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學校將全面貫徹落實新《中小學生守則》作為本學期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制定了《中小學生守則》的實施方案,通過抓牢抓實注重細節,教會學生做人,通過“兩定”“三學”“兩測”“四項活動”等,使《中小學生守則》的宣傳、學習工作得以落實,在教師、學生中真正掀起學守則、用守則、踐行守則的熱潮。
一、通過“課堂滲透、家庭教育”,兩個渠道滲透落實守則
1.課堂滲透。我們要在學科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發揮課程育人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守則》上好品德課,提高學生執行《守則》的自覺性。健全各項制度。《守則》是學生行為綱要,是學生行為基本準則。我們結合本地本校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實際,制定本校學生管理規定或行為規范細則,形成學生行為的制度性規范。細化常規管理。
2家庭教育。《守則》對學生在學校、家庭、社會的言行提出了全方位要求。我們利用學校開放日組織一次家長會,發動廣大家長學習《守則》,針對學生在家庭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的不良言行,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探討家校如何共同發力指導學生執行《守則》,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最大支持,全程、全方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通過“定時間、定內容”,讓《守則》落實在“兩定”中
為落實《中小學生守則》,學校規定每周一、四的7:40—8:00誦讀時間,為誦讀《中小學生守則》的時間,每天每個樓層有兩名學生負責檢查班級誦讀的情況,有記錄,有總結,有評比。為保證學生誦讀效果,學校每天規定誦讀三條,第二天先復習前一天的內容,然后接著誦讀,讓每天的學習收到實效,達到人人讀,人人會的目的。
三、通過“全校學—班級學—學生自學”,讓《守則》落實在“三學”上
學校非常重視《中小學生守則》的落實工作,學校召開專題學習,要求教師熟悉新《守則》原文,了解在新形勢下施行新《守則》的重大意義,提高對貫徹落實好新《守則》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的認識,主動做好新《守則》在學生中的宣傳學習和貫徹落實;學校德育處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櫥窗等形式強化對新《守則》的宣傳教育,讓學生抬頭見“《守則》”,低頭思行為;利用班隊會和每天誦讀的時間,就《守則》的內容要向學生逐條講述,達到人人熟讀成誦;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各班班主任在“開學第一課”上對新《守則》向學生逐條講述,學校要求學生人人在理解、領會的基礎上將新《守則》熟讀成誦,并落實到行動。
班級內教師利用大屏幕播放《守則》條款,組織學生逐條學習,每天由班級干部帶領學生逐條學習、背誦,班主任老師通過關愛一線通將新《守則》全文發送到學生家長手機中,讓廣大家長在陪同孩子學好新《守則》的同時,教育和監督孩子嚴格遵守新《守則》。
四、通過“抽測—筆測”,讓《守則》落實在“兩測”中
為推動《守則》的落實,檢測學生對《守則》的掌握情況,學校對學習小組進行了筆試測驗,針對筆測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對好的班級、學生進行了表揚。通過“兩測”讓《守則》真正走進學生言行中。
學校利用晨讀時間到班級進行抽測,對每個教學班逐一進行了抽測,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守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通過“問卷、班會、大講堂、演唱”活動,讓《守則》踐行于學生的言行中
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加深對《守則》的理解,并最終落實在行為習慣的養成上。
1.開展問卷調查活動。學校統一印制了“我與《守則》比差距”調查問卷,要求學生對照《守則》寫一寫自己哪幾條做到了,哪幾條沒做到,采取什么措施做到,不僅讓《守則》牢記心中,更要付諸行動。
2.召開主題班隊會活動。學校利用班隊會時間,結合年級特點分別召開了“我與《守則》有個約定”和“學《守則》規范,做美德少年”為主題的班隊會活動,班主任老師認真準備,結合《守則》內容,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有的通過“拍手歌”誦讀《守則》;有的通過表演理解《守則》;有的通過激烈的辯論賽強化《守則》,可見,每一項活動都讓《守則》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3.開展“校園唱響守則歌”德育大講堂活動。召開了全校性的德育大講堂活動,通過校領導的專題講座,學生的“三句半”表演, “學守則見行動”詩朗誦,唱《守則》歌曲等活動,讓《守則》踐行于學生的一言一行中。
4.開展“學守則,見行動”班級養成教育評比活動。自從貫徹落實新《守則》之后,學校加大了養成教育的檢查與評比工作力度,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每天的值日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堅持每周一總結,不斷強化養成;堅持每學期一次的“文明班級”“文明之星”評比活動,推動班級學生在《守則》貫徹落實工作中堅持做到“嚴”“細”“恒”。
學習貫徹《守則》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規范的日常行為習慣,而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長期踐行、反復訓練的結果。因此,我們將繼續貫徹《守則》,持之以恒地付諸行動,讓《守則》在校園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姚明學.加強班級管理抓實養成教育[J].湖北教育:時政新聞,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