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勞動用工政策的不斷變化,使得異地用工的差異越來越明顯,勞動法律法規的屬地化原則與企業的統一化管理原則發生激烈碰撞,導致企業異地用工的法律風險越來越大。諸如用工關系判斷、無固定的裁判準則、加班費基數、病假工資計算、女職工假期等具體規則的差異長期困擾著HR。比如在上海,2008年以后員工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公司選擇終止是合法的,但在北京卻可能被判定為“非法”,如此截然相反的司法實踐給企業內部管理帶來困擾,而稍有不慎即可能導致公司誤判并承擔敗訴風險。
在嚴格的勞動法框架下,“簽合同、交社保”式的標準用工方式成本最高、風險最大,極大地限制了企業的用工靈活性。不僅如此,隨著最低工資和社會平均工資的遞增,企業的用工成本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謀求多元化的用工方式組合,以降低用工成本和增加管理靈活性。
但在企業實施彈性雇傭方式的同時,與之伴隨的風險也大幅遞增。對于大多數企業的H而言,標準勞動關系如何管理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但HR對于勞務派遣、業務外包、委派借調等新型用工方式如何管理則往往缺乏經驗,急需增加與之相關的知識儲備和提升操作技能。
在勞動關系領域內部,不同的員工類型也可能導致法律適用上的巨大差異。比如“三期員工”和“工傷員工”分別受到女職工勞動保護相關規定和《工傷保險條例》相關規定的制約,使得其勞動合同的變更和解除與一般員工有很大差異。再如公司聘用的高級管理人員,可能面臨《公司法》和《勞動法》上的雙重挑戰,總經理被董事會解聘職務后勞動關系如何解除?違法解除后總經理訴請恢復勞動關系能否支持等已成為司法實踐的熱點問題。又如外籍員工如何適用無固定勞動合同、如何執行中國退休年齡等也成為了新時期外籍員工管理中的熱點問題。針對上述特殊員工,公司如何進行差異化管理避免法律風險,也將成為新時期HR管理的難點所在。
《卓越HR必備工具書:企業用工風險防控實務操作與案例精解》一書,較好地回應了上述三方面的挑戰。該書全面解析了多元化用工背景下各種復雜用工形式的風險防控要點,包括非全日制、勞務用工、退休返聘、實習見習、勞務派遣、業務外包、委派借調等新型用工方式均加以全面的闡釋。
該書結合全國各地司法實踐差異,給全國各地讀者提交了較為務實的解決方案,書中還涉及股權收購、資產業務收購等新領域的員工關系處理建議。關于外籍員工管理、高管管理等特殊員工的風險防范實務操作也極具前瞻性。毫無疑問,本書對新時期ER、HRBP的員工關系管理工作具有較好的參考意義,更是一本難得的員工關系管理的“工具書”。
責編/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