中,常根據需要對英語的時態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持原文的內涵不丟失。在《好了歌》的機器譯文和兩個人工譯文中,也存在著時態轉換的問題。由于機器翻譯的不靈活性,在處理時態問題時并不能像譯員那樣進行調整,因而也存在著時態誤譯的錯誤。
4 結語
在對《好了歌》的機器譯文與霍、楊兩個權威的人工譯文進行對比之后發現,針對文學作品的翻譯,機器譯文在詞匯方面不能完整正確地選出適合的詞匯來替代原文;在句法上的缺陷則更為嚴重,只是機械地將原文字對字句對句地“死翻譯”,無法深度挖掘文學作品中的“活內涵”。這些方面都有待技術上的完善。同時,通過《好了歌》機器譯文和人工譯文進行的對比,也發現了機器譯文的可取之處:一方面,機器翻譯為翻譯活動的從事者減輕了負擔,提高了翻譯效率;另一方面機器譯文的存在為文學文本的機器翻譯提供了語言分析基礎,有利于為翻譯教學和研究積累提供更有價值的平行語料,為翻譯教學和相關研究帶來新的發現。
參考文獻:
[1]Hutchins,J. Machine Translation:Past,Present,Future [M]. Chichester:Ellis Horwood Limited,1986.
[2]馮志偉. 機器翻譯研究[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3]劉群. 機器翻譯研究新進展[J]. 當代語言學,2009(2):147-158.
[4]徐彬. 翻譯新視野——計算機輔助翻譯研究[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5]霍躍紅. 典籍英譯:意義、主體和策略[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9):52-55.
[6]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 紅樓夢(上)[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
[7]曹雪芹(著),大衛·霍克思(譯). 紅樓夢(第一卷)[M]. 上海:上海外運教育出版社,2012.
[8]曹雪芹(著),楊憲益、戴乃迭(譯). 紅樓夢(第一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9]羅琦,周麗萍. 新編現代漢語詞典[M].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3.
[10]鄒申. 英語專業寫作教學語料庫建設與研究[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11]哈爾濱師范學院中文系評紅資料組編譯. 《紅樓夢》詩詞選注[M]. 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學院中文系評紅資料組,1974.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霍克思《紅樓夢》英譯研究(13BYY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