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佳
摘要: 本文認真分析了JAVA課程設計目前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指出了當下教學方式所存在的缺陷,然后針對這些不足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如若能恰當實施,必定能對促進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JAVA;課程設計;教學模式;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現今我國許多高等學校都會設置幾門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供學生選擇,并且還有的直接是必修課程,例如VB、數據庫、C語言等等計算機相關的課程,都是大學一二年級的基礎必修課程。學校雖然設置了這些課程,但從實施的具體效果來看,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亟待解決,這些問題要是放置不管,最終只會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高,學生實際掌握能力不高,就沒有達到高校培養人才這一目的。針對目前的情況,本文將聯系教學實際,以計算機課程當中的JAVA 設計為例,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善方案:
一、JAVA 課程設計的教學現狀分析
我國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可以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1.課程設計認識不足,教學目的不明確
有些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由于自身對教學設計和目標的認識不足,往往會將課程設計簡單化,認為只要按時、按章進行教學,適當布置小組作業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設計目的性不明確,沒有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沒有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
2.課程設計選題內容陳舊單一
JAVA課程本身就是較難學習的,然而部分老師自己也是缺乏實際操作經驗,所以在教學中不能運用有趣的教學案例去吸引學生投入學習,使得教學內容枯燥無味,而且還會常年“循規蹈矩”設置陳舊單一的選題,這樣更加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
3.課程設計評判方法不夠科學合理
目前的課程設計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各小組學生人數多,有可能互相還不熟悉,配合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加上小組單位過多,教師不能同時監管和指導到位,實際操作起來就會影響部分同學的教學。而且這樣不利于教師具體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會影響后期教師的評判。當前對于學生進行的測評,也多是以老師根據小組報告來評分,整個小組的情況并不能反映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所以這樣的評判方式是不科學、不合理的。
4.實驗室器材落后,管理水平低下
現在我國許多高校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的是新科技、新方法,但是一旦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操作時,卻發現設備跟不上時代,無法進行實際操作,這樣就會將教學置入一種尷尬的境地,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到底能不能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呢?我們不得而知。實驗室的設備普遍過于陳舊,加之管理人員水平不高,設備往往不具備較高的實際應用價值,這會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因此,一定要及時更新和維護實驗室設備,特別是常用器材,要根據課堂的實驗要求及時足數購置。
二、JAVA 課程設計教學模式的設置
課程設計是理論知識的拓展和填充,是鍛煉實際應用能力的環節。它的功能很強大,一旦做出了優秀的課程設計,能使課堂教學效果大大提升。具體看來,課程設計有助于學生多方位掌握該學科的基礎內容和知識框架體系,并且能夠學會將課堂知識與實際情況結合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整體上來講,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吸收知識、掌握技巧、提高學生專業素質有很大的意義。想要改善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方式,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1.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端正學習態度
JAVA課程的課程設計在計算機課程設計中還是屬于比較難的一部分,它不像計算機基礎那樣是入門內容,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前是很少接觸JAVA的,所以部分學生可能會對 JAVA 課程設計有畏難情緒,打開電腦卻不知道怎么下手。因此對于這部分同學,教師一定要做好開導和引導工作,告訴學生們只要認真學習,真正接觸后,會覺得JAVA并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東西,它完全可以變成同學們手中的一項工具,一個得力助手。通過開導幫助學生們減弱畏難情緒、端正學習態度,然后再通過認真的教學和課堂指導促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研制課程設計教學平臺,規范設計成果
將相關教學人員分成小組,綜合現有的資源,利用網絡平臺研究構建出計JAVA課程設計教學平臺,并設置綜合管理功能,有利于師生間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有了這樣的一個教學平臺,教師就可以通過它來設置計算機課程設計的選題和任務,并可以與學生線上線下進行交流與溝通,學生及時提出問題、教師可以給出答疑,還可以查閱和下載課程設計相關參考資料、進行設計結果審核等等。總之這樣的網絡教學平臺是非常便捷、非常具有科學性的,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規范設計成果。
3.結合專業發展和社會需求,增強課程設計的針對性
計算機技術是一項發展極其迅速的科技,它更新換代快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必須及時在教學中引進新的學習內容。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只等新技術到來再引進,而是要走在時代發展的前沿,主動研發新技術,要用遠瞻性的目光,科學合理地安排課程設計內容,且課程設計一定要有針對性,即要明白自己是要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從而優化教學設計的的內容。
4.培養課程設計意識,完善過程管理
課程管理是維持課程順利進行的保障,課程管理水平低下,課程效果必將大打折扣。要想培養課程設計意識,完善過程管理,必須重視以下幾點:一是任務書,教師要規定學生依照任務書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按照規范完成任務內容;二是師資力量,學校方面要優先選擇具有實際教學經驗和設計經驗的老師,并鼓勵學校組織教學探討會議,各個老師間互相交流心得和經驗,統一教學進度和重點設置,在整體上提高教學師資力量;最后是匯總管理,要將教學設計認真落到實處,相關教研室負責人要對教學成果進行不定時抽查,并做好記錄,及時匯總。
三、結束語
課程設計是教學任務中的一個重要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教學設計的優劣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優秀的教學設計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獨立自主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等。通過課程設計,學生能過很好的掌握這些能力,而這些能力又是未來學生步入社會,為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能力。從小處看來,好的課程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從大處看來,它還能促進就業,進一步促進社會發展。所以,學校一定要提高對課程設計的重視度,并積極進行課程改革,完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劉亮亮,嚴熙.試論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6):240-241.
[2]張軍,吳荻,肖曉強等.改進互動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的探索——論高校《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改革[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4,36(z1):191-194.
[3]宛西原,汪霞.非計算機本科專業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的改革思考[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4,36(z1):56-59.
作者簡介:鞠 佳,錦州市現代服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