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瑞銀
語文學科所具有的人文性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需要,要求我們重視課堂氣氛這一影響因素。本文將以小學語文的教學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現實基礎上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策略,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現代語文是素質教育,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是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問,學有所獲。
一、創造和諧的課堂環境
和諧的課堂環境是課堂氣氛的載體,這種和諧的重要內涵,就是師生之間和諧的關系,師生關系要實現平等、民主、和諧,彼此尊重,互相信賴,而這也是課堂中師生配合與一系列互動交流活動展開的基礎。所以,我們將師生關系的構建放在第一位,是任何教學活動都不能夠忽略的一點。
二、發揮贊賞和激勵的作用
小學生比較單純,所以“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一原則,在小學生教育中可以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一個小小的夸獎和鼓勵也足以成為學生進步的動力。教師要將這一種贊賞鼓勵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用鼓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贊賞讓學生能夠提高學習語文的動力。課堂中的表揚方式是多樣的,而表揚的內容也是豐富的,這就要求教師有一雙慧眼,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從多個方面觀察學生,總結學生的特長或者是某一方面的能力,現代語文教育提倡素質教育,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是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在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對“教師只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知識的啟發者和引路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因而,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課堂的氣氛。因為適宜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智力活動呈最佳狀態;反之,則沉悶、冷漠、消極,進而影響學生的發展。下面就談談我在語文課中創建良好課堂氣氛的一點體會。
三、精心設計導語
導語是把學生注意力從課外引到課內的先行者,是上好一堂課的先鋒;是激起學生學習欲望、促使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的關鍵。
1.用多媒體課件引入課文
多媒體課件具有超強的吸引力,能很快將學生的注意力帶到課堂上來。在學習《望天門山》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小船穿越天門山的動畫,配以波濤打擊岸邊的聲音,使枯燥乏味的古詩教學變得形象生動。學生很快就被課件吸引住了,一下就融入課文中去。
2.以趣開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自覺去學,主動去學,進而愛上學習。以學生喜歡的事為引子,一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如,在教學《玩出了名堂》一課時,我問:“同學們,你們平時最喜歡玩什么?”學生一下就來了精神,紛紛舉手回答,更有甚者跑到前面來搶答,再話題一轉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文中去了。
四、抓住學生思維閃光點,讓學生得到肯定
當學生通過努力獲得肯定時,他心里就有一種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興趣。一次,在教學老舍先生的《貓》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深入地體會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我出示了: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個臟腳印。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這樣兩個句子,讓男女生各讀一句,然后說說對這兩個句子的體會,絕大多數的學生談了文中“幾朵小梅花”的妙處,當大家正說得起勁的時候,我發現有一位平時不愛發言的女生目光炯炯有神地望著我,似乎暗含著期待,我便讓她來說說體會。她站起來說:“這個句子的語言十分樸素,把臟腳印說成是小梅花,從而形象地寫出了貓的溫柔可親,以及表現了老舍爺爺對貓的喜愛。”我原以為她和其他同學一樣說到這兒也就完了,其實作為老師,我也只能體會到這個層面上,但是當我讓她坐下的時候她卻有點猶豫地說:“老師,我還有一個想法。”我帶著鼓勵的目光對她說:“好,大膽地說吧!”她似乎也有了點自信,“我認為這里把‘踩印一詞換成‘畫字,可能更形象生動。因為‘踩印只是貓的無意識動作,而‘畫則是有意識行為,這樣的話在老舍爺爺的眼中貓儼然就是一位小畫家,似乎要給老舍爺爺的文章配上幾幅美麗的插圖。”簡單的幾句話令我又驚訝又欣喜,這是我——她的語文老師所想不到的,老舍先生可是語言大師啊,誰會去懷疑他文章中的不足!而她——我的學生卻這樣去想了,并且她的理由又是那么充分,想法又是那么獨特新奇。我馬上給予贊揚。隨后的學習中,這位學生變得愛發言了,她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五、講究提問的技巧
提問是讓學生深入學習的主要方法。每堂課都有提問。但怎樣提才好卻是難點。問題太難,學生望而生畏;問題太簡單,學生又覺得沒有意思。在教學中,我摸索出應先易后難,先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活躍了,再提一些難一點的問題。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總之,一堂課學習氣氛活躍,老師要運用多種方法,時時創新,處處留心,讓學生能在課堂中學有所思,學有所問,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劉春蕾.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J].新課程:小學,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