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邱銘琦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廣西桂林541004)
少兒體操隊員高低杠騰身回環倒立教學方法探討
問邱銘琦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廣西桂林541004)
對武漢體育學院女子體操少兒高低杠運動員騰身回環傳統教學方法以及常見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提出改良后的騰身回環教學方法,以期為少兒體操高低杠運動員騰身回環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參考。
少兒體操運動員;高低杠;騰身回環;教學訓練方法
騰身回環手倒立屬于單杠短半徑回環類動作,它與單杠大回環動作一樣,在成套動作中具有連接其他難度動作和被賦有特定動作,起著過渡作用的特點。也是體操運動員必須學會的高低杠基本動作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正確的掌握騰身回環倒立的技術要領和教學方法,對于發展動作的技術與難度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選擇教學方法方面,更加注重符合運動員身體素質以及專項能力的發展,采取適合運動員自身的發展方向進行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學,對此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
教學大綱中騰身回環倒立的技術要領為:(1)梗頭、頂肩、含胸倒立,雙手與肩同寬;(2)含胸立腰、臀部夾緊,將身體從倒立位置下降到與手臂成垂直狀、肩部夾角45°;(3)保持腰部緊張,肩部角度鎖定,梗頭含胸支撐,向后倒肩做回環動作并且保持身體姿勢不變;(4)回環過垂直面,含胸帶臂,腳尖上升成倒立姿勢。
技術要點為:(1)倒立下水平位置,身體重心稍向后移,肩垂直線不可超過杠水平面;(2)含胸梗頭,快速倒肩,腰臀部夾緊,保持身體姿勢不變,利用倒肩速度帶動身體呈弧形軌跡運動;(3)利用動力速度向上的同時,要做含胸帶臂翻手腕,在帶臂時由腳尖帶著身體向上伸展,回歸成倒立姿勢。
高低杠騰身回環倒立動作集力量、速度、爆發力于一體,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少兒體操運動員在學習騰身回環倒立動作前,需要加強對身體的基本功的訓練。武漢體育學院體操隊少兒體操運動員基本訓練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以懸垂吊杠、爬桿、小擺浪以及杠上支撐為主;第二階段以翻身上、屈伸上出浪,杠上支撐擺動、懸垂擺浪為主;第三階段以屈伸上、擺倒立、連續屈伸上擺倒立、連續懸垂擺浪、杠上連續腹回環為主。
高低杠騰身回環倒立的訓練原則是先要學會腹回環,然后學習騰身回環倒立的輔助練習,再利用套筒杠保護運動員練習騰身回環倒立、上高低杠保護、脫保。
在騰身回環倒立技術結構中有梗頭、含胸、倒肩、身體繃直、含胸帶臂的環節,包含了速度、力量、柔韌、空間感覺等各方面素質。
在調查中發現運動員對騰身回環倒立動作結構不太理解,在學習騰身回環倒立時機械性地進行練習,沒有主動地運用騰身回環倒立動作技術,導致學習進度緩慢,質量不高。對于少兒體操運動員來說,騰身回環倒立動作所包含的技術要領較多,每一個部分要領的銜接都非常緊密,任何一個要領不理解都會使動作變形,比如肩過分向前移動、后倒不充分、下沉時漏胯等。
維持人體靜態和動態平衡主要依靠視覺、前庭感覺以及本體感覺。騰身回環倒立時,由于忽略視覺因素,僅依靠前庭感覺和本體感覺維持動態翻轉平衡,對于初學騰身回環倒立的少兒體操運動員來說,心理因素是不容忽視的最直接因素。
(1)回環時臀部下掉造成的動作失誤。原因可能在于:手臂夾得不緊,身體保持適度緊張不夠。(2)倒肩回環速度慢,完成動作質量不高。原因:有畏懼感,不敢做撤肩后倒動作。另一個原因就是腿的下擺速度過快,而且沒有制動,從而造成倒肩的被動性。(3)完不成倒立動作。原因:①下沉動作不果斷或者沒有下沉拉杠動作,因而導致重心上升,動力不大;原因②伸髖動作過早或過遲,造成身體重心不在倒立位置;原因③沒有翻腕動作,造成練習者直臂頂開肩角的被動性。(4)動作中出現曲臂塌腰現象。原因是前者主要是下沉動作力量不大,造成重心上升不到位,后者主要是伸髖動作過早而且沒有制動造成的背腿塌腰。
少年兒童高低杠基礎訓練的目的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各類基本技術動作達到規范化,用最為合理的技術結構、最為準確的用力方法充分調動身體的運動潛能,展示身體最大幅度和表現力以達到最佳審美視覺效果。利用少兒好奇的心理培養她們對體操的興趣,使她們在濃厚的興趣中,可以先編一些帶有趣味性的輔助練習,同時還可觀看一些體操圖片和體操比賽的錄相等,讓她們從感性上了解高低杠。
在高低杠騰身回環倒立的輔助教學中,放棄原有的先學習快速腹回環的的教法,采用后擺快速后倒踩地以及后擺快速后倒躺包,使運動員在做回環時有意識的適當的將髖和杠面空開適當的空間,解決后倒害怕的恐懼心理。
傳統練習方法容易忽略一個動作,就是騰身回環倒立的后半部分。騰身回環至杠下垂直后,需要迅速的含胸帶臂,身體保持繃直狀態,而這個動作也是騰身回環倒立中的關鍵動作,騰身回環是否能倒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帶臂的速度和身體保持的狀態,如果帶臂不夠快就有可能會出現抬頭、挺胸、彎臂推杠的現象,這些都是學習者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而在改良的技術中要多利用輔助練習幫助少兒運動員完成較難得動作。
