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歡
摘 要:針對有機農業產業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較為詳細地梳理我國近年來對其研究的文獻資料,對我國有機農業及構成要素的發展狀況、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有機農業產業將要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等。旨在為我國有機農業產業的發展和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有機農業產業;發展現狀;有機農業基地
中圖分類號: F3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52
1 有機農業產業概念綜述
1.1 有機農業基本概念
有機農業是指在種植過程中只添加天然肥料,完全或基本不用化學工業肥料、農藥、及其他化學制劑來促進作物生長,只采用有機肥以供作物生長的種植業,或采用天然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1.1.1 一般定義
有機農業具有其特定的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采用生物科技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照作物自然生長原理,使種植業與養殖業的循環系統達到平衡,采用先進農業科學技術以使農業生產體系保持平穩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1.1.2 新增定義
近幾年,農民已經認識到有機農業的重要性,但是現在的有機農業的生產模式是使用傳統的原生態生產方法,包括做規劃、記錄、更新設備和技術支持,這都需要大量投資。雖然有機農業目前規模較小,但受到國家政策及各方面的支持,美國有機農業農民的增長率可達到13%,而現在全美國從事有機農業的農民已超過13000人。
1.2 有機農業產業特點
1.2.1 食品安全無污染、口味好,保證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發生
現代農業主要靠化學農藥來提高農作物產量,會破壞農產品的原有營養,殘留的農藥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發展。現今人類疾病發生率越來越高,尤其是各種各樣的癌癥,這都與農藥殘留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有些地方出現“買菜慌”的現象。有機農業基本不使用工業化學添加劑,避免產生化學殘留,全部采用原生態有機肥料進行施肥,所產出的農產品食用非常有保證,有利于保障身體健康。
1.2.2 較少環境污染,恢復生態平衡
雖然化肥可以提高農產品產量,但是其作用率卻很低,一般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其中一小部分殘留在農作物上,被人類食用,剩余大量殘留物通過各種途徑流入生態循環系統中,對環境及生物造成污染。如果化氮、磷物質流入江湖中還會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影響水域原本的生態環境。農藥在殺菌除害的過程中,使用次數越多,害蟲抗藥性越強。有機農業則不采用化肥、農藥,從根源上減少污染,有利于生態平衡發展。
1.2.3 增加農產品出口量,提高出口農產品提質,增加競爭力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關稅對出口的農產品的作用很小,但卻在農產品的生產方面嚴加把控,無論是生產條件、種植方式和產品質量都嚴加監管,只有能夠保證質量的產品才能通過審核。因此,有機農業的大力發展可以大大提高我國農產品與其他國際有機農產品的競爭力,促進出口貿易。
1.2.4 增加勞動力就業,提高農民收入和激發生產動力
有機農業產業是一種環保產業,是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知識以及技術支持,著重解決未施加農藥所產生的病蟲害等問題。有機食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普遍較普通食品高,一般會高20%~40%,甚至有些要高出一倍以上的價錢。因此,發展有機農業產業成為增加我國勞動力就業,提高農民收入,激發農民生產士氣,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1.3 國內外有機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1.3.1 國外現狀
世界各國家都很重視發展有機農業,據調查顯示,全球現有約140個國家開始或已經開始發展有機農業,全球共有超過253萬hm2的有機農業產業基地,全球最大的農業耕作基地在大洋洲,共約87萬hm2,其中99%分布在澳大利亞;在歐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等國約有5萬hm2有機耕作面積;拉丁美洲國家有機耕作面積已達到50萬hm2,亞洲有機農業產業發展速度快,目前從事有機耕作面積約為47萬hm2,北美洲從事有機農業耕作面積約為33萬hm2,非洲南部國家有機農業發展較快,從事有機耕作面積約為31萬hm2,澳大利亞、阿根廷和美國是全球有機農業種植面積占全球有機農業耕種面積的2/3,是位于全球前3位的國家。
1.3.2 國內現狀
關于國內有機農業產業的發展近況有數據顯示,總體上,我國有機農業與其他國家相比大面積種植較晚,但擴張勢頭很快。從市場分布圖來看,國外市場占很大一部分,國內市場占比很小。從我國有機農業生產基地分布圖來看,有80%分布在東北部分,如沿海地區和東三省地區,而近幾年西部地區著重發展有機農業,受到國家政策支持,發展十分快速。產業結構方面,有機農產品有幾類,約400多個品種,主要為蔬菜類、水果類、豆類、水產和野生采集產品。目前我國有機農產品主要為原生態產品,經過加工而成的產品較少,以植物類果蔬等農產品居多。
