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海事局 宋 山
中韓海運發展及海事監管的現狀及前景分析
日照海事局宋山
中韓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FTA)建立后,海運①中韓兩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兩國的航運貿易幾乎全部為海運貿易,故在此文中中韓海運和中韓航運意義基本相同,兩者出現以行文的需要為主。將在兩國的貿易往來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為使海事部門在中韓海運發展中更好地扮演“護航者”“保障者”和“服務者”的角色,從中韓航運發展的現狀出發,在重點分析海事在中韓海運發展中的定位和作用的基礎上,從明確責任、提高能力、完善機制三方面對提高兩國海事監管和服務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議,努力打造中韓平安海運航線、促進兩國海運貿易發展是兩國海事部門的最大追求和夙愿。
中國海運;韓國海運;中韓FTA;海事監管
1992年中韓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結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對抗和對立。在促進兩國關系正?;囊蛩刂?,經濟貿易的需求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子。隨后,從1998年的“21世紀伙伴關系”到2003年的“全面伙伴關系”再到2008年的“戰略伙伴關系”,兩國政治關系持續穩定發展。中韓兩國的經貿往來也呈現快速發展之勢,從1992年的50.3億美元猛增到2015年的2 354.0億美元,[1]增長了約46倍。日益增加的經貿合作需要強大的運輸、物流系統,這將為兩國的物流合作帶來很大的空間。[2]同時,兩國的地理位置和貿易類型決定了兩國的貿易往來以海運為主。中韓兩國之間海運物流的合作不僅在數量上將高速增長,在模式上也將出現豐富多彩的局面。[3]當前,中韓海運貿易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始終占據中韓貿易的主體地位
中韓兩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兩國海洋的最短距離只有93公里(威海至仁川),同時,兩國的陸路交通被朝鮮所阻斷,再加之航空運輸高昂的費用及極少的運輸量,這就決定了中韓兩國的貿易往來幾乎全部通過海運來實現。中韓建交以來,進出口貿易逐年增長,貿易貨物運輸量迅速上升,而貿易貨物運輸主要是由中韓海運航線的集裝箱班輪和客貨班輪來承運。[4]
2.運輸產品以大宗貨物為主
中韓兩國都將對外貿易作為發展經濟的重要途徑,先后發展了“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發展模式。然而,中韓兩國貿易的出口產品卻有所差異,韓國對華出口的貨物中以汽車、電子電器等大宗產品為主,而中國則以農產品、原材料以及服裝等初級加工品為主。當前,兩國大宗貨物的運輸只能通過海運進行,船舶的大型化、高速化也保證了兩國海運的高速發展。
3.海運運輸向陸海聯運化發展
隨著中韓貿易的發展,單純的海運只能滿足“國-國”或“港-港”的運輸,貨物到達沿??诎逗?,還要通過陸路運輸輸送到內部消費地區。兩國打造陸海一體化的發展模式,發揮“門到門”運輸、減少貨損、降低物流成本等優勢,是兩國經貿發展的必然。2010年9月,《中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協定》簽訂,當天,“新金橋Ⅱ”由韓國抵達中國,標志著中韓陸海聯運項目試點正式啟動,也標志著中韓“海上高速公路”進入實質建設階段。
4.航運金融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中韓航運金融發展雖然尚處于起步階段,[5]但是兩國都以將航運金融作為海運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并給予巨大投入和支持,所以兩國的航運金融產業將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2015年3月,中韓海運跨境電子商務正式開通,標志著兩國海運金融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5.建立東北亞共同航運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立東北亞共同航運市場是東北亞各國的共同愿景,是促進各國經貿合作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韓海運市場在兩國政治關系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保持穩定的發展趨勢,已經占據東北亞海運市場的最大份額,這也勢必會影響和帶動中日、日韓等其他海運市場的發展。中韓FTA的簽訂,將會使這種優勢更加明顯。
