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小學這個成長必經的階段來說,培養和提高小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漸漸成了重中之重。而美術課的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成為主要內容。從這一點切入對有關概念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課堂;美術;想象力
美術課程的設定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畫畫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是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之一。在傳統的小學課程中,課本上的知識多半以教導學生畫畫的技巧與方式為主。隨著時代的進步,老師逐漸將重點轉移到如何通過美術課培養小學生的應用與審美能力上來。其中最為關鍵的則是對想象力的
培養。
一、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作用與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在學生的知識啟蒙階段,通過小學美術課的教學,可以啟發學生的天賦。通過學生展示的美術作品,講述體會到的感覺,引導學生發現優秀美術作品的獨特藝術形式,在提高小學生藝術賞析能力的同時,從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藝術到性格等,綜合能力都有所提升。
在小學美術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對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老師對學生起到引導啟發的作用,給學生圍繞主題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機會,讓其自由發揮,刺激想象力的表達,完成美術作品的創作。學生借此機會,既是對自己思維的開發與鍛煉,又是想象力豐富的過程。
小學生所處階段為人生的最初階段,可塑能力極強,通過美術課程的開設,在教會小學生有關美術知識的同時,對天賦素養、賞析能力、想象力都有所提高。
在新課標的規定下,小學的教育目標轉移到全面培養小學生綜合能力上來,拋開固有的教育形式與方法,對小學生能力的提升成了重點。小學美術課除了培養有關美術方面的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提高小學生的想象力,是很好的方法。
二、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1.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便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給他們一個自由活躍的空間,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老師與學生共同探究與體驗、體會、創新的過程中,老師不能像傳統教學那樣按部就班地根據教材進行教學,而是與學生“玩”到一起,使學生能夠自由地進行想象和發揮。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給他們創造可以自由想象的新空間。
2.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有關教材
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中,在給予學生一定空間的情況下,課堂就不必僅僅局限于教室,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可以走出教室、走向自然。看到美麗的自然風光,活潑的小動物時,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激發其想象力。在講到某個東西時,先帶他們觀察實物,再要求學生對事物的特點進行回憶,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邊想邊做,能延伸學生的想象力。而大自然的知識,不僅教給他們這些,更是豐富了精神層面。大自然這個課堂,對于學生來講,就是開啟想象世界的一把鑰匙。
3.可將美術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學生的想象力需要培養,需要在社會生活的發展腳步中逐漸形成。老師以生活的真實材料做講解時,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在真實生活基礎上對不存在的事物進行想象。因為生活中真實的體驗與經歷,可以豐富學生的感受,也是對想象力的積累,是逐漸培養學生想象力的一種方式。
4.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
(1)合理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答案的同時,展開自己的想象力,根據教材與課程,進一步設計出其他任務,這也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引導過程;(2)利用文學作品,因為學生對童話故事等作品有著獨特的興趣與喜愛,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他們更愿意展開想象力去創造和創作;(3)通過對優秀名家作品的賞析,可以讓學生學到繪畫中的其他方式,在優秀作品的影響下,更是對本身創作能力的一種提高,是對想象力的一種鍛煉;(4)借助音樂意境,學生在欣賞音樂時,可以刺激大腦的想象,構思與音樂相關的形象,在用心體會的同時也是想象力的一種遨游,在播放音樂后,也可以要求學生根據音樂創作;(5)讓學生自主創造,發揮想象,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繪畫任務,讓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實現某個題材的創作;(6)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講評和鼓勵,適當的鼓勵可以增強學生的興趣及積極性,在知識技巧方面給予評價,在想象創作方面給予表揚,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有著重要作用。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可以有很多種教育方式,但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是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文章通過對作用、目的及培養方法的深入探討,希望對有關人員的理解和需求有價值性參考意義,也希望為小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及想象力的增強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陳鳳春.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繪畫想象力和創造力口[J].廣西教育,2011.
[2]歐素芬.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J].學周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