1.4 國內有機農業產業發展環境
1.4.1 政策環境
我國有機農業行業歸國家農業部管理。國家農業部對有機農業產業的管理進行了以下規定:
制定相關的法律規范有機產業的生產行為,引導正規企業正規生產和銷售;
制定相關有機農業產業的國家級標準;
采取相應措施,鼓勵企業創新科技,使行業迅猛發展。
1.4.2 經濟環境
有機農業的消費現狀是個動態平衡的概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的生活、消費模式發生變化,人們消費習慣更加健康化、享受化,消費方式不再一味的鋪張浪費,消費領域更加多樣化,消費結構將會更加均衡,消費水平將呈現一個全新的發展趨勢。在當今社會,由于居民消費能力的增加,在食品的消費也在增加。飲食結構更加健康均衡,對有機食品的消費也在隨之增加,從而使有機農業產業更加快速發展。
1.4.3 社會環境
近年來國內農產品質量堪憂,調查顯示,中國的農藥施用量和生產量居世界首位,為了生產方便、產品品相,農藥的使用量一直沒有下降趨勢;中國一般農產品生產基地對化肥的使用也是情有獨鐘。近年來,國內經常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國民對食品安全保障系統非常堪憂。在這種社會條件下,具有安全、有機、健康概念的有機農產品進入消費者視線,受到有實力的消費群體的重視和青睞。
2 有機農業產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有機農業產業存在的問題是:有機農業產業科研技術跟不上,相應服務體系有待提高。有機農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完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支持體系。普通農業到有機農業的轉換是質變,技術是首要關鍵;有機農業產業的開發,需要政府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及后備力量支持,但國內相關技術服務組織卻非常稀少。
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缺乏有機農業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各地對開發有機產品還缺乏明確的政府扶持政策。
成本與價格較高。有機農業生產的生產成本是普通農業的好幾倍,高投入高價格,有機產品價格是普通的1倍以上,甚至是4~5倍;有機食品的市場需求較小,價格偏高,一部分企業的投機行為使我國有機產品的消費市場發展緩慢。
有機農業標準欠缺。我國有機農產品標準建設嚴重滯后,尚未與國際接軌,現階段達標率不高。對有機農產品的檢測標準不能統一,國內目前有20多家從事有機產品生產合格標準的認證機構,彼此的執行標準有很大的差異性,導致在這家認證的產品到另一家并不適用。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的發展對策是:有機農業的發展是非常有益于廣大民眾的,一定要嚴加規范有機農業產業的各項標準,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有機農業產業的開發和發展是一個緩慢發展且有利于環境的一個進程,也是一個公益性產業,需要國家各級政府的配合,制定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產業未來規劃,并制定相應的政府制度和政策。政府有責任在有機農業知識普及、勞動力培訓、認證與科研創新等有利于有機農業產業發展的環節上給予相應的支持,從而提高有機農業產業的生存競爭能力。
加快創建有機農業基地,促進有機農業產業的發展。國外發達國家的有機農業產業,從產生發展有機農業的提議,到進行試驗到形成規范到快速發展經過了漫長的時間,是出于環境保護和身體健康的考慮。我國有機農業產業的發展則是出于市場調控和進出口貿易,因此,我國有機農業產業的發展之路應理論結合實際,步步深入進行研究。
處理好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系,加深彼此的信任程度。有機產品的核心理念是誠信,由于國內有機食品產業尚處于剛開發的狀態,需要在建立初期就加強監管機制,以樹立我國有機農業產業生產、銷售的誠信機制。針對消費者進行針對的宣傳活動,建立有機產品消費者協會,不定期邀請個別消費者參觀有機農業生產基地,參與農產品生產過程,讓消費者切身實地感受到有機農產品的健康、環保,建立客戶忠誠度,提高消費欲望。
3 結語
通過以上對國內外有機農業產業發展的現狀及趨勢的分析和總結,可以看到有機農業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創新有機農業的核心技術,更新相關設備,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對加快中國有機農業產業進程有著重要作用。有機農業產業現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隨著種植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問題會隨之出現,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有機農業產業將得到更加迅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紅軍,戚建強,李紅.有機農業在中國[J].蔬菜,2009(09).
[2]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世界有機農業的起源和發展動態[J].農業工程技術,2009(112).
[3] 葛紅心.漢中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山西農業科學,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