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榮
學生進入高三學習沖刺階段,以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為主現象越來越明顯。表現之一即課堂教學中很少有學生主動愿意回答老師的提問,老師在課堂上經常唱獨角戲,常常講得滿頭大汗,甚至動情之時感到興奮與激情,但反饋都是學生無動于衷。這些不正常現象從更深層面反映出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沒有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參與程度比較低,因此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前學生數學學習情況,我對所有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總結與分析,存在以下幾點現象:第一,興趣較淡。大家一聽到數學,往往就會產生懼怕心理,認為數學抽象、難度大,無論主觀與客觀上都對高中數學失去興趣,以至于每天放在數學上的時間很少。第二,作業效果差。很多學生對老師布置的數學作業不是獨自完成的,遇到疑難問題選擇放棄或者使用網絡工具查詢抄答案應付老師檢查。第三,根基不牢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習如同搭建房子,是一個逐步形成的過程,有的同學由于之前數學基礎不扎實,漏洞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再加上高中數學內容多和難,聽課已跟不上教師的節奏,長此以往對數學產生厭煩、懼怕心理,信心不足,形成了第一、二兩種現象。除了學生反映的情況外,老師發現現有課堂中學生參與度缺少均衡性,課堂往往變成了優等生的舞臺,從頭至尾只有幾位同學參與,相當一部分同學好像事不關己;少數同學表面十分投入,對老師及其他同學說的每一句話都點頭贊同,實際上根本沒有聽懂老師的講解,卻也隨聲附和,參與變成一種形式。針對以上情況,我總結了幾種提高學生高中數學課堂學習參與度的策略。一、數學教師要更新觀念,積極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課堂上參與度高的同學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特點:1.特別喜歡數學,感覺數學有意思、有信息;2.對自己喜歡的老師所教的學科抱有濃厚的興趣,學習積極性高,能主動參與。教師需要更新觀念,改變自己,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穩定而持久的興趣。適當給學生講一些數學小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如數列教學中關于數學家高斯的故事,二項式定理教學中關于楊輝三角形和古代數學成就教育,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來源、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利用中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注意每個知識點對學生的刺激性和新奇性。適當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通過這些問題刺激引發學生思考,激勵學生積極探索,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教育學生留心觀察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從生活中感悟知識,使記憶深刻,運用自如。二、降低教學難度,讓所有同學都參與其中教師最希望將所有知識全部教給學生、教會學生,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將所有知識吸收并轉化為自己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會抓緊一切時間向學生灌輸知識,不斷將題目變形,不斷總結解題方法,最后發現能堅持聽課的只有很少學生。實際上江蘇近幾年高考卷已經大幅降低難度,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更應該大膽降低教學難度,對要講的題目做一做減法,讓所有同學都有機會參與其中,教師在課外要多花工夫,減法之后留下的必定是經典,做到讓學困生理解知識點,同時讓優等生有成就感、有對知識點的感悟。教師可以在題型、計算、變式及講解方法上下工夫,可操作性很強。如含有參數的函數求導問題,求導之后的處理方式一直是學生的難點,根本原因在于學生不會觀察總結。這時學生需要的不是老師的講解,而是自己的探索尋找規律,找到解題的本質。通過老師的引導找到成功的解題方法能積極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三、讓學生獲得參與課堂學習的成功感課堂上讓學生獲得成功感的方法很多,也許只要一個簡單的表揚就能讓學生激動半天,老師要給學生創造適當的機會。課堂上我們應做到:1.所有學生都能自主完成的學習內容老師絕對不講,如復數的四則運算,學生通過自學完全有能力掌握并總結。2.部分學生能完成的學習內容就讓各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如三角函數中求值問題,解得個數及由范圍而定是學習難點,給學生足夠時間討論交流,采用兵教兵的策略讓所有同學都掌握。3.老師通過設定問題讓學生逐個解決整節課的難點,達到理解的目的。如含參的導數求最值問題,老師可以讓學生求解二次函數中定軸定區間最值問題、動軸定區間最值問題、定軸動區間最值問題,最后通過觀察求解出含參的導數求最值問題,學生能歸納出問題的本質,通過這樣設計,層層深入,不斷設置認知沖突,學生始終處于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參與欲望,使學生能獲得參與課堂學習的成功感。4.課堂上的共性問題及考試中的失分問題利用每節課讓學生自主查找問題。如計算過程、書寫格式等,把這些共性錯誤投影給學生觀察,讓所有同學自己查找并糾錯,通過查找別人的錯誤起到警示自己的作用,同時幫助做錯的同學分析,有利于提高成績。5.每節課留十分鐘的檢測時間,也許只有兩道題,通過查看學生的完成情況、書寫格式了解學生課堂參與度,讓學生限時完成提高學生自信心。中學生是一個個具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發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在課堂上保證學生有自主表現和發展的空間,為每個學生提供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充分思考、討論、評價。課堂參與度的研究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作業問題上,還要積極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心中所想,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最終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