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劍飛
【摘 要】本文從建立新型體育課堂的協作精神、提高體育課堂的安全意識、增加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人文精神三方面闡述了體育教學中體育精神的培育,強調體育課堂文化建設應多維關注體育精神。
【關鍵詞】體育課堂 教學 精神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B-0162-02
“課堂文化是一種普遍存在于課堂之中的文化現象,是教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體育教育教學不再僅僅關注學生身體的訓練,而開始全面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針對這種目標的轉變,我們的體育課堂也應該關心學生,讓體育課堂有越來越多的精神內涵,充盈文化精神。在體育課堂里,也應該充滿著一種體育精神,一種體育的文化氛圍,讓我們的體育教學越來越有精神內涵。當前我國的體育教育有著越來越功利化的趨勢,重視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而缺失了體育精神的培養。長此以往,體育教育就重視“術”的培養,而沒有“道”的精神,不利于我國體育教學的健康和諧發展。因而,我們提出體育精神的培養是極有必要的。本文從體育課堂文化的建設出發,多維關注體育教學精神。
一、建立新型體育課堂的協作精神
協作精神在精神運動中是一種重要的內容,特別是在一些團體項目,比如足球、籃球中,體育的協作精神往往是決定體育成績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呢?如何在我們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加強協作訓練呢?筆者認為,從以下一些方面,可以在體育課堂中加強學生的協作精神。
(一)加強體育教師間的協作,優化教學資源。體育教師大多都有很強的專業性,大家都有各自的專業特長,我們不妨把每個老師的特長發揮到最大化,教師之間的協作教學可以起到相互借鑒的作用。比如人教版高中體育材料中,有六個自讀本,分別是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球類、武術、體操運動、水上和冰雪運動、健康教育,共計六大主體內容。比如在球類教學為主的體育課中,可以由以球類見長的體育老師設計教學提綱,并由該名老師多做一些實際的指導;以體操為主的教學中,由擅長體操的老師為主體。通過這種體育教師之間的協作,能把有限的人力資源最大程度得到優化,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得到最大程度的益處。比如甲班的張老師是練籃球出身的,而乙班的王老師是練田徑出身的,那么在乙班上籃球課的時候,就可以讓張老師幫助其上課。反之,在甲班上田徑課的時候,就可以讓乙老師進行輔導教學。如此這般,就能讓甲班和乙班的學生在籃球和田徑兩個方面都能得到極好的訓練,而學校也讓教育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二)加強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和合作學習精神。合作學習可以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協作精神。通過師生之間的協作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比如在籃球的教學中,會出現學生之間兩極分化的情況。很多男生在初中就有了一定的籃球基礎,也很喜歡這項運動,積極性很高;但是很多女生對籃球不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不妨在籃球教學中設計“合作跑”這一環節,把男生和女生分別進行組合,分為兩人或四人的小組。完成男女生混搭的分組以后,讓男生和女生接力運球,哪個小組能又快又好完成運球,哪個小組贏得勝利。通過這種形式的籃球教學,筆者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沒有一味追求跑的速度,也沒有只是追求個人的發揮,而是關心運球的技巧和互相的配合。而且在這一過程中,能提高女生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提高整個團隊的協作精神。
二、提高體育課堂的安全意識
體育課堂與學生的生命安全和生命質量關系緊密,提高體育運動中的安全意識,更加關心學生的生命安全,是當代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精神。
(一)體育教師應創造更為安全的體育課堂環境。在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時常有一些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受到傷害,這是我們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和要解決的問題。首先,體育教師應該增加自己的責任感。因為學生是在體育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體育運動的,所以體育老師應該做好充分準備,把學生的訓練安排的更加合理。比如我們可以從以下一些細節上做的更好:對教學環節中危險系數更高的訓練有清醒的認識,提高警惕力;在激烈的運動開始前,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準備活動,杜絕讓學生不做準備活動就進行激烈運動;可以追求更好的體育成績,但是絕不能勉強一些因自身條件不能完成目標的學生。比如有一些學生身材比較瘦小,在力量方面有著先天的劣勢,如果老師仍然要求他們在推鉛球時達到標準成績,則是不科學也是不合理的。總之,要“全面考慮學生的運動水平、性別差異、身體狀況、教學內容、氣候等因素。”
(二)要增加體育規則意識。中學生往往精力比較旺盛,而且他們的好勝心也比較強,這些是他們處在青春期的身心特點。好勝心強在身體運動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世界上偉大的運動員,往往都是一些好勝心強、戰斗意識強的運動員。比如籃球運動員喬丹,就有著很強的好勝心,不到比賽的最后一分鐘,喬丹總是頑強的拼搏,即使在比分落后的情況下,靠這種頑強的斗志,也能實現大逆轉。所以要正確地對待中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讓中學生加強規則意識,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可以經常給學生詳細地講述《田徑競賽規則》、《足球競賽規則》等高中階段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比賽規則,避免學生因對規則不清楚造成意外傷害。比如在一次足球比賽中,因為對鏟球規則理解不清楚,一個男生在比分落后的情況下一時心急就從對方球員身后鏟球,導致了拿球的同學小腿受傷。試想,如果老師能對鏟球的規則進行詳細講解,就可能會避免這種意外傷害。因而,體育教師一定要遵守體育規則,并且還要給學生詳細地講解體育規則。讓學生規范地進行體育鍛煉,減少甚至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三)教師和學生要養成經常檢查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的習慣。體育課堂上有些安全隱患就可能來自于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比如在田徑教學時,某一處跑道有積水,就是一種安全隱患,這一點兒積水可能會導致田徑運動中學生滑倒。在高速奔跑中的滑倒就相當危險,可能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傷害。再比如體育器材出現了質量上的問題,也有可能給學生帶來意外傷害。學生和老師一定要養成經常檢查運動場地和體育器材的好習慣,排查各種安全隱患,保證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安全性,提高學生在體育運動時的安全意識。
三、增加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人文精神
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推廣中的一個熱點。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我們的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不應該是僵化的,而應該是人性化的,充溢著人文精神的,它應該更多的把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作為終極目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提倡應該在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中增加人文精神的成分。
首先,要建立新型的評價標準。“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確立,要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出發,以學生發展為核心,堅持價值性與工具性統一的原則。”通俗地說,我們要摒棄過去單一的把體育成績作為重要標準的這一評價導向,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把學生的身心健康、精神愉悅度等因素都要納入我們的評價標準當中。比如一個學生如果體育成績特別好,但是他只是迫于教師的壓力進行訓練,不能從這項運動中得到愉悅,那么我們可以說針對這名學生的體育教學是不成功的。新型評價體育更多地考慮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身心健康,增加了人文關懷的元素。簡言之,學生不再是手段,學生是目標本身。
其次,即時評價以鼓勵為主。課堂即時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對技能的掌握情況等及時地做出相應的指導和暗示。即時評價應該以鼓勵為主,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之下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當學生做出的動作很好時,要及時表達老師的稱贊,這樣學生會做得更好。當學生在運動中出現一些問題時,不能一味的指責學生,更不能責罵學生,而是應該指出正確的方面,甚至親自示范動作,讓學生逐步進步。總之,這種即時評價應該以正面鼓勵為主要形式,通過鼓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最后,將有聲評價和無聲評價相結合。體育教師的評價不僅僅是語言上的,還有很多是靠形體的。比如當學生在完成動作后,要微笑點頭鼓勵學生。當某個學生投出一個漂亮的三分球之后,體育老師可以向這名學生豎起大拇指。這種無聲的評價,無聲的鼓勵要和語言的鼓勵相結合,形成體育課堂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