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要】現代社會節奏逐漸加快,但人們的身體素質因種種主客觀原因正逐漸降低,越來越多的勞損癥狀及慢性癥狀開始在現代工作人群中顯現出來,因此人們對于運動鍛煉越來越重視起來,希望通過運動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保持健康。柔道作為在世界上廣為流傳的一種運動方式,成為部分人群強身健體的不二選擇。而靜位反射規律作為柔道在現實對抗中所需應用到的一個重要規律,對于柔道技術的提高以及形成正確的柔道技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成為柔道運動必須了解和掌握的一個規律。本文即試從靜位反射規律在柔道技術中的現實運用角度出發,闡述其對于柔道技術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靜位反射;規律;柔道技術
生命在于運動?,F代社會快節奏、高強度的生活模式使得人們對于運動開始越來越重視,不斷參加著各式各樣的運動項目,希望通過運動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保持健康以適應日常的生活與工作壓力。柔道作為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并有其“溫柔”特性的運動項目,更是人們進行運動競技的不二選擇。柔道屬于格斗項目的一種,是一種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要訓練內容的格斗技,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但柔道的強弱判定方式并非依據選手的力量屬性,而是以選手對于柔道技巧的嫻熟度為依據。因此,對于柔道這一運動項目來說,掌握其運動規律技巧是必須進行的一項訓練內容,而靜位反射規律作為柔道投技與寢技技術運用實踐過程中所要應用的重要規律,因而也是柔道選手必須掌握的規律內容之一。本文即試從靜位反射規律在柔道技術中的現實運用角度出發,闡述其對于柔道技術的重要作用,以此加深對于柔道的理解。
一、柔道的起源及其技術概述
柔道的歷史悠久,屬于格斗項目的一種,是一種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要訓練內容的格斗技,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演變歷史。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是奧運會比賽中唯一的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手的項目。因此,柔道的強弱判定方式并非取決于選手的力量屬性,而是以選手對于柔道技術的嫻熟度為主要判定依據。
柔道技術的一個顯著特點便是攻防結合,有守有攻,以攻為主,攻防結合,兩者之間是緊密相連的。立技與寢技是柔道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立技又分為投技與舍身技,寢技又分為固技、絞技與關節技。總的來說,所謂投技指的是由柔道站立摔與主動倒地摔所組成的技術集合的一種稱呼,與之對應的寢技便是指運動員摔倒后施展控制與反控制的技術集合的一種稱呼[1],這兩者之間是互為補充、相互轉換的關系。
二、靜位反射概述及其規律
靜位反射是人體在受到某種動作或行為觸碰后人體姿勢反射的一種形式,屬于人體生理的本能反應。它是當人的頭部姿勢發生改變時,引起的四肢狀態也相應改變的一種狀態反射,一般來說主要分為狀態反射和翻正反射兩種形式,都是是指當人的頭部姿勢發生改變時引起的人體四肢及軀干肌肉張力產生調整的反射。通過實踐研究表明,靜位反射主要起到兩種作用:一是使人體的重心不超出支撐面所能承受的范圍,從而維持身體重心的平衡;一是方便人們向著頭部運動的方向進行相應的運動,起到一定的協調作用。
靜位反射的生理機制是當頭部姿勢發生改變時,會刺激頸部肌肉的本體感受器和耳窩內的迷路感受器,產生興奮的作用,在進而傳導到延髓,由延髓支配四肢和軀干作出相應的動作調整和肌肉調整,從而導致整個身體姿勢的改變?;谏頇C制進行實踐研究,發現靜位反射存在以下規律:當頭部后仰時,會導致四肢伸直,背部挺直;當頭部前傾時,會導致四肢彎曲,收腹含胸;當頭部側傾或扭轉時,會引起上下肢伸肌緊張性減弱。
三、靜位反射規律在柔道技術投技中的作用
柔道運動本身的技巧性及技術度要求較高,加之柔道本身的技巧運用方式靈活多變,使得靜位反射規律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從柔道的發力角度來說,分為八種基本的不同發力方向;從柔道的運動軌跡來說,分為直線、弧線、圓周三種基本的軌跡路線;從柔道的技術角度來說,又分為投技與寢技兩種主要的技術方式,因此若將這三種柔道的不同角度進行組合并應用到柔道的對抗當中,只有對靜位反射規律進行充分的了解,將靜位反射規律充分的體現在柔道的每一種技巧的應用表現形式當中,才能發揮出柔道的精髓,展現運動的價值。
以投技為例,在做內股技術動作時,在將一條腿伸進兩條大腿之間時,準備把對手向上撩起后,應運用靜位反射理論迅速向支撐腿一側仰頭轉向,這樣可以通過頭部姿勢的變化引發本體感受器的興奮,進而傳遞到延髓中使其支配四肢及肌肉進行相應的變化調整,使伸肌的緊張性增加,從而使肌體力量也隨之增加,更好的完成將對手摔倒的動作目的。同時,還能使自身保持重心的穩定,而不至于出現失誤,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靜位反射規律在柔道技術寢技中的作用
由于靜位反射規律存在不同的表現,因此靜位反射規律在柔道的寢技中也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寢技的運用中,很多情況下人們往往處于非正常的體位狀態,雙方都會在恢復正常體位的過程中阻礙對方,以圖獲得先機,占據有利地位。此時,如果能在雙方的激烈對抗中靈活運用靜位反射規律,對提高進攻效率或者增強防守效果起到很大的幫助。
以寢技中的仰臥十字固為例,在動作的完成過程中,雖然進攻者已經控制住了對方的一只手臂,但是由于對方做出了相應的應對:屈臂用手抓住進攻者的衣服,并用另一只手臂竭力反抗,因而對手的反抗力量非常之強,使得進攻者很難只通過手臂的力量拉直對手手臂。但如果此時運用靜位反射規律,頭部向后仰,那么進攻者的下肢及背部力量便會因頭部姿勢的變化得到相應的增強[2],背部等伸肌力量將會得到一種短暫的爆發式的力量增長,超過對方反抗的力量,成功拉直對方手臂,從而完成肘關節技,實現柔技效果。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靜位反射規律在柔道技術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也十分重要。充分的了解并熟悉靜位反射規律,將其應用到具體的柔術對抗當中,可以提高柔道技術動作的質量及效果,也是指導柔道技術所需理論依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靜位反射規律也是幫助柔道運動員在最短時間內取得最大鍛煉效果的一個重要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梁綠林.試認摔跤、柔道項目運動中技術與力量的關系[J].安徽體育科技,2003(1):6-7.
[2]張青春.靜位反射對柔道技術效果的影響[J].柔道與摔跤,19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