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俊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8-000-02
摘 要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我國的國家政策開始注重發展的環保型,因此國內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注重環保低碳的原則,我國石油企業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根源,因此企業在發展中需要加強管理,為了獲取可持續發展的結果,需要利用環保低碳的原則來引導企業發展,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正確將自身發展和國家要求的環保經濟發展原則相適應,順應國家低碳環保的發展目標,對企業的管理觀念和發展觀念進行創新,積極履行企業在發展中的社會責任,促進石油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 低碳經濟 石油企業管理 創新
基于當前低碳環保經濟發展的環境來看,企業為了獲取可持續發展,需要保持企業發展的穩定性,需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響應國家發展低碳環保經濟的口號,在企業創新的基礎上跟進社會發展步伐,提升企業發展的活力。針對石油企業的發展來看,低碳環保經濟的提倡為企業后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挑戰,石油企業為了保證自身在低碳環保經濟環境下的穩定發展需要針對內部管理實施創新,轉變原先污染環境的發展模式,轉變企業發展管理模式之后幫助企業走向低碳環保的經濟路線,符合國家要求,由此才能實現石油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一、在低碳環保的環境下石油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在低碳環保的這個大環境之下,石油企業將管理模式的創新是讓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必要措施,隨著我們國家越來越來越要求企業是在低碳環保的情況下生產,所以低碳環保已經不僅僅是口號的問題,這種發展模式已經運用在實踐中并且被社會的各個領域范疇的人士所接納,同時低碳環保的這種理念對人們的生活和觀念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生活方式中的低碳化環保化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追求的目標。所以,對于以生產開發化石能源的石油企業,在全社會都在追求低碳環保的這個環境之下,也必須順著這個趨勢對自己的發展模式做出相應的改變,是現在模式上創新,以積極的相應低碳環保的口號,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狀態。石油企業在管理模式上的創新是在其企業的發展結構之上積極的尋找企業發展的特點和順從現在社會發展的環境制定有利于企業整體發展的科學的創新改革,從而獲得最大的潛在利益。石油企業的管理創新主要有以下三點重要意義:
第一,有利于石油企業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走國家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由于實現了管理模式的創新,對于之前不合適企業發展的模式進行改革或者完全剔除,這樣才可以實現企業資源上的合理分配。
第二,有利于石油企業管理摸式的完善,進而可以推動石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管理的創新是一個企業能夠永遠保持活力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現在低碳環保的經濟視角之下,不少企業都開始經營管理模式上的創新改革,以使自身的結構特點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對于我們的石油企業來說,管理創新這個步驟是不能忽視的,人才創新的基礎上才可以緊跟著社會的不斷發展。
第三,有利提高石油企業中的競爭力。在當代石油企業競爭力非常激烈的環境之下,實施管理創新能夠增強我國石油企業的競爭力,能夠在石油企業中占領到優先的地位,因此石油管理模式的創新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戰略。
二、石油企業管理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創新意識過于薄弱
就當前來看,中國絕大多數的石油企業仍然處在獨立核算的市場經濟范圍內,但由于缺少相應管理創新意識的引導、缺少專業的技能和創新經驗的支撐,石油企業的管理創新過程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市場需求。加之很多管理創新者自身素質偏低、缺少相關技術知識和經驗,因此無法真正適應到當前石油企業低碳經濟發展的進程當中,和石油企業需要創新的需求和技術要求等還存在很大差距。除此之外,石油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過于注重創新技術,將企業諸多的勞動力、財力和物力集中在技術創新的研究花費上,忽視了石油企業內部的管理創新投入,導致石油企業管理人員的行為十分懶散。
(二)創新參與主體面狹窄
對比與國際大型石油企業來看,我國石油企業的管理創新活動過于局限在管理部門和很少數的專職人員管理上,除此之外,基層操作者和技術人員很少參與管理創新活動中,但由于操作人員和技術人員是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關鍵組成,因此阻礙了管理創新進程的實施。很多石油企業員工在管理創新上缺乏創新意識,積極性較弱,體現出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主體面很窄,對創新管理活動的實施造成阻礙。同時很多石油企業內部的員工分配不合理,缺少創新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很多石油企業內部的技術研發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安排不夠合理,員工的職位分配無法滿足企業創新發展需求。
