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豐


對于企業高管來說,他們的離職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或是在管理理念和戰略思想上與企業或上級有所沖突,或是感覺到個人的發展空間有限,也有部分高管是由于公司內部人際關系緊張,無人輔佐,以致不能達到工作預期目標等原因而離職。
無法著陸的“空降兵”
C物業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張磊和王敏都是公司的元老級人物,張磊作為常務副總經理,是董事長的得力干將,分管公司旗下的6個物業項目;王敏再有兩年就退休了,是高層管理者中唯一的女性,分管公司總部辦公室和人力資源部兩個核心職能部門。但自從董事長親自挖來另一位副總經理后,高管團隊的平衡被打破了。
新任副總經理叫劉輝,他一上任,董事長就讓他負責管理公司的安保部門并兼任Y項目的經理,還為他增派了人手,擴大了部門規模和業務范圍,這自然令同級的另兩位高管側目。劉輝負責的Y項目屬于高檔國際公寓小區,住戶都頗有名望,要令他們覺得服務滿意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劉輝接手該項目后,不僅客戶投訴量少了,公司還陸續收到業主的表揚信。無論是董事長還是負責該項目的員工,都稱贊劉輝“有水平”。
能把這么難搞的項目做出成績,張磊也很佩服劉輝,同時也產生了危機感,因為董事長曾表示,要從他負責的項目里分出兩個給劉輝管理。這樣一來,自己分管的項目在數量上就不具明顯優勢。盡管此事最終要由董事長決策,但張磊還是或多或少地遷怒于劉輝。劉輝分管的安保部需定期組織培訓和檢查,各位高管都應該積極配合,給自己分管項目的項目經理布置指標和自檢方案。但張磊遲遲不給自己負責的項目組分配任務,劉輝找他討論下一階段安保培訓、檢查工作計劃時,他也多次回避推脫。這讓劉輝工作起來很是被動。
王敏對劉輝一上任就表現出來的激進態度也很不滿意,每次高管會議需要表態時,王敏總是質疑劉輝的提議,令劉輝的很多提議被擱置。轉眼兩年過去了,雖然劉輝的業績有目共睹,但他始終有處處受壓之感。面對其他公司開出的優厚條件,再反觀自己在C公司舉步維艱的處境,劉輝毅然辭職。
高層領導力的誤區
很多時候,我們會自以為是地認為高層管理者無所不能。比如:高層管理者的負面情緒無關緊要,優秀的高層管理者都比較擅長化解壓力,并能在長期的壓力下發展。實際上這是對高層領導力的誤解(見表1)。在這種錯誤認知的引導下,企業對高層管理者面對的許多困境視而不見,或者認為高層管理人員都有自愈術而聽之任之。事實上,高層管理者的許多行為會在客觀上影響團隊。當高層管理者信心滿滿時,團隊成員也會對未來充滿希望;當高層管理者沮喪失意時,團隊的工作表現也會呈現下滑趨勢。因此,有必要認真思考一下高層管理者的真實需求。
與基層和中層人員相比,高層管理人員具有較強的自我實現需求,主要包括能力的發揮、理想的實現,獲得認可,決策上的自主,以及事業成就感等。其中任何一項無法實現,都有可能導致高管人員離職。
高層管理者與上級或平級的關系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公司的運營和整體工作氛圍,也容易讓下屬無所適從。在上述案例中,副總經理劉輝一直受到同級關系的困擾。另外,各位高管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業務交叉,倘若高管之間在處事方法或思維方式上分歧很大,必然會影響日常工作,久而久之成為阻撓高層管理者開展工作的障礙。
高管人員的價值核心在于成就事業,即能否通過高遠使命、堅定價值觀來引領身邊的人全心全意地實現組織愿景。當中層管理者晉升到高管這一級別后,會更加看重職位在未來的發展情況,不僅需要在一個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工作,而且也要能夠清晰地展望到自己將來能夠到達的高度。對于劉輝來說,他的多項提議受阻,無法得以施展,他在C公司很難再實現自我超越。這時,他需要尋找一個更大的平臺。
留住高管的三大要件
很多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因對工作環境、人際關系感到不滿而離職,想通過跳槽來擺脫困境,但他們也清楚地知道,這種跳槽是有風險性的,新的工作單位同樣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味以跳槽加以逃避,只會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因此,企業應根據高層管理者的專業技術、管理能力及性格特點等多方面因素,分配給他們合適的項目,為能力強、水平高、有獨特見解的高層管理者提供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和機遇。
