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劉 陽
四達:跨越中非的FSSC探索
文/本刊記者劉陽
經過持續的探索與創新,四達時代全球財務共享中心大大提高了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地降低了人力成本,并逐步為經營決策提供更多的財務支持。

攝影/楊彥楠
郝麗萍:在不同的語言和跨國準則下,四達財務部門在如何使核算達到統一、簡便、高效方面也進行了很多探索工作。
四達時代集團(以下簡稱“四達”)是一家廣播電視行業優秀的系統集成商、技術提供商、網絡運營商以及內容提供商,四達時代創立于1988年,總部位于中國北京,是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也是國內廣電行業唯一獲得國家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質的民營企業,連續五年躋身“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排行榜”。
當有線電視在非洲成為“奢侈品”時,四達敏銳地發現了市場機遇。從2002年起,四達開始拓展海外市場,2007年在盧旺達成立第一家分公司,迄今已在尼日利亞、肯尼亞、坦桑尼亞、南非、烏干達等30個非洲國家注冊成立公司,其中正式運營的有16個國家,已經在海外投資了一百五十多個數字電視發射臺,用戶規模已近800萬,成為中國海外廣播電視領域覆蓋國家最廣、用戶增長最快、內容傳輸最多的民營企業。在發展非洲業務的同時,四達積極發展國內業務,在河北、天津、大同、陽泉等多個省市以參股的形式進入當地廣電領域,用戶已發展到700多萬。豐富的海外運營經驗使得四達在與國內客戶進行運營和內容的合作方面更加如魚得水。
隨著海外子公司數量的飛速增長,給四達的財務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一貫沿用的子公司單獨核算后再報到總部進行合并的財務管理模式,無論從財務報表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還是從會計政策的統一性、財務管控以及業務戰略決策支持等方面,都已經無法滿足公司發展中方方面面的需求。四達全球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財務總監郝麗萍在接受《首席財務官》采訪時表示,在諸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設立訴求的共同驅使下,四達開始逐步借鑒一些優秀跨國公司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希望通過標準化的核算體系進行集中賬務處理和報表出具,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力成本、進一步提高財務分析及管控水平,并向決策支持戰略財務轉型。
四達時代全球財務共享中心成立于2011年,迄今為止,已有五年時間,目前負責三十多家國內外子公司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相關工作。在共享中心建設之初,主要集中于實現報表基本要素的統一,包括科目層級、科目名稱、會計政策等。在這一階段,共享服務中心滿足了財務報表及時、統一出具以及在同一口徑下進行成本費用控制的訴求。
四達于2012年聘請IBM作為公司的咨詢顧問,開始全面推行ERP上線,旨在基于信息化手段,將業務制度和流程進行梳理和再造、并逐步完成ERP與業務管理系統的對接工作。在2014年,四達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基本完成了大部分子公司ERP的上線工作。這為共享服務中心后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本效益也逐步體現出來。
郝麗萍表示,完成系統對接和上線后,四達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不斷完善標準化數據庫基礎上,逐步進行了各種管理報表開發,并不斷進行財務人員培訓,以便更有效地進行經營財務分析、及時發現業務發展中的問題、并推動改善,同時也為經營決策提供了有效支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功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郝麗萍表示,在不同的語言和跨國準則下,四達財務部門在如何使核算達到統一、簡便、高效方面也進行了很多探索工作。郝麗萍介紹道,財務部門會基于統一數據庫,把會計科目和摘要等用法語、英語、葡語等多種語言記錄,以便快速出具多語種報表滿足多國的需要。