(三)創新機制不夠完善
就目前來看,我國很多石油企業內部缺少創新激勵機制,企業內部的管理創新不夠靈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企業負激勵過多,正面激勵很少;第二,被動激勵較多,主動激勵很少;第三,政策激勵的內容多,落實情況不可觀;第四,政策制約的很多,但是支持者很少。很多石油企業在管理體制的改革上不夠徹底,無法滿足當代企業制度的發展需求,很多石油企業的組織結構呈現出偏向職能型的特征,無法有效構建起項目型組織框架,部分石油企業的管理幅度過大,管理機構過度臃腫,規章制度很多,在人力資源管理問題上呈現出很多結構不協調的問題,以上問題的產生都對石油企業實現管理創新造成了阻礙。
(四)信息化程度不足
高新技術的發展帶動了信息化科技的應用,其能夠提升企業資金和物資的流動速度,但也沖破了原先的運營規則,石油企業為了獲取長遠發展需要適應變化,創新自身的管理方式來適應信息化時代。但中國很多石油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偏低,作為企業的一項管理革命,實施信息化需要石油企業轉變利益結構,導致石油企業實施信息化的管理難度提升。加之很多石油企業在勘探、開發、管理油田的面積不斷增加,油田之間的距離很遠,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阻礙,導致企業內部信息的傳遞不夠及時,甚至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制約了石油企業管理創新工作的開展。
三、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主要措施
(一)變更傳統的生產模式
在低碳環保的經濟視角之下,石油企業必須要改革以往的傳統模式,積極的適應現在的經濟。只有這樣,石油企業的競爭的優勢才可以長存,也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采用低碳環保的發展理念和戰略是石油企業要想實現永久發展的必然要求。石油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就必須要擺脫傳統的“高能耗低能效”的生產模式,實行企業在結構方面的全面調整,淘汰落后的產能,優化企業的配置資源,同時降低資源的能源消耗問題,改變以污染環境為代價的傳統模式,咱們要積極的研發新的技術產業,綠色能源產業,開發可再生的能源,通過技術創新的對傳統的產業改造,建立一套健全的科學的適合企業的管理制度。并且對其不適應低碳環保發展要求的地方進行全面的改革改組,為企業實現永續發展提供動力,使管理的創新符合企業原有的特色和低碳環保經濟的發展,大力的培育石油企業的競爭力。在轉變傳統模式的生產方式中要努力的拓展企業管理的新領域:一是要把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遇到的熱點和難點作為管理創新的重點,為石油企業的持續了發展提供高效的管理模式。二是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生產模式。石油企業是消耗資源的大產業,所以我們必須要注意要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必須在煉油企業中,應該構建減量替代,資源化和再利用等技術的支撐體系,加強對成本上的管理以及控制,全面的降低要消耗的資源。三是,在精細化的管理方式在進行深入的研究。因為石油企業是屬于技術和資源密集的行業,所以不僅要注重系統化,更注重精細化,所以要在精細化的管理上在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
(二)實現技術上的變革
石油工業是屬于資金和技術密集的行業,因此要在技術上才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作為支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飛速發展和,石油的勘探和開發難度也越來越大以及新能源的不斷開發,所以石油企業的生產技術也處于劣勢地位,要想在競爭中不被巨大的競爭浪潮中所擊退,世界各地的石油企業也紛紛的加入到了對新技術的研究隊伍中,如負壓的鉆井技術,水平鉆井技術等等。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低碳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石油企業應在節能減排的技術上進行探索和創新。比如,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上融入節能減排的觀念,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石油企業也可以運用節能降耗的技術來提高煤油氣等能源的使用。
四、結語
管理模式的創新能夠轉變原始經濟發展模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由于石油企業是不可再生資源,這就要求石油企業必須要進行管理方式的創新。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企業管理的創意要在合適的環境和內容之下合適的切入才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進而才能實現石油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任艷玲.低碳經濟下的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05.
[2] 徐君,高厚賓,王育紅.生態文明視域下資源型城市低碳轉型戰略框架及路徑設計[J].管理世界,2014.06.
[3] 羅仕喜.論低碳環保背景下我國石油企業管理創新[J].現代商貿工業,2015.05.
[4] 王雅莉,王妍.新常態的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機制及其路徑構建[J].求索,2015.04.
[5] 王新伶.低碳環保經濟視角下石油企業管理與創新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