海運的主體是船舶,而船舶的安全則是由海事部門保障,海事監管在中韓海運發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中韓兩國同為世界海事組織A類理事國,在世界海事業有著很大影響力,兩國的海事合作也十分密切,在各個領域展開交流,這為保障兩國船舶和航線安全,促進兩國海運和經貿發展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
1.海事監管是中韓海運的“見證者”
中韓經貿和海運的巨大成就已經使兩國關系更加緊密,也使兩國人民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從建交之前的往來稀少,到建交后的不斷密切,到FTA簽訂后更加繁忙,中韓兩國的海事部門都是最直接的見證者。一年中,往返于中韓兩國的船只達到數萬艘之多,兩國幾乎所有的港口之間都有船舶往來。從一國出發的船舶在向交管中心(VTS)報告后駛向另一國,進入港界后首先報告的還是VTS,海事部門以其獨特的優勢見證著中韓兩國海運的發展,也見證著中韓兩國經貿的不斷突破。
2.海事監管是中韓海運的“護航者”
為船舶和船員保駕護航是海事應有的責任,也是作為中韓海事“護航者”的最直接體現。隨著中韓兩國經貿和海運的不斷發展,往來于兩國的船舶不斷增多。在兩國間航線更加繁忙的同時,海上運輸面臨的不可預測風險日漸增加,海上溢油、船舶碰撞、海上犯罪和海上搜救等成為兩國均需應對的海上問題。[6]中韓兩國海事部門按照IMO的相關規則和制度對船舶加強港口國檢查和船旗國檢查,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同時,兩國海事部門還加強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討船舶監管和污染防治的各項作用。西北太平洋行動計劃和中韓海上會談機制是其典型代表。
3.海事監管是中韓海運的“服務者”
海事的最終職能就是服務于船舶,服務于船員,服務于海洋事業和國家經濟的發展。航行于中韓兩國的船舶為中韓海運和經貿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理應接收到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中韓兩國海事部門不僅為船舶提供船舶檢查和維護的服務,提供航道信息和海況信息,保障船舶的安全、高效航行,在船舶遇到險情和困難的時候還要為船舶提供助航服務,幫助其度過危險,在必要的時候會出動艦艇對其進行現場指導和救助,從而保證船舶免受人員和財產損失。正是有了海事部門的服務,中韓兩國的海運事業才更加健康、穩定、高速地發展。
2015年,中韓FTA正式談判完成,標志著中韓兩國經貿關系提升到新的水平。中韓FTA建成之后,中韓兩國貿易往來將呈現加速發展之勢,海運將更加繁忙,而海事監管的責任也會隨之增加。與之前相比,FTA簽訂后,中韓海運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同時也為兩國海事部門提出了新的要求。
1.FTA簽訂后中韓海運發展的新趨勢
中韓FTA簽訂之后,兩國將對更多的貨物免除關稅或進行關稅優惠,兩國的貿易往來將更加順暢。同時,FTA的簽訂并不能完全消除兩國的貿易摩擦,在新的環境下也會產生新的問題。把握好發展趨勢,是中韓海運健康發展的關鍵。
(1)隨著貿易的密切,海運將更加繁忙。當前,中國是韓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而韓國則是中國的第三貿易伙伴,中韓FTA簽訂后,兩國的貿易將更加密切,這已經是不可否定的事實。同時,作為大宗貨物運輸的海運將更加繁忙,航行于兩國港口的船舶將不斷增加,FTA簽訂后,兩國的貿易額將會有明顯的提升。
(2)隨著船舶的增多,海運安全接受更大考驗。FTA建成之后,將會有更多的船舶投入使用,這就加大了對現有航路的安全壓力。兩國也勢必會開通新的航路,新航路的開辟也面臨著更大的風險。中韓航線由于運距短,風險相對較低,小型集裝箱船舶居多,[7]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船舶公司在加大船舶使用量的同時,忽視船舶的保養和維護,使船舶在高風險中運行,這將增加中韓海運的安全風險系數,威脅兩國海運的發展。
(3)航運金融將會成為下一步海運合作的重點。金融作為第三產業發展的核心產業,也將會是中韓兩國經貿合作的重點。以資金供給機制、資金引導機制和信用催化機制為基礎的航運金融將會促進中韓海運的新一輪革新,將會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成為促進港航產業發展的強心劑。
(4)海運貿易的密切帶動兩國海洋事業的全面合作。中韓FTA建成之后,中韓兩國經貿合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但同時也會帶來更多未知的潛在威脅,兩國為保障經貿合作的順利展開勢必會全面加強合作,尤其是在保障海運運輸方面會更加突出。
