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弘嬌 付聯俊
(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上海 200240)
蛙泳腿部的原動肌分析
劉弘嬌 付聯俊
(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上海 200240)
運用運動解剖學知識對蛙泳腿部動作進行剖析,了解動作原理,提高動作質量,明確了蛙泳腿部各個動作過程中的原動肌和工作情況,為游泳教練員、運動員對蛙泳專項的訓練提供部分的科學理論依據。
蛙泳腿部;動作;近固定;原動肌
在四式泳姿中爬泳和仰泳繞垂直軸運動,蛙泳和蝶泳繞額狀軸運動。蛙泳相比較其他三種泳姿而言,該動作的上下起伏較大、身體的形態變化較多,從而導致游進時水中受阻面積的增多。在動作鏈接、節奏及游進速度方面均不如其他三種泳姿。蛙泳腿部動作在整個游進過程中是推進身體前進的的主要推進力之一,其動作的效果對于身體前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蛙泳腿部動作由:收腿、外翻、蹬夾、滑行四個部分組成,整個完整動作是緊密相連的。收腿和外翻是產生阻力的階段,蹬夾和滑行是產生動力的階段。其中產阻階段的目標是在盡可能產生小的阻力外,同時還要為產動階段盡可能創造出一個較大的推進力。根據解剖相關圖譜,經過不斷觀察和對蛙泳腿部動作的具體分析,從參與各關節運動的原動肌、肌肉固定條件及工作性質,分析、描述蛙泳蹬腿時腿部動作和肌肉參與的過程,明確蛙泳腿蹬水時產生動力的主要作用肌肉,為提高蛙泳速度提供理論依據,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表1 收腿階段的原動機分析
收腿階段為外翻、蹬夾創造有利條件,為后面的動作做一個很好的鋪墊,其動作不但不會產生推進力,反而還會增加阻力。開始收腿時,大腿髖關節屈,完成動作的主要原動肌為髂腰肌、股直肌、闊筋膜張肌的近固定收縮;膝關節屈是腘繩肌和腓腸肌的近固定收縮。先收大腿再收小腿可減小收腿時的多余阻力。該階段身體姿勢為軀干與大腿的角度維持在130—140°左右,小腿和腳盡量貼臀部,雙膝要與肩同寬。



表2 外翻動作的原動肌分析
外翻也稱翻腳,其解剖學概念是小腿旋外和足的外翻動作稱為翻腳。該動作是收腿結束時兩腳仍向臀部靠攏,同時兩膝內扣,兩腳向外側翻開,使腳內側和小腿內側對好蹬水的方向,為蹬夾動作做準備。完成小腿旋外動作的主要原動肌為股二頭肌、腓腸肌外側頭,而足外翻是腓骨長肌在收縮。翻腳動作極為重要,其動作效果直接影響至蹬水的效果,其動作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膝關節和踝關節的柔韌性。



表3 蹬夾階段原動肌分析
蛙泳腿部動作效果的好壞,取決于蹬水動作的技術,蹬水時應邊蹬邊夾,由大腿發力形成盡量向后蹬水的動作。其蹬水過程是髖、膝、踝關節相繼伸展并伴隨髖關節內收的動作,利用翻腳后小腿內側、足內側和足底有效的對水面積,盡力后蹬“水墻”,從而獲得向前推進的動力。伸髖關節的主要原動肌為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腘繩肌;伸膝關節的主要原動肌為股四頭肌;伸踝關節的原動肌為脛骨前肌、踇長屈??;夾水是依靠大腿內收肌群的工作積極用力夾水,其主要原動肌為大收肌、長手肌和恥骨肌等;上述肌肉均為近固定,向心工作。從當前的技術發展來看,由于蹬水較窄,在兩腿并攏時腿有向下壓的動作,這種動作可以使身體升起,更有利于向前滑行。



表4 滑行階段的原動肌分析
蹬腿結束后,身體應保持流線型,隨蹬夾水的向前的動力滑行。身體的臀大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等,需要保持一定的緊張性,即處于靜力性收縮狀態。該過程應保持一個相對較好的流線型,從而有效減小前進時所產生的阻力,為下一動作周期奠基一個良好的開端。
5.1.2 蛙泳腿部主要用力肌肉為:股二頭肌、股直肌、闊筋膜張肌、腓腸?。辉谕苡就炔縿幼髦泄啥^肌用力時間最久,因此在進行力量訓練時不僅要練習它的快速力量,還要練習它的最大力量及力量耐力。
蛙泳腿部的原動肌分析只是動作分析中的一小部分,要想進行全面的動作分析還需要運動生物力學、流體力學、專項力量訓練分析、全面的肌電圖及水下動作采集的投入,從而達到一個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的立體分析,為今后動作的精準性和運動成績的增長奠定一個良好的開端。
[1]顧德明,繆進昌.運動解剖學圖譜(修訂版)[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2]《運動解剖學》編寫組.運動解剖學[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
[3] 高捷,魏梅,劉小溪.我國競技游泳核心力量發展階段及特征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32(6):93-96.
[4] 伊恩.麥克勞德[美].游泳運動系統訓練[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5] 牛穎.蛙泳腿部動作技術分析及其現代訓練特點[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8(4):68-69.
[6] 郭鈺.蛙泳配合技術動作分析與陸上力量素質訓練研究[J].科學之友,2011(6):118-119.
[7] 王蓉,王泳.蛙泳腿部動作肌肉工作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5(5):105-106.
[8] 王鋼.蛙泳技術動作的解剖學分析[J].軍事體育學報,1997(3).
The Original Dynamic Muscle of the Leg in Breaststroke
LIU Hongjiao,e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劉弘嬌(1992-),山東青島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學,游泳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