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君++梁向紅++王永利


[摘 ?要]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思想品德教學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課程,為了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則可以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課程中來。本文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育過程中的體驗式教學方式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教育 ?思想品德教學 ?體驗性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2-0205-01
引言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當前的初中教育過程中,思想品德課程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比較枯燥,教師大多數時候都采用比較理論化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灌輸一些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興趣不高。在素質教育時代,應該要積極加強對思想品德教學模式的創新,尤其是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真正意識到思想品德課的意義,能夠真正融入到課程中。體驗性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通過各種活動的設計,讓學生能夠發揮主動性和能動性,從而對思想品德課程的各種知識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對自己身上的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幫助自己形成正確得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初中教育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思想品德課程在初中教育過程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對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以及綜合能力水平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結合思想品德課程的特點,加強實踐教育,結合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實際體驗過程中不斷加強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認知,并且能夠意識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縱觀當前很多初中的思想品德課程教育可以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思想品德教學的時候教學理念比較陳舊、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評價方式比較陳舊,還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思想品德課程失去興趣。尤其是一些硬件基礎不夠完善的學校,比如多媒體設備配備不足、計算機設備缺乏等,因此導致體驗式教學、合作式教學沒有足夠的基礎和保障,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來極大影響。
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學生要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水平,不能只是局限于對各種課本知識進行學習,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為實踐型人才,要求學生在對思想品德課程的知識內容進行學習的時候還能進行深層次的知識探索,能夠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從而使得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層次。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很好地融入課程中,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融入體驗性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在游戲中體驗
游戲教學是一種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自己喜歡的游戲活動中來,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體驗式游戲的主要目標是體驗,通過學生的參與從中獲得更多的感悟,因此教師在設置游戲的過程中,要把握這一原則,將學生的體驗以及學生主體性作為首要考慮因素。比如在七年級思品上冊第一課第二框《創建新集體》這一課教學時,其主要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凝聚力和團隊的重要性,因此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用轉呼啦圈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凝聚力意識,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將班里的學生氛圍4個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都發一個尺寸大小相同的呼啦圈,讓學生站進呼啦圈里,由于不同學生的身材體型不同,因此為了要讓更多的學生進入呼啦圈中,則必須要進行協調合作,在整個過程中,小組內的成員為了讓更多人能夠進入呼啦圈中,都挽著手相互擁擠,從游戲場景中體驗到集體的凝聚力,達到了該課程的教學目的。
(二)在角色互換中體驗
換位思考是一種很常見的教學模式,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見,通過換位思考往往可以將很多矛盾與問題化解。在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角色互換的方式,開展角色體驗,讓學生能夠活得更多真實的感受。比如在《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這一課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扮演不同身份的人,然后互換角色,來體會對方的心境。首先讓幾位同學扮演盲人,然后讓幾位同學扮演聾啞人,相互攙扶著在校園里行走,然后雙方在互換角色,繼續行走一遍,在整個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殘疾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遭遇到別人的冷漠態度,從而讓他們能夠明白在生活中要對其他人懷有尊重的心情,相互理解,整個社會秩序才能更加有序、良好。另外,這種實踐還可以進行延伸,將角色互換、實踐體驗延伸到社會中,從社會的大環境中加深對各種知識點、社會問題的考慮。
(三)在辯論中體驗
辯論是活躍人的思維的重要方式,通過激烈的辯論賽,可以激發學生的理性思考意識,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可以多組織辯論賽,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比如在“人類應該怎樣關愛其他生命”這個辯題中,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引出問題,讓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對問題進行思考。例子是:小月說喜歡小動物,于是養了寵物,但是并沒有太多時間去關懷這些寵物,論點是:小月真的愛她的小動物嗎?問題一提出,學生分成兩派進行辯論,正方認為小月是喜歡寵物的,而反方認為小月根本不喜歡,反而有點不負責任。在辯論的過程中,雙方都有自己的證詞和論據,最后得出一個結論:真正關愛生命就應該為它創造適合它生存的環境。這種辯論賽對于學生理解“關愛生命”這個話題很有幫助,單純地從書本上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往往使得學生不能理解“生命”這個深層次話題,但是通過這種簡單的生活例證和辯論賽,往往可以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質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內容,當前思想品德教育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應該要加強傳統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進,要結合現代化教育理念,加強對體驗性、實踐性教學方式的應用,對學生進行更多的引導教育,從而使得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加強對各種思想道德問題的分析,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養。
參考文獻
[1] 盛晨佳.初中思想品德課體驗性教學初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9)
[2] 戴玲珍.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實施體驗性學習的教學初探[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6(09)
[3] 王世容.初中思想品德課的“體驗式教學法”初探[J].新課程·中旬,2013(08)
[4] 劉振宇.立足“原點” 引導體驗——初中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實施途徑初探[J].湖北教育:教學版,2008(05)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