同時,四達時代財務共享中心不斷加強財務分析職能,為了準確掌握海外運營的盈虧情況,采用把公司的盈虧情況細化到部門、最后細化到人的方式,不但可以在宏觀上掌握盈虧,而且可以精準定位到盈虧具體發生在哪個環節。例如,可以把呼叫中心或營業廳等作為獨立的利潤中心,基于核算數據,了解成本和業務情況,進而可以精準定位盈虧業務單元及責任人,從而為經營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四達在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過程中,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解決一些遇到的難題。非洲的部分地區基礎網絡并不發達,網絡傳輸速度較慢,甚至有時打開一個頁面要耗時很久,這給使共享服務中心在非洲的建立設置了很大障礙。四達采用拉專線的方式達到互聯互通的目的。然而,有的區域面積很小、業務量也不大,拉專線有困難,于是四達創造性地提出了“半信息化”的方式,即要求無法拉專線區域的財務人員,用專門開發的EXCEL表格以標準化格式錄入信息,然后由當地或者國內財務、技術人員統一將EXCEL表格導入系統。郝麗萍表示,由于非洲部分地區的硬件條件較差,要求財務人員必須創造性地解決遇到的具體問題,這也是四達共享服務中心最有特點的地方。
在四達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成立之初,財務人員曾一度呈現階段性增加。隨著不斷梳理,財務流程變得標準、規范,從最早的三到四個人完成一個國家的財務處理和報表出具工作逐漸變成一個人可以完成一個甚至三、四個國家的所有報表出具工作,大大提高了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地降低了人力成本。
與此同時,財務管控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基于統一的共享服務中心的大數據管理,為資金管理、稅務籌劃、內控監督形成了財務內部管控的基礎。此外,共享服務中心基于大數據平臺為財務數據分析和業務決策分析等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作用,很多核算人員也從核算工作中釋放出來轉變為從事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工作,并對業務部門的相關工作提供服務和支持,關注的重點也開始轉為注重資金管理是否安全合理、業務流程是否有內控缺陷、各項成本費用的投入產出效益和資產周轉效率等等,從而達到防范財務管理風險、促進公司業務發展。這也是共享服務中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收獲。
在談到四達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未來規劃時,郝麗萍表示,由于四達財務共享中心涉及跨國財務管理,因此,需要進一步細化國內總部和海外子公司財務的定位,進而細化財務共享職責,避免在集團與子公司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冗余地帶或控制盲點,從而提升效率、提高工作質量。
同時,四達會進一步加強共享服務中心與信息化相結合的短、中、長期藍圖規劃,特別是與業務管理系統之間的對接。郝麗萍坦言,“只有信息系統與財務共享同步規劃,才能在跨國財務管理中更廣泛、持續、快速地為企業發展提供財務支持?!?/p>
此外,四達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會加強業務信息與財務共享的相互滲透,使業務信息更多地輸入到財務共享管理中,同時也將財務共享的管理理念滲透到業務中,從而進一步加強財務管控和業務決策支持功能。
郝麗萍坦陳,四達共享服務中心還有很多需要探索和提高的地方。例如,由于跨國的原因導致財務數據與業務發生地的物理位置分離,給國內財務人員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國內的財務人員無法及時查看原始票據或者雖然可以通過遠程影印系統看到票據,但是并不了解該項目在非洲當地的具體業務模式,因此,如何使跨國財務核算與業務更好地相互滲透,是四達財務部門仍然需要探索的地方。

圖1 四達時代集團財務管理發展愿景
四達對財務職能的規劃如圖1所示。財務職能可以分為基礎核算(即交易處理)、報告與分析、業務決策與支持。四達成立共享服務中心之初,財務人員的主要工作是基礎核算,現在一部分財務人員已經從核算工作中釋放出來從事財務管理和分析工作并積極參與到業務部門的工作中。郝麗萍表示,四達的財務人員未來需要更多地與業務部門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更多地參與業務決策、支持業務的核心流程,最終實現“戰略財務”。
當然,四達對共享服務中心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也不乏新的規劃。四達會為財務人員提供相關的業務培訓,未來逐步采取共享中心會計與事業部業務會計輪崗制,財務人員在共享服務中心從事一段時間工作后可以申請到海外項目國子公司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子公司財務人員任期結束可再回集團公司從事財務管理甚至更重要的崗位職責。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給公司積累更多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財務人員也會在輪崗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有助于建設更穩定的財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