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明
【摘要】在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社會的競爭逐步加劇,不論是學生的學習壓力,還是成人的工作壓力,都導致人們的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損害。基于此更多的人開始注重體育鍛煉對人們心理健康維持的積極作用。本文在概述心理健康效應內涵上,深入分析體育鍛煉對人們所產生的心理健康效應,以更好的發揮體育鍛煉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鍛煉 心理健康 效應因素
在人們生活水平和自我認知能力的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對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促使人們的日常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健康可以說已經成為當前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心理健康主要特征是人們可以適應當前發展著的社會環境;對自己具有完善的個性認知;具有良好的情緒行為;意志保持積極狀態,且具有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這些特征決定著人們在面對外界壓力的時候,是否可以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當前眾多的研究學者人們體育運動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培養具有許多積極的效應,因此我們接下來就具體的探討一下,體育運動對人們會產生那些心理健康效應。首先我們先從心理健康效應的內涵出發來深入研究該問題。
一、心理健康效應內涵
心理效應主要是指在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中,人們自身的心理現象和規律特征,是某種某種行為和動作等內外界行為對人們自身的心理所產生的一種影響。我們所研究的心理健康效應則是人們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在面對外部環境刺激時是否可以讓自己的心理保持在最佳狀態的一種現象,是否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二、體育鍛煉對人們產生的心理健康效應
(一)體育鍛煉的智力效應
一般人們認為人們智力與心理實際上沒有多大的聯系,但是通過研究表明人們的智力發展也會對人們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產生積極的影響。也就是說智力的發展是人們保持學習能力、儲存知識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一種積極的表現。智力提升可以促進人們觀察力、記憶力、思考能力的發展,讓人們在繽紛復雜的社會環境的外界刺激下更能通過大腦的思考來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或行為,間接的說在良好的智力保障下,更能促進人們心理健康的維持。那么體育鍛煉又與人們的智力有什么關系呢?著名的秦森教授(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就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對人腦細胞的反應速度進行檢測,可以看出細胞反應速度越快人們的思考速度就越快,智商就越高。體育鍛煉有利于挖掘人們右半球大腦的發展潛力,對人腦細胞的發展帶來積極的作用,因此對人們智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效應。
(二)體育鍛煉的情緒效應
人們在參加非競爭性的體育鍛煉時,通常會產生一種積極的短期情緒效應,從而使人們的情緒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下。在1993年,Mclnman等人就做過這樣一項實驗,他們選取一些情緒較為平穩的人作為研究對象,讓他們進行一定的體育運動,然后在運動過后立即檢驗,結果表明體育運動對人們焦慮狀態、緊張狀態、抑郁狀態等不良的情緒具有積極的抑制作用。此后經過一系列的研究有人還認為體育鍛煉不能對人們的情緒產生短期的效應,而是通過不斷的體育鍛煉培養,會對人們的情緒產生長期的效應。研究學者Berger在實驗中指出,當人們進行規律性的運動時,即保持心率在60%-75%之間,每次的鍛煉時間保持在20分鐘到6分鐘之間可以有效的一直人們的不良情緒。國內的相關研究也表明,體育鍛煉會對人體產生有氧代謝的作用,包括短距離的短跑、長距離的長跑或時間較長的變速跑等都可以緩解人們的緊張情緒和不良情緒狀態。此外人們在參加團體運動時,如各種球類活動或集體的爬山、馬拉松等活動等可以讓人們在體育互動中來抑制不良情緒。
(三)體育鍛煉的自我性格培養效應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一個人都有自我不同的性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個性,個性是一個人的總體心理素質和精神面貌的體現。個性的好壞將直接決定著人們心理狀況的壞。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個性的培養和形成與人們的行動有著直接的關系。當人們處于積極的動作時可以產生良好的個性特征。在體育運動中,體育鍛煉者作為運動主體,可以將自己的機體活動和心理狀態相互結合起來。通過體育運動可以磨煉人們的意志,在團體運動中更有利于人們形成良好的配合能力,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培養。所以說體育運動可以促進人們良好性格的形成,以對自身心理的發展提供積極的個性狀態,促進人們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維持。
(四)體育鍛煉的意志品質效應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培養人們堅強、不拍困難的意志品質。主要是因為在體育鍛煉中人們的身體必然處于一種運動狀態,在運動過程中一開始往往身體會產生一種排斥的狀態,此時就需要人們堅強的意志作為支撐,度過初始體育運動的困難,實際上長期的堅持某一項運動本身就是一種意志培養的行為,如果人們進行一項體育運動是出于達到某一高度的狀態,就必須進行刻苦的訓練,在目標達成下,會逐步的培養自己戰勝困難的能力,使人們的心理應激能力逐步提升,對人心理健康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尤其是當一項運動目標達成之后,或團體比賽勝利之后,人們會產生一種心理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也會有人將體育運動作為自己的一種愛好和興趣,認為在進行此項運動時,可以讓自己時常保持在興奮的狀態。有利于消除人們不良的心理障礙。
結語:
總結來說,體育鍛煉會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許多的積極效應。不論是從自我認知能力的發展上,不良情緒的控制上,還是在智力的培養上、意志品質的鍛煉上都具有積極的效應,但是在不斷的研究中,并不是多體育鍛煉給人們帶來的都是積極的心理作用,有時不良的體育運動對身體和心理所產生的消極影響,也是大大存在的。也就是說人們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一定的度。在今后的研究中也應該從多元視角中把握體育鍛煉對人們心理健康所產生的效應,以為人們提供更加積極的體育運動狀態。
【參考文獻】:
[1]熊明生.國內體育鍛煉的心理健康效應研究方法學述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8):56-59,75.
[2]崔再遲.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心理健康效應[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20):175-176.
[3]段意梅,陸國田,蔣森等.淺析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效應[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