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
2015年9月8日,我收到了一個快遞,很驚訝,因為近期從沒有購買過什么東西,急忙打開,是一副護膝,還附有一封信。大意是:姚老師經常膝蓋痛,在教師節來臨的時候,送給我最真誠的祝福,落款是學生余×。看完信后,我感慨許久,與余×交往的一幕幕涌上了心頭。
2010年9月,我擔任九(2)班班主任,班上有個叫余×的學生,才14歲,身高就1.72米。他身材很魁梧,給人的印象不太好。開學初在教室里排座位時沒有一個同學愿意做他同桌。我不假思索地采取強迫手段指定一名女生與他坐。事后才了解,他的外號叫“鬼難纏”。在八年級時曾組織了一個十幾人的小團伙,專干一些打架斗毆、欺負同學的壞事。學校拿他也沒有辦法,多次讓他的奶奶領回家配合學校共同教育,被班主任戲稱為“活寶”。總之,他在老師和同學的心目中是一個臭名遠揚、不求上進、揮霍青春的人,是師生心目中的另類人。
開學前兩天,他還沒有露出真面目,上課時也還能勉強遵守紀律。沒到一個星期,他的同桌哭著告訴我,余×每天總是惡作劇不斷,不是用筆在她身上寫綽號就是在她的作業本上畫一些搞笑的漫畫,讓她哭笑不得,影響學習;還有其他同學告訴我關于他的一些違紀的事。對于教育轉化他,我也思考了幾天,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先禮后兵、欲擒故縱的策略,先讓他囂張幾天,等收集、掌握證據后才能讓他心服口服。在第二、第三個星期時,我按兵不動;第四個星期,我收齊證據后,決定收網,來與他交心談心,啃掉這塊硬骨頭。星期一中午,我巡查完教室后,帶他到辦公室。我坐在座位上后,和藹可親地讓他坐在另一把椅子上。先讓他談上個星期在班上的表現情況、學習情況、與同學的相處情況……無論我怎么誘導、勸說,他總是不回答、不理睬。持續了近一個小時,無果而終。我心想有的是辦法讓你開口,于是讓他去了教室上課;第二天中午,我還是問同樣的問題,他依舊一言不發;第三天、第四天中午還是如此。我定下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讓他走上正常的軌道,成為一個能學習、會做人的學生,長大后對社會有用。我想通過時間來讓他醒悟,因為我的職責就是教育轉化學生,我也有的是時間。我讓他坐在我旁邊,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讓他不影響同學學習,教室紀律能保證,并且還能達到通過時間來磨煉他,讓他良心發現,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能健康成長。
第五天中午,他對我說了一句話:老師,你下個星期的中午還讓我坐在你旁邊嗎?我所做的破事你能不能不告訴我的爸爸?我說,看你表現如何,但是他還是半信半疑、吞吞吐吐。接著我對他說:“你對我還不信任,我給你時間讓你再好好想想、想徹底”。于是我果斷地讓他到教室里上課去了。下周一的中午,他來后坐下,對我說,老師我想徹底了。我接著問:“想好了嗎?”他急忙說:“老師,給我一個機會,我將從頭開始,重新做人,保證下次不做壞事,也不影響他人了”。我說:“為什么?”他說:“從小學六年級開始,爸媽都去廣州打工了,只有近70歲的奶奶照顧我。當時,我很瘦弱,別人總是欺負我,也沒有人給我幫忙,挨打后無處訴說自己的冤屈,只有將仇恨的種子埋在心里。隨著年齡的增長,挨打次數的增多,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變成壞蛋學生才沒有人欺負你。所以我就用錢購買零食給壞同學吃,以此來巴結、討好他們,讓他們保護我,不讓別人欺負。于是就與他們混在一起、同流合污。開始先是請壞同學幫我打架,后來就變成主動幫別人打架了,再后來就變成了一天不打架、不干壞事心里就發癢。但是,有時候我打架也是有正當理由的,不是我一個人的錯。由于我表現差的原因,每次打架后,老師在處理問題時總是不問青紅皂白地將我教訓一頓,打完后讓我蹲在地上,有時甚至跪在地上,然后說明情況。老師教訓我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我是一個十足的壞學生,不學習、只會添亂。既然老師這樣認為,我就破罐子破摔,一直混到了八年級。這一次你給了我六次機會,也唯獨只有你沒有罵我一句、沒有動我一指頭,而且每次都讓我坐了下來,讓我感到你特別夠‘哥們,還讓我感到你給我的關心與尊重。這段時間,你對我給予了足夠的耐心,我決定痛改前非了。”
從此以后,他說到做到,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將以前落下的課程慢慢補上來,在我的鼓勵下,他發憤圖強,終于考上了武漢體育學院。
余×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村留守學生,是我從教十七年來所教學生中最普通的一位。他由一個問題少年成功轉變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證明了老師的尊重與愛心對學生一生的影響是多么的
重要。
中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形成,也沒有完全正確的是非觀念。他們就像航行在被風吹浪打的海面上的小船,心靈極易受到傷害、極易偏離正常軌道。所以,為人師者不能動輒對學生態度粗暴、橫加指責,要給學生春天般的溫暖;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溫馨的港灣;做到多調查發現,多交心談心,多鼓勵引導,從而達到以情換情、以心換心的目的。
學生同樣是情感動物,他們需要被理解、被尊重。你敬他一尺,他會敬你一丈。學生會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也會崇拜你的人格魅力,更會對你感恩戴德。學生也會投桃報李,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給你一個感動、一份精彩。多年以后,作為教師的你,會覺得讓學生與你平等相坐、平等交談、彼此理解與尊重是多么的完美。
參考文獻:
王鷹.班主任要善于應對學生的“問題行為”[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