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松 石安平
【摘要】未來空降機械化部隊應急機動作戰作為一種全新的作戰行動,具有鮮明特點。本文立足分析未來空降機械化部隊應急作戰特點和對裝備保障指揮的要求,旨在裝備保障指揮機構建立問題上提出幾點設想。
【關鍵詞】空降機械化部隊 裝備保障 指揮機構
一、空降機械化部隊作戰特點及對裝備保障指揮要求
(一)空降機械化部隊作戰戰局變化急劇,要求裝備保障指揮方式靈活多樣
一是指揮空間擴大。未來作戰空間不但由平面、單維、線式戰場發展成立體、多維、非線式的信息化戰場,而且呈現出陸、海、空、天、電五維一體的發展趨勢。二是指揮時間高度濃縮,信息瞬息萬變。由于部隊高度機動,轉移頻繁,戰場情況變化急劇,信息真偽并存,所能用于決策和指揮的時間急為短暫,按既定決心基本不變地組織裝備保障行動的局面已不復存在。
(二)空降機械化部隊作戰手段更新,要求裝備保障指揮體制適時調整
上級決策可越過中間環節和軍兵種界限直達部隊,而不是按過去層層逐級傳遞。傳統的長條形、樹狀裝備保障指揮體制將由網狀指揮體制所代替。裝備保障指揮系統的功能將由直接控制物力為主變為直接控制信息力為主,計算機將成為裝備保障指揮員實施保障與判斷情況的工作平臺。
(三)空降機械化部隊作戰裝備保障協同復雜多變,要求建立靈敏、高效的裝備保障指揮系統
空降機械化部隊應急機動作戰,在遠離戰場的后方進行準備,從多個機場裝載,多批次起飛,多航線飛行,多方向投入,多地域空降,作戰空間廣闊,造成了保障線長,點多面廣,各種彈藥物資裝備特別是專用物資裝備,供應環節多。裝備保障組織指揮復雜,保障、協同環節多。因此,需要建立靈敏、高效的裝備保障組織指揮系統。
二、空降機械化部隊裝備保障指揮機構的建立
(一)建立空降機械化部隊裝備保障聯合指揮部
是空降機械化部隊應急機動作戰最高的裝備保障指揮機構。歸空降機械化部隊作戰聯合指揮部領導,由組織實施空降機械化部隊作戰的戰區副職首長和聯勤部或空軍裝備部首長任指揮員,各參戰部隊裝備保障部和聯勤分部派人參加。
(二)建立空降出發地區裝備保障指揮所
由戰區聯勤部或空軍裝備部委派人員或指定的單位和參戰空降兵部隊的上級裝備機關聯合組成,歸空降機械化部隊戰時裝備保障聯合指揮部領導,同時接受空降出發地區指揮所指揮,開設在主要出發機場附近。當空降作戰人員投入戰場后,即改為后續裝備保障指揮所。
(三)建立空降作戰地區裝備保障指揮所
設以下四種指揮所:
1.裝備保障基本指揮所
是空降地面作戰行動中實施裝備保障指揮的主要指揮機構,在團以上單位開設。隨本級基本指揮所空降,裝備保障基本指揮所空降著陸后,通常開設在本級基本指揮所附近。
2.裝備保障前進指揮所
是協助裝備保障基本指揮所實施對重大作戰行動或主要作戰方向的裝備保障指揮機構。前進或方向指揮所可自行編設,也可以派出有關人員,以裝備保障前進指揮組的形式,參加作戰前進指揮所,協調和指揮裝備保障活動。
3.裝備保障預備指揮所
是為必要時接替裝備保障基本指揮所而建立的備用指揮機構。空降機械化部隊應急機動作戰中,裝備保障預備指揮所的作用比其他作戰行動更加突出。當裝備保障基本指揮所遭敵破壞、干擾嚴重、中斷指揮或不能實施順暢指揮時,可以立即接替裝備保障基本指揮所,行使指揮職能,以確保裝備保障指揮不間斷。
4.空投場指揮所
是在空投場內組織指揮裝備保障人員積極收集收攏空投物資裝備,并根據部隊的作戰行動或作戰方向,將所需物資裝備保障到位的機構。它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空投場物資收集前送的組織指揮。
三、加強空降機械化部隊裝備保障指揮機構建設應把握的問題
(一)要適應作戰需求發展,適時變革裝備保障指揮觀念
以信息技術為核心未來空降機械化部隊應急機動作戰,在改變戰爭的形態、作戰手段、作戰樣式的同時,也在無形地變革著軍事裝備保障指揮員的指揮觀念。空降機械化部隊應急機動作戰,不再是我們所熟悉的機械化戰場,而增加了信息化戰場。當前,裝備保障指揮員應至少樹立起三種新的觀念:一是在裝備保障力量使用上,樹立“信息+裝備保障資源”觀念,把傳統的集中保障力量、集中物資經費,轉變為“集中信息引導下的保障力量、物資經費”,即以“信息流”主導“人力流”、“物資流”、“資金流”。二是在戰場安全上,要破除重視“硬殺傷”防護、忽視“軟殺傷”防護意識,要樹立“軟、硬殺傷”防護同等重要的觀念。三是在決策思維上,要破除“我們能保障什么就指揮裝備保障去保障什么”的意識,樹立“任務需求什么就指揮裝備保障去保障什么的”觀念,要始終把部隊作戰需求放在第一位。
(二)要著眼戰場信息化趨勢,大力發展裝備保障指揮手段
目前,空降機械化部隊裝備保障指揮自動化程度低,信息處理基本上是靠手工作業,空降機械化部隊裝備保障與上級裝備保障機構、空降機械化部隊各級裝備保障之間指揮通信手段落后,部隊一旦執行應急機動作戰任務,很難及時組織起高效、持續、穩定的裝備保障指揮與協同。因此,應盡快構建具有空降兵特色的、以裝備保障指揮自動化系統為主的指揮手段體系,將各類裝備保障資源、裝備保障力量緊緊地“擰”成有機的整體,使之進發出強大的整體保障合力。
(三)要完善指揮體制,建立協調一致的應急裝備保障指揮關系
從目前空降兵部隊編制體制下的裝備保障指揮關系來看,主要存在著與作戰指揮體制不相適應的問題。因此,在執行戰役規模空降機械化部隊作戰時,空降兵軍本級和各師團建制內裝備保障保障力量的指揮、使用和調整,應建立協調一致的指揮關系,平時適時組織裝備保障演練,加強保障力量整合,制定完善的裝備保障指揮和保障預案,以便戰時裝備保障指揮暢通,保障高效,充分發揮裝備保障保障力量的整體效能。
參考文獻:
[1]余高達等.戰役裝備保障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
[2]孔令茂.戰術裝備保障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