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紅偉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產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是激發學生創造力、開發智力的催化劑。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喜歡聽故事是學生的天性,在教學中,我經常用講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時,我結合教學內容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村長斷案”的小故事:羊村里遇到了一個小麻煩,你們想知道嗎?這不,一大早懶羊羊和美羊羊兩只小羊分別帶著一個三角形闖進了法廳(出示手中的兩個形狀完全不同的三角形),他們都說自己做的三角形大,為此吵得面紅耳赤。這可把村長難壞了,這個糾紛可怎么解決呀?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村長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看著這兩個三角形,有的說懶羊羊的大,有的說美羊羊的大,還有的說同樣大,更有學生說快去找喜羊羊幫忙吧……學生爭得不可開交時,我說:“喜羊羊說,讓我們班的同學研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后,幫村長解決這個問題,你們看好不好?”揭示課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導入了新課。
通過這個童話故事的創設,不僅使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新課的學習中,而且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可以用到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
二、利用好奇,喚起學習熱情
高爾基說:“驚奇是認識的開端和引入認識的途徑。”好奇是兒童特有的天性,我利用這一天性,在教學中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懷著積極的態度、滿腔的熱情投入學習過程之中。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這節內容時,上課開始,我就設置了這樣一個懸念:“明明九歲了,可他只過了兩個生日,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學生急于想知道明明為什么只過了兩個生日的原因時,我向學生出示了課題“年、月、日”,并說:“等你們學完了這部分內容,就知道原因了。
再如,在教學“能被2整除的數”時,我對學生說:“你們隨便說出一個多位數,我就知道它是不是2的倍數。”學生聽了我的話,紛紛說出許多連他們自己都讀不出的數,我一下子就說出了它是不是2的倍數。學生聽了我的回答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還有的學生問我:“老師,您為什么算得這樣快呀,快告訴我們吧!”我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說:“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三、游戲參與,激發探究意識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數學課堂教學更離不開生活。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數學。
例如,我在教學數學廣角“抽屜問題”一課時,針對學生愛玩游戲的特點,開課設計了這樣的游戲:“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搶凳子游戲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那你知道游戲規則嗎?”學生都說知道。于是,我提出問題:“現在有7個學生參加游戲,你知道需要準備幾個凳子嗎?”學生很已快回答出:“需要準備6個。”我又提出:“那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如果游戲繼續,就會剩6名同學,我們又需要準備幾個凳子呢?又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我接著說:“其實,這個游戲中隱藏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數學奧秘,你們想和老師一起去揭開這個奧秘嗎?”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紛紛投入到學習中來。
通過游戲,使學生對問題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意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四、設疑引問,誘發求知欲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和驚奇最易激起學生認識世界的精神動力,促使學生的好奇心升華為求知欲。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自然地步入新知識的“情感區域”,直接進入課堂的最佳狀態,有時人為地設置一些“陷阱”,讓學生充分暴露思維上的缺陷,再引導學生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給予矯正,這樣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如,在講“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時,我就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看老師手中有兩塊同樣大的月餅,我把第一塊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一塊給小紅;把第二塊月餅平均分成八份,把其中的兩份給小麗,誰分得多?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小麗多!”“你們上當了!他們倆分得同樣多。”……
當教師把學生認為“千真萬確”的生活經驗否定時,他們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注意力立即集中到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上來,由此調動了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在現代教學中,只要教師懂得巧借教材,巧設情境,巧妙發疑問,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火花,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就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利用數學活動,提高實踐能力
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利用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的數學內容,給學生提供素材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教師也可以結合有關數學知識提供數據,讓學生自行設計有關方案。如:“參觀果園”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搜集乘車、購買食品的信息,全班討論去果園的最佳方案;“可怕的白色污染”一課,先讓學生課前統計自己家庭一周內丟棄塑料袋的個數,教師也給出自己家庭的統計數據,組織全班學生統計、填寫表格……這些數學活動的設計,既培養了學生科學理財的意識,又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喚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李霞.論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