●拓展內部溝通渠道
如果企業能夠為高管團隊多提供交流溝通、相互理解的機會,培養各位高管之間的信任感,使工作氛圍輕松、人際關系良好、團隊凝聚力強,自然會降低高管人員離職的概率。
通過培養高層管理人員之間的信任感,既能控制高層管理人員因工作摩擦產生的負面情緒,又能推動企業創建和諧、共贏的領導團隊,使企業更好地發展下去。企業可以組織高管人員參加外部培訓機構的專場培訓,參加行業內的高峰論壇等。這樣既能提升高管人員領導素質、管理能力,也能通過共同學習和討論培養高層管理者愿意傾聽的心態,更容易看到他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
●制訂個人修養培訓計劃
就C公司來說,物業行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除了要具備出色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還要掌握工程建設、維修維護等方面的綜合技能。高層管理人員由于在專業領域和管理上都具有一定的閱歷和資歷,其內心往往自視甚高。當高管人員之間因決策發生分歧或因員工調動問題產生異議時,就容易各抒己見,相持不下。為了避免以上情況出現,高管人員就要提高個人的修養、魅力和領導力,培養核心團隊之間的默契,創建信任度高的高管團隊。
物業管理企業可通過設計針對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計劃,全面提升高層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及個人修養。具體應根據行業特點、高層管管者的需求來定,比如說技能知識的培訓,可以包括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管理體系建立、風險評估管理等內容;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訓包括塑造領導者的個人魅力、高績效團隊的打造、人力資源管理等內容。高管人員通過培訓一方面提升個人能力和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為高層管理者之間搭建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
●建立人才儲備體系
高層管理者是企業的核心領導者,企業應建立高層管理人員儲備體系,作為防止高層管理人員跳槽的“后備電源”。雖然這不是最重要、最緊急的工作,但是這套體系在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能夠發揮強大的作用。
很多企業老板喜歡任用“空降兵”作為高管,但“空降”高管的管理方式和處事方法不一定適合企業,在與原有高管人員配合時容易出現問題,造成高管團隊的意見分歧,影響決策的準確性。另外,“空降”高管為了盡快在新的企業創造業績,大多會使用很多改革性的舉措,而企業原班人馬在面對這些變革時,很難在短時期內適應,容易導致員工的大量離職。
因此,筆者認為,企業高層管理者應以“內部培養”為主,選擇合適的人選重點栽培。從企業內部培養高管儲備人員,不僅可以規避“空降兵”對管理機制不適應而導致高管團隊意見不合的弊端,還可以保持企業內部員工隊伍的穩定,激勵優秀人才自覺提升個人能力,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建立高管人才儲備體系的重要環節是選擇儲備對象,既要考慮儲備人員在原崗位、級別上工作的時間長短,也要考慮其以往工作績效的完成情況,判斷該儲備人員是否具有晉升的潛力和實力,切忌盲目選擇儲備對象。對于那些不具備培養潛力的中層管理者,企業應積極主動溝通,安撫情緒,同時也可以通過培訓進一步培養。如果經過一段時間,仍然與儲備人員的標準相差較遠,企業應及時反饋信息,并提供其他晉升渠道,防止這些中層管理者因看不到自身的發展而選擇離職。
總之,企業應從自身實際出發,探索防止高層人才離職的有效措施。通過培養高管人員的工作熱情,來保證高管班子的穩定。試想,當企業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位之后,高管們還會對下一家企業寄予希望嗎?回答一定是:“不,我對現在這家已經很滿意了。”
責編/張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