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怡婷++胡高福
2015年3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發布標志著“一帶一路”戰略進入全面推進建設階段。同年6月,中國作為澳大利亞連續6年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和澳大利亞簽署了自貿協議, “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以及中澳自貿區的成立使得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進一步加深。
一、中澳自貿區的建設背景
(一)中澳經貿往來概況
自1972年12月21日中國與澳大利亞正式建交以來,兩國一直保持著友好往來。無論是在經濟、政治還是文化層面,兩國都展開了密切的交流聯系。在建交四十多年里,中國與澳大利亞深入合作,中澳雙邊貿易一直以有序良好的姿態發展。2010年,中澳雙邊貿易額為880.9億美元;2011年,中澳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達到1166億美元,增長了3.2%;2012年,中澳雙邊貿易額為1223.1億美元,增長了4.9%。中澳經貿直至2013年仍呈現上升的態勢,2013年,中澳雙邊貿易額為1363.8億美元,增長了11.5%,成為近幾年中澳經貿成交額最大的年份。但此后中澳雙邊貿易額開始下滑,2014年,中澳雙邊貿易額為1281.7億美元,下降了5.9%;2015年,中澳雙邊貿易額僅為1070.3億美元,下降了16.5%。其中礦產品一直是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的主力產品,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統計,2015年1-9月澳大利亞礦產品出口額為290.5億美元,下降36.6%,占澳對中國出口總額的62.7%。由于礦產品占澳對中出口總額的60%以上,因此,礦產品對中國出口的表現基本代表澳對中出口的整體表現。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鐵礦石這類大宗商品產量減少,雖然近兩年中澳雙邊貿易呈下降趨勢,但中澳貿易額仍超過千億美元,這表明中澳經貿合作仍緊密。雖然中澳兩國貿易面臨著挑戰,但只要雙方積極面對,就能共同度過難關,這也是促進中澳合作,建立中澳自貿區的主要原因。
(二)中澳自貿區談判進程
中澳自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共同建立的自由貿易區。中澳自貿區經兩國共同努力,談判十年之久才終建成,簽訂了中澳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FTA)。
自加入WTO后,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中國制造”開始行銷全世界,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格局,中國企業開始在國際上大放異彩。這為中澳兩國經貿合作的展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5年4月18日,中國政府與澳大利亞政府在北京簽署了《備忘錄》,標志著中澳自貿協定談判的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中澳雙方在文化、政治等方面不斷接觸,進一步促進了兩國關系的全面發展。
2013年7月,澳方稱愿加強與中方的溝通協調,以靈活創新的方式積極推動中澳自貿協定的談判。但好景不長,11月,因澳方公開批評中國劃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做法,致使中澳FTA的談判過程出現波折。但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我國政府積極與澳方展開友好會談,2014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結束G20峰會后,對澳大利亞展開國事訪問,雙方共同宣布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實質性結束。2015年6月17日,中澳雙方簽署自貿協定,中澳自貿區經歷20多輪的曲折談判終建成,協定自2016年1月1日起生效。從此,兩國將密切合作,優勢互補,為中澳兩國的經濟以及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二、中澳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
(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源自“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戰略是中國首倡、高層推動的國家戰略。它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穿過印度洋和紅海,至東非和歐洲。新絲路則在此基礎上不斷建設完善。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從有重大影響力的地區大國轉變為世界大國的過程中,針對大周邊地區實行的一項中期戰略,目的在于和平地突破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構筑涵蓋大周邊的區域性政治安全經濟網絡體系,經濟建設是領域的重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則,各國通過加強政府之間的往來,全面拓寬對外開放的合作格局,使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有利于構建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深化中國的改革開放、拓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空間、促進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的共同繁榮。
(二)中澳自貿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打通我國向西發展通道的同時也打通了我國向南的發展通道,澳大利亞政府也表示出了對加入一帶一路戰略建設的濃厚興趣,為此中國表示熱烈歡迎,因為“一帶一路”的建設并不拘泥于原有的既定路線,中國也誠邀其他各國的加入。此外,澳方政府積極邀請中國參與澳大利亞“北部大開發”的計劃,澳洲北部的開發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有了可能。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一旦成功,不僅能對中國的經濟改革、產業升級、資源配置產生強大的推力,更能促進中澳自貿區更好的發展。
