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目前我國會計信息現狀進行分析,并從法律法規、市場經濟環境、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等不同層面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源,給出提高會計信息可靠度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會計信息是指按照相應的財務報告或附注等形式對一個單位的原始數據進行核算,供投資者、債權人等決策層決策和評價的信息[1]。具有可靠性、相關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特征。
由于投資人、債權人等主要根據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做出投資決策,因此會計信息失真不但易導致決策者判斷失誤,嚴重甚至會引發國家宏觀經濟發展不健康、腐敗滋生等[2]。因此,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對維持市場經濟秩序,國家正常經濟運行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法律法規、市場經濟環境、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等不同層面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源,并給出了提高會計信息可靠度的途徑。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1.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給會計信息造假提供了便利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會計法律法規,但對違法行為多以罰代法,違法主體沒真正受到法律制裁,在利益驅動下,違法行為屢禁不止。此外,我國現行的會計信息相關法律法規也仍存在漏洞,時事操作性差,給會計信息造假提供了便利[3]。隨著新型行業不斷涌現,相應行業會計信息制度規范制定卻呈現出相對落后的狀態,導致許多經營者為謀求利益最大化,鉆法律漏洞,制造虛假會計信息。
2.會計從業人員職業素質低,道德水平參差不齊
雖然我國會計從業人員高學歷的人才比例逐年增大,但整體來看距發達國家仍有不小差距。目前許多企業會計從業人員仍停留在記賬程度,缺乏財務管理的基本職業技能,不能利用專門軟件對信息科學管理。仍存在會計信息人員為迎合上級領導的不正當要求,數據弄虛造假,對國家新出臺的法律法規認識不透徹,道德水平參差不齊[4]。
3.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時、不真實
目前,我國會計信息透明度雖有改善,但仍存在披露不充分、不及時、不真實的情況。許多公司在年報月報中,業績、凈利潤等占據較大篇幅,而對虧損,預算不足等狀況多以客觀原因來推脫,公司經濟狀況披露不全面。對企業自身來說,若會計信息傳遞不及時,勢必會影響對一些重大事項的決定,關系企業自身的利益[5]。
4.會計信息質量的外部監督力度不夠
會計信息外部監督主要依靠社會審計監督和政府監督兩部分。社會審計監督主要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對會計報告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但因存在個別注會因貪圖私利放棄職業操守的現象,因此尋找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的社會監督的有效途徑十分必要。政府監督主要指政府部門運用宏觀調控手段,對會計部門進行監督的手段。
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
1.加強會計信息法制建設,增強威懾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擴大,市場機制越來越趨向于多樣化,與會計信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出現相對滯后現象。加之對會計信息造假現象懲治力度較輕等不良現象,很大程度上也縱容了會計信息造假謀利行為。因此,完善會計信息法制建設,加強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明確虛假會計信息的懲罰力度,增強法律法規的威懾作用,有利于促進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嚴格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從根本上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約束。
2.定期組織培訓,不斷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和道德素質
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和道德素質會直接決定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因此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定期專業培訓、講座,不但可以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從長遠考慮也能獲得真實可靠的單位經濟現狀,有助于決策者做出合理的決策。同時,具有良好的會計職業和道德素質可以塑造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會計從業人員自身今后的發展,抵制利益誘惑。
3.覆蓋建立網絡化的會計信息系統
近年來,電腦網絡和審計軟件的飛速發展,使建立覆蓋面廣的網絡化會計信息系統成為可能。該系統的建立不但能使會計核算便捷,也能增加會計信息的透明度,促進監督體系的完善,使監管工作更加直觀,方便社會監督等手段的實現,更有效的實現會計信息對經濟領域決策的指導性作用。
4.建立健全內部會計信息控制制度
內部會計信息控制制度是企業內部會計信息質量好壞的核心,對獲取及時有效的會計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立規劃控制機制,分散職權,可保證各組織機構職權不受人為干預,運行過程中互相監督。實行預算控制,明確企業經營計劃,設定浮動范圍,便于在執行過程中靈活運用[6]。落實績效考評制度,設立按照預期任務完成,激勵和懲罰機制,調動員工關注和參與企業會計信息進展的積極性。
在任何組織的經營管理過程中,會計信息統計都占據重要地位,組織所做決策的質量與會計信息數據的統計之間關系緊密。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會計信息失真,時效性差等引發的問題頻發,會計信息的有效性遭遇公眾信任危機。通過分析當前會計信息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不但有利于會計信息現狀的改善,而且對促進我國經濟運行狀態向好和社會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胡靜,沈燕.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0(6).
[2]劉玲.論金融市場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新西部,2010(20).
[3]宋艷慧.淺談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成因及對策[J].黑龍江金融,2010(3).
[4]陳敏.淺談如何規范企業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J].新財經(理論版),2011(8).
[5]王慶萍. 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實施規范化管理的策略[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2(4).
[6]陳通,陳學斌.當前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的幾點思考[J].內江科技,2012(09).
作者簡介:陳瑩穎(1965-),本科,專門從事會計相關領域研究。
基金項目:山東省衛生廳衛生體制改革研究課題(YG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