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昕 何暢 李和偉
摘要: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知識不斷更新,傳統的教學是將教師作為主體,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下,這樣的模式已經脫離社會的發展和需求。當前的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在學生基本科學知識掌握基礎上,發揮他們的能動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讓他們能夠掌握學習的方法,實現對知識的探索和創新。在《衛生經濟學》這門課程中應用PBL教學法,減少說教式教學和學生多余的學習負擔。同時,以問題為導向,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實踐中取得的收效明顯。
關鍵詞:衛生經濟學;PBL教學法;問題;學習
中圖分類號:G43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一、運用PBL教學模式—教師的問題設計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將問題作為中心點,解決問題為引導的路徑,采取分組、討論、闡述等方法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從而起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的提升。問題設計是關鍵性的環節,在PBL教學模式中如何合理運用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
1.通過網絡或微信溝通平臺等途徑廣泛收集設問題目。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在問題的設計環節說出自己的想法,感興趣的話題。結合大家的意見進行問題設計,利于PBL課程的開展,學生也能夠更好的配合,行動起來,這樣學習效果有很大的保證。
2.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渠道總結得出:①從試卷中尋找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問題,并將其設計成問題的題目;②在教師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學生針對某個知識點提出的問題及存在質疑的知識點,設計成問題的題目;③定期開展教師備課會議,幾個教師通過課堂的學生反饋等,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設計問題題目;(4)尋找與本學科以及相關學科中前沿問題,交叉問題以及最新的研究進展;(5)搜集報刊、雜志、網絡中與衛生經濟、衛生管理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
3.在對問題進行設計時要注意幾點:第一,設計的問題要圍繞教學大綱;第二,從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實際情況出發;第三,時刻聯系社會熱點,設置符合教學目標的理論題目。目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在教學中以此問題貫穿始終,對其成因及對策進行分析,有助于學生衛生經濟學各個章節的知識。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和老師一起尋找答案。為了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充分的分析,廣泛收集學生感興趣的案例素材,讓他們從更為直觀的視角看待問題。
二、運用PBL教學模式—學生的問題討論
PBL教學模式的應用對于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強化資料組織等方面有較好效果。PBL教學的成功開展,需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生應積極的配合,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主動針對提綱查閱文獻、搜集資料,并主動、積極與組內成員進行溝通和討論,相互合作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對各知識信息的理解,只有結合大家的智慧,共同努力才能獲得最佳結論。采取這樣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經歷,與普通課堂相比,準備工作整個過程會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如果學生不能全身心投入,不主動準備,那么就得不到課程的預期效果。這就需教師通過設置問題,從而進行更多的啟發與引導,充分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果有教學上的更多需要,可以邀請國內專家到場開展講座及指導,例如,每年院校都會舉辦學術交流會,可以借此機會邀請衛生經濟領域的學者,對衛生經濟研究的相關內容進行講解,針對性的解決問題。與多年從事衛生事業的管理者加強交流和溝通,結合多學科領域或多主題學習,可以更多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理解重點和難點知識,同時,擴大學生所涉及的知識面。
三、運用PBL教學模式—效果反饋
課程即將結束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總結,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點做好梳理,看是否還存在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知識點是否全面等。另外,對于新的學習,學生必須了解其與問題的相關性,并做好為之后學習找答案的準備。這樣還能夠通過討論對自身需求的知識定進行確定。當每個問題解答完畢后或者是一個課程單位結束的時候,可以采取自我評價和互評的方式,不僅是對學習程度的總結,還能對學習中自我表現做出評價,對于自我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督促作用。這樣的信息反饋是學生個人職業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技能。
最后對PBL教學效果評估。課程進行考核的內容分為筆試和學習報告兩個部分,筆試主要考核學生對于衛生經濟學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熟練程度。學習報告,能夠體現出學生朝著PBL目標的進展情況。提交的報告應該包括文獻綜述及對問題的解答;知識點的總結;針對問題做出了解答方案;小組成員做出的貢獻;鼓勵小組成員積極開展溝通和討論;本次學習獲得的收獲及總結等,從而客觀的評價此次PBL教學模式的運用產生的積極的效果以及采取此種模式在衛生經濟學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
傳統教學教師是主體,關注重點是理論知識,一般采取的是課堂教學、講座等形式,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硬性的記憶狀態中,評價方式往往是以考試為主要的形式。PBL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的改變,要求學生以積極的態度來對待,并在學習開展中承擔更多的責任,以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在PBL教學模式中,應改變老師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將學生作為中心,以此來強化教學的效果和實施的價值,提高學生對PBL教學模式的認可度,也影響學生的學習的熱情。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倡導學生進行以問題式為主要形式的研究性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PBL教學模式的應用。注重教學與實踐相結合,關注學科前沿和我國宏觀衛生經濟政策的發展狀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完善PBL教學模式。改變經濟課程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能動性的發揮,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建軍,項莉,李道蘋,陳迎春.PBL教學法在衛生經濟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醫學與社會,2008,10.
[2]李軍山,戴婷婷.PBL教學法在衛生經濟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3.
作者簡介:谷 昕(1982-),女,碩士,講師。
何 暢(1981-),女,碩士,講師。
李和偉(1968-),男,碩士,教授。
基金項目: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2-2013年度教育教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XJJ201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