中澳自貿區的建設使得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聯系更加緊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彌補了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來的不足。如此一來,中國建立中澳自貿區、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就將全球大部分的經濟體囊括進來,各國之間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強,通過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就能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從而實現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新發展。
三、中澳自貿區面臨的挑戰
(一)金融危機余波未平
雖然2008年金融危機距今已有七八年之久,但其影響事實上并未消除,全球需求下降,石油、鐵礦石的價格長期處于低迷狀態。中澳之間貿易往來最多的商品是鐵礦石,而因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鋼鐵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制約,鋼鐵企業減產,對鐵礦石的需求也減少了,這就導致鐵礦石生產過剩,供大于求,價格下跌。因此金融危機余波未平對中澳雙邊貿易的擴大構成了挑戰,影響了中澳自貿區的建設。endprint
(二)來自美國“兩洋戰略”的威脅
“兩洋戰略”指的是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協定》(TTIP),其中TPP是目前重要的國際多邊經濟談判組織,突破了傳統的FTA模式,其經濟規模占全球經濟總量的40%。TPP與TTIP筑造了一個市場準入屏障,使得中國等發展相對較為滯后的國家無法加入,而兩洋戰略又將我國最主要的貿易伙伴都囊括進去,因此兩洋戰略一旦成功,美歐采納的技術標準都將可能成為未來雙邊、多邊和地區間貿易談判的參考標準,進一步鞏固其規則制定的壟斷地位和話語權,那么中國的局面將十分被動。澳大利亞作為兩洋戰略成員國和美國的同盟國,需要協調好中澳與美澳兩方的關系,若協調得不好,則會影響中澳自貿區的建設。
(三)澳大利亞政局不穩
澳大利亞不像中國是只有一個執政黨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它是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國家。澳大利亞大小政黨有幾十個,9年來換了5個總理,黨派林立和總理的頻繁更替導致澳大利亞政局混亂,政治的不穩定性進而又會影響經濟的發展。除此之外,政局的不穩使得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也下降,低迷的商業信心也會制約經濟的發展,這無疑是對中澳自貿區建設的一大阻礙。
(四)兩國產業合作中的摩擦與沖擊
中澳FTA的簽署使得兩國貿易往來越來越多,澳方政府將對赴澳投資的中國企業降低審查門檻,并作出便利化安排。但澳大利亞作為西方發達國家,中澳兩國文化、地理位置等差異顯著,赴澳投資的中國企業免不了磨合適應。例如,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赴澳投資設廠的相關人員就需要與當地牧民建立良好的關系,兩國人民在溝通的時候會有不同程度理解上的偏差,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中澳自貿區的順利發展。此外,自貿協定簽署而實行的降稅和免稅政策,對兩國相關行業都會有沖擊。從短期來看,澳大利亞出口到我國的乳制品以其在國際市場的聲譽、良好的品質和優惠的價格勢必會對我國乳制品行業造成威脅,我國乳制品在國內的市場所占份額將會有所減小,一些中小型或剛起步的企業將有可能在這場競爭中直接敗下陣來。同樣,中國制造的物美價廉商品出口至澳,也會讓澳大利亞本土產業受到一定的沖擊。
四、中澳自貿區建設的實施路徑
中澳自貿區作為我國迄今為止所簽署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整體水平最高的自貿協定之一,它的建設需要來自各方的通力合作,政府、企業和消費者都要各盡其職,促進中澳自貿區的良好發展。
(一)對于政府來說:一方面,在短期內政府需要出臺相關政策來協調中澳之間的商品競爭,支持相關行業的發展,這樣才不至于讓中小企業在一開始就淹沒在競爭中;同時也要加強進口產品的檢疫力度,這樣才能讓民眾吃得放心用得放心。從大宏觀環境來說,澳大利亞政府應當穩定政局,贏取民眾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國政府應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建設,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基礎上有效推進中澳自貿區的建設。比如我國油氣和礦產資源對國外依存度高,中澳自貿區的成立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國對鐵礦石的需求,這也意味著我國對澳大利亞鐵礦石進口依賴程度大。“一帶一路”的建設加強了沿線各國的合作,我國與世界鐵礦石儲量較高的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的聯系也更加緊密,我國可從這些國家進口,打破我國對其過度依賴,不被澳方所牽制。
(二)對于企業來說:企業應當擺脫金融危機的陰影,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獎懲機制,提高自身實力,加快進行產業升級,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才能適應接下來將要面對的競爭,將挑戰變成機遇,實現企業的良好發展。從長遠角度來看,兩國的商品在市場形成競爭后,企業會為了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份額,對對手進行研究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提高商品的質量,也可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好地為兩國消費者服務。
(三)對于消費者來說:一方面,要以實際行動支持中澳自貿區的發展,拉動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也要理性消費,不盲目崇拜進口商品,根據需要進行購買,同時也要發揮監督作用,若發現商品有任何不符合國家標準或有損身體健康的,應及時進行投訴,讓政府嚴查整改。
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使得中澳兩國關系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良好時期。中澳自貿區的發展影響著中澳兩國以及亞太地區甚至全球經濟的發展,此外,中澳自貿區的建設又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密不可分,自此我國將不斷深化和其他國家的合作,積極主動地推進中國的發展進程,努力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作者單位:浙江海洋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楊再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