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峰
摘 要:新課改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摒棄了傳統美術教學中的不良因素,使學生對美術學習更加感興趣,對美術的認識更加全面化。它充分發揮了美術教學的意義,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豐富思想,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創造能力,因此,研究新課改下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方法與對策是極其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主體性;公平性
美術教學是綜合素質教育的基礎,美術教學中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增強了其審美能力,同時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生活中的事物與情景進行細心觀察、分析,進而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其進行美術創作,在創作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在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由于教師沒有認識到小學生美術教學起步階段的重要性,因此缺乏科學的教學理念及創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美術教學興趣缺失。本文對傳統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新課改下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與對策,使小學美術教學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進行,進而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率。
一、傳統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首先,傳統教學理念下小學美術教學不被重視,美術教學設備不齊全,甚至美術課堂教學流于形式,因此學生對美術學習缺乏興趣,同時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注重美術技能的講授,而忽略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及學生對美術的心理認知能力,因此,學生在美術教學中處于完全被動的狀態,根本無法調動其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其次,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由于學生對美術學習與理解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對美術學習較好的學生加以關注,而忽略了學困生的心理感受,因此這種不公平的教學態度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優生更優、“差生”更差的局面,影響了小學美術教學的整體質量,更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再次,在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由于教師對教學的認識程度不夠,因此美術教學方法也得不到改善,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先進行美術繪畫技巧的講解,然后給學生布置繪畫任務,這種單一的美術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阻礙了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
最后,待學生完成美術作品后,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創作做出有效的評價,只是簡單地提出某個學生的作品較出色,大家都應向他學習這一類的簡單評價,這種評價局限地否定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二、試論新課改下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方法與對策
1.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改要求小學美術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只有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才能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進而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率。例如,在小學美術教學《認識美術》中,教師將美術用具、簡單的畫作、剪紙等美術工具及作品帶到美術教學課堂中。學生通過實體觸摸、觀察認識到美術工具和美術創作形式的多樣化,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自主觀察、探討,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小學美術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2.教學體現公平性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以公平的教學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只有教師公平地對待學生,使美術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得到更多的關注與鼓勵,才能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信心,使教學質量得到整體提高。例如,在教學《紙風鈴》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制作的紙風鈴給予肯定,對做得不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并對其加以指導,使其在教師的指導下制作出更好的作品,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效率。
3.豐富美術教學方法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豐富美術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瓢蟲的花衣裳》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搜集大量的瓢蟲圖片,使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視頻,對瓢蟲的花衣裳進行全面的觀察。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為學生的美術創作提供有力支持。因此豐富的美術教學方法是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率的關鍵。
4.有效評價學習效果
學習效果評價是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有效的評價。評價要以鼓勵與肯定為原則,以肯定的態度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學生的美術創作作品,才能使學生對小學美術學習始終保持積極性,并主動地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為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美術教學是美術教學的初級階段,因此應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用創新的教學理念進行小學美術教學,同時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春曉.積累 感悟:新課標理念下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體會[J].新課程:中,2011(8).
[2]鄭萬余.小學美術課中情境創設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中,2011(8).
[3]石湘.小學美術創新教學我之見[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