高低杠的核心要領就是“頂”“帶臂”及肩帶力量、核心力量,要求上肢力量的手臂握力,肩部周圍肌肉的控制力量以及在杠上練習時核心軀干的力量。做動作時手臂是否能夠有力支撐起運動員自身的體重,軀干的核心力量是否能夠非常緊張的完成每一個動作。針對上述問題,在傳統基本功訓練的基礎上,增加訓練內容。讓運動員每天都要完成原地的甩杠鈴練習10×3組,相互保護在倒立架上完成水平支撐成倒立的練習8×3組,搭配核心力量練習引體翻上15×3組;結合騰身回環倒立的需要,后滾翻成倒立15個,連續支撐擺倒立落杠10×3組。同時利用早操時間練習躺硬人3組,每組3分鐘以及在杠下頂倒立,只允許腳趾頭碰到杠子,充分的練習倒立頂肩1′×3組,培養正確的倒立姿勢和支撐倒立的控制能力。
高低杠騰身回環動作的初學階段,對少兒運動員進行念動訓練,養成先想后做的習慣,對動作的難點多想多練,念動結合。在學習動作的泛化階段,需加強應急保護措施,讓不敢做動作或動作質量完成較差的運動員停止練習,幫助她進行情緒的自我調節,分析失敗的原因,利用正向誘導刺激,轉移動作失敗情境,加強保護與幫助,從而消除失敗后所造成的心理障礙。教練員要根據每個運動員技術動作的掌握程度和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提出應該注意的關鍵環節,同時多與運動員溝通,了解肌肉感覺和技術運用情況,消除心理障礙,共同提高教學效果。
騰身回環倒立動作是高低杠動作連接的軸心,是高難動作的基礎,將騰身回環倒立動作學好學精對少兒體操運動員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少年兒童因年齡局限,其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認知理解能力尚處于逐步發展階段,在騰身回環倒立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少兒生長發育規律,結合生物力學特點與動作專項特點,積極探索合理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的提高教學質量,保存現有較好的教學方法并提煉精華為今后高低杠騰身回環倒立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4.2.1 對于教練員
(1)學習騰身回環倒立動作,教練員應多讓運動員練習輔助動作,以輔助動作和教練員保護完成為主。在動作沒有完全掌握之前不應讓運動員長時間獨立練習,了解學生的體育學習和發展情況,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為制訂下一步教學計劃做好準備;(2)判斷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以便改進教練的教學;(3)發現學生的學習潛能,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個性的機會,鼓勵和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提高教學效果;(4)教練員應該注意培養與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
5.2.2 對于運動員
(1)在練習此動作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避免未活動開而造成的運動損傷;(2)多以輔助訓練為主,比如,直腿后滾翻成倒立,原地甩杠鈴以及支撐后 擺快速腹回環。(3)多利用教練員保護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多體會動作要領和空中感覺。(4)在做騰身回環倒立時,要先想后練,做的每一個動作都要認真完成,并且要膽大心細。在練習過程中,去發覺動作出現發力方向或節奏不對,或者完成的質量較差,要立即停止練習。
[1] 馮大力.騰身回環經手倒立技術及教法淺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2(03).
[2] 李文壽.高杠騰身后空翻下[J].體育科技,1982(02).
[3] 張晴.少兒體操運動員平衡木后手翻教學方法探討[J].體育時空,2014(16).
[4] 楊世琴.體操力量的訓練方法淺析[J].考試周刊,2007(13):67.
[5] 顏輝,侯柏晨.對少年兒童體操啟蒙訓練方法的探討[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3(2):24.
[6] 呂吉勇,邱艷懷.體操教學中學生害怕心理的產生及消除方法田[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1(03).
[7] 楊尚孔,張仲霖,鄭馥蓀.女子體操教學訓練大綱教法指導書[M].山東體育科學學會,1990:81-113.
[8] 戈炳珠.現代體操教學理論與方法[M].沈陽:遼海出版社,2002:145-151.
[9] 孫秀芳,高嵐.體操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對運動水平的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8).
[10]李風芹.身體素質在運動訓練中的地位和作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9(5):107-108.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eng Loopback Handstand of Children's Gymnastics Athlete in Uneven Bar
WEN Qiumingqi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Guangxi,China)
問邱銘琦(1992-),廣西桂林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啦啦操、體操、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