2.FTA簽訂后對海事監管的新要求
中韓FTA簽訂,并能夠得到順利的執行和貫徹,需要兩國政府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兩國間的通力協作。海事部門肩負保障船舶安全和海洋環境之責,在保障中韓FTA順利實施的使命中擔負著重要責任。海事以其“技術專業化”和“履約國際化”的優勢在中韓兩國海事合作中也應發揮重要作用。
(1)兩國海事部門要從國家發展的大局出發審視自己的職責。海事部門要有大局意識,必須認識到自己的工作不僅僅是保障船舶、船員安全以及海洋環境清潔,而是有著更高尚的使命。做好中韓海運市場的“見證者”“護航者”“服務者”,就是對中韓FTA這項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持,就是對國家外交事業和經濟發展的重大貢獻。
(2)兩國海事部門要不斷提高服務兩國經貿發展的能力。中韓兩國海事部門不僅要在船舶檢查、船員考核以及海洋環境保護等方面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而且要在監管技術、監察能力等方面做得更好、更精。兩國都是世界海運大國,也都是IMO的A類理事國,但是在海事技術方面還是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這不僅制約兩國海洋事業的發展,也影響著兩國經貿合作。中韓FTA簽訂后,做好這一點是必需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3)兩國海事部門繼續完善雙方的合作機制。中韓海事部門的合作已經呈現系統化、常態化,在PSC檢查、VTS交流等方面有著深入的交流。同時,在西北太平洋行動計劃等多邊合作方面也取得豐碩的成果。然而,在中韓FTA簽訂后,中韓兩國海事部門的合作必須也要更上一個臺階。尤其是在保障船舶安全方面要更好,不管是進行聯合檢查,還是在監管技術等方面的合作,都應該更加系統和深入。
中韓FTA的簽訂為中韓兩國經貿關系吹響了新的號角,也為兩國關系發展填充了新的動力,我們為此感到高興。然而,如何使這項偉大的戰略落實到位,真真正正地運轉起來,為兩國經濟發展服務,為兩國人民服務,才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海運是實現兩國經貿發展的主要途徑,海運昌則兩國經貿發展昌,海運衰則兩國經貿發展衰,這已經是一個事實。在海運中,船舶是最主要的載體,船舶的安全和效率直接影響到海運的安全和效率,也直接影響到兩國經貿的發展,這也是一個事實。海事在保障船舶安全和航線暢通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這還是一個事實。因此,我們有理由確信,海事的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會直接影響中韓兩國經貿的發展。
中韓兩國都是東北亞的主要國家,當前東北亞的政治局勢并不穩定,朝鮮問題的存在不僅成為該地區爆發沖突的主要誘因,而且影響著中韓兩國關系的發展。美國因素的存在使局勢更加復雜化。建設東北亞經濟一體化是實現東北亞各國共同繁榮的必由之路。以中韓海事合作為首的東北亞海事合作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這是政府間合作的一部分,也是建設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積極因素和促進因素。使中韓海事合作不僅僅為兩國的海運發展服務,而是為整個東北亞地區的經貿合作服務的時候,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14年韓國貿易簡訊[EB/OL].(2015-02-09)[2016-05-05].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 cn/new/view110209.asp?news_id=42591.
[2]張磊,王婭萍.淺談中韓海運物流合作[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9):251-252.
[3]周良毅,黃大榮.中韓海運物流合作的新探索[J].物流技術,2005(9):214-216.
[4]徐萍,馬冰.中韓海運市場協調管理機制的對策[J].綜合運輸,2010(10):60-65.
[5]方葉.FTA談判背景下的中韓合作[J].中國遠洋航務,2013(1): 23-24.
[6]譚紅梅,王蕭軻.中韓海洋安全保障合作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1):26-29.
[7]張宏波.中韓集裝箱海運市場分析[J].集裝箱化,2005(12):15-16.

10.16176/j.cnki.21-1284.2016.09.004
宋山(1988—),男,碩士,E-mail: sansong111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