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紅蕾
摘 要: 高職數學是高職會計專業中重要的基礎理論課,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高職數學傳統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定位的高職教育了。文章在對高職數學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關于高職數學教學模式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 高職數學 會計 教學模式
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即具有一定理論基礎,但更強調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技術問題。這一目標決定了高職院校不少專業培養學生的定位以應用型為主,高職會計專業也是如此。高職數學作為高職會計專業的理論課,往往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與培養應用型的會計人才目標有一定差距。
一、高職會計專業中高職數學教學模式狀況
(一)教學模式傳統。高職數學在高職院校中普遍不受重視,教學投入少,教學模式傳統。基本采用的是“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臺上枯燥地講解理論知識,學生在下面費力地聽講。整個教學過程中依然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學習一直處于被動狀態,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這種模式下,學生主要的學習目的就是應付考試,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逐漸失去興趣。傳統教學模式雖然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但是不利于掌握基本學習方法,容易讓學生產生惰性思維模式。
(二)高職數學課程的體系與專業教學目標不一致。高職數學的課程體系和設置都注重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但應用性不強。主要表現是大部分內容是定義、公式、定理和性質等,幾乎看不到實際應用案例,數學應用方面的知識介紹得很少。枯燥的知識內容通常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好;遇到問題不會運用相關數學知識解決,缺乏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高職院校中不同專業講授相同的高職數學內容,專業性不突出,無法適應各專業不同要求。
(三)高職數學教學模式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不協調。由于應用型人才教學模式導致理論教學課時減少,因此,教學模式改革中首先被大幅削減的就是高職數學課程。在有限的課時中,采用“滿堂灌”方式講解概念、定理和計算方法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還是停留在公式、定義、定理的記憶中。而不注意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專業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與高職院校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目標不協調。
(四)考核模式單一。高職數學考核方式通常采用傳統閉卷考試形式,且考試題目幾乎十多年不變,缺乏創新性和應用性,不能體現高職數學教學特點和需求。考試題目主要取材于教材中的習題,導致學生平時只滿足于教材中習題的學習與掌握,而對真正的數學知識及應用能力卻忽視了。考核模式的單一促發了應試型數學教學模式,由此嚴重偏離高職數學教育軌道。
二、高職會計專業中應用高職數學教學模式的對策
(一)改革教學理念。積極的教育模式應該是一種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發展的教學形式。在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高職教育目標的教學理念下,高職數學教學由于其特殊性,更應貫徹這一教育目標。教師的角色應由權威性轉換為伙伴型。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知識的直接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學生應該由被動聽講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數學教學更重要的是傳遞給學生數學思想和能力。只有數學教師改變教學理念,將數學素質教育及培養應用型人才思想貫穿日常數學教學中,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二)完善教學模式。高職數學課程基本采用的是“填鴨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只能機械接受知識,而缺少形象性、實踐性的教學環節。這種教學方式已不適應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要,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養成。高職教育教學方法更應該強調實踐性,既是高職教育的教學特色所在,又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證。因此,教師在日常數學教學中要充分建立實踐型教學方法。首先,改變傳統“滿堂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進行深度思考,并及時解決學生日常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其次,課堂教學中注意與學生互動,堅持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參與,多舉例、多提問。
(三)設計符合會計專業的高職數學內容。由于各專業需要的高職數學知識不同,因此各專業應該采用不同的高職數學教材。高職數學教師可以和專業課教師合作,深入研究會計專業中高職數學課程的“必需”、“夠用”的度,編著符合會計專業的高職數學校本教材。除此之外,高職數學教師還可以在和專業課教師溝通的基礎上對所選教材內容進行取舍,增加一些適量的與會計專業相關的實際應用題。高職數學課程內容要符合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將理論與實踐內容融為一體,互相滲透。教師教學的時候要有意識為專業應用打下伏筆。避免注重純數學方法和技巧教學,而忽視數學和專業結合現象。處理數學知識的廣度時,注意高職數學與會計專業基礎學科、專業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突出應用數學的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學生學習效果通常通過相關考試體現,但過度強調考試會形成應試教育的誤區。高職數學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必須在考核中體現出來。高職數學的考核通常包含兩方面內容:首先是對平時成績的考核,其次是期末考試成績。可以采用多方面考核、綜合評定學生成績的方法,把考試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起來。如平時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開放性考核,可采用解決應用問題和答辯的方式,特別重視應用小課題的考核作用。這樣學生在平時課程學習中就會格外注意提高自己的數學素質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陳旭東.試談高職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J].數理化研究,2015(8):289-290.
[2]彭瑞萍.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的高職數學課程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1,1(10):84-86.
[3]李華平.淺析高職數學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6):96-97.
[4]邢春峰,陳林珠.關于高職數學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2,6(14)80-84.
[5]王岳.關于高職數學課程改革的思考[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4):105-106,111.
基金項目:滁州城市職業學院院級課題: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下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研究
基金編號:2016jy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