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潔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8-000-02
摘 要 聚焦于方法論體系下的破題思路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在站內思政工作中充斥著推動員工形成崗位意識的工作元素,而較少從員工的角度來關注他們的難處。可見,這也就構成了優化思政工作方法的著力點。具體的思政工作方法包括:重視群體意識的引導、突出對正能量的釋放、工作中懂得換位思考。
關鍵詞 思政工作 建設工程質量 監督站 方法
在我國新城鎮建設過程中,如何保障市政公共設施的質量成為了民眾所關心的問題。事實表明,在我國現有的工程外包格局下,對工程項目質量的監管客觀上存在著極大的挑戰。在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破解這一問題的同時,便需要從主觀層面來增強質量監督站員工的崗位意識,通過在工作中形成質量監管的責任意識,來克服因客觀因素干擾而帶來的工作困局。對此,質量監督站內的黨委、政工干部都從諸多方面來對員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且從教育的效果來看也有助于提升員工的責任意識,但其效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仍存在問題。為此,這就迫使筆者一直在思考思政工作的方法了。這種聚焦于方法論體系下的破題思路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在站內思政工作中充斥著推動員工形成崗位意識的工作元素,而較少從員工的角度來關注他們的難處。可見,這也就構成了優化思政工作方法的著力點。
一、思政工作實施的著力點分析
具體而言,思政工作實施的著力點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概括:
(一)激勵方面
作為體制內十分重視的激勵方式,思政工作的開展能給予員工實施精神激勵,這種激勵功能的實現主要來自于團隊輿論氛圍的營造,以及標桿作用的顯現。對于前者而言,可以看作為通過思政工作在組織內部營造起有助于業務開展的思想文化;對于后者來說,則在于儀式性活動對員工所帶來的感官和內心沖擊。不難看出,這些都是站內思政工作開展的主流方式,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應被不斷的完善與優化。完善與優化的目的在于,真正使思政工作成為激勵員工的方式。
(二)疏導方面
思政工作所擔負的激勵職能,能夠有效建立起員工的工作自信,以及提高員工的工作效能。但這里也需要意識到這一點,即站內員工往往單獨面對具體的工程項目,此時他也需要獨自面對形形色色的外界干擾。作為個體而言,即使他具有極強的責任意識,但作為社會屬性與生物屬性相統一的人來說,員工仍將在內心中逐漸積累起負面情緒。因此,思政工作還需要在疏導方面起到建設性作用。
二、思政工作的方法歸納
從以上所構建起的著眼點出發,則可以將思政工作的方法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重視群體意識的引導
根據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可知,社會意識決定個體意識,個體意識又將影響群體意識。因此,群體意識在其中應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所以在思政工作的開展中需要重視對群體意識的引導。具體的方法為:根據員工的興趣偏好,有針對性的開展儀式性活動,通過儀式性活動的開展來增強員工的使命感。
(二)突出對正能量的釋放
目前存在著這樣的情形,即政工干部在開展思政工作時往往以傳遞上級單位指示精神為主線,而未能使工作方法和手段更能夠接地氣。這樣一來,就難以在員工內心中形成共鳴。為此,在工作方法上,應結合員工所關心的問題給予及時答復,并在工作過程中表達出上級黨委、站內領導對員工的關心。從而,這就能在滿足員工存在感的同時,增進他們的崗位責任意識。
(三)工作中懂得換位思考
聯系制度也成為了思政工作開展的重要形式,但在缺乏換位思考的情形下,政工干部難以摸清員工的真實訴求,而員工也會對政工干部敬而遠之。為此,在思政工作中不僅要執行聯系制度,還應要求政工干部深入業務一線進行工作體驗,從中來真切感受到員工的工作特點。可見,這里的換位思考便為實現思政工作的疏導職能提供了基礎。
三、難點問題解析
實踐表明,在以上方法實施中還需破解以下三個方面的難點問題:
(一)思想文化中核心價值觀的塑造問題
群體意識的引導需要綱領性的要件,這就是質量監督站內的核心價值觀。然而,作為思想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不僅在提煉上存在難度,而且將其植入到員工的內心信念中也存在難度。從筆者的調研中可知,站內的核心價值觀往往被工作宗旨和口號所替代,而這將難以深入到員工的內心世界中。
(二)正能量釋放與員工利益關聯性問題
正能量的選擇較為容易,但要使其被員工所關注,并轉化為員工內心信念則較難實現。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下,員工個體將能輕松的獲得外部資訊,而各種資訊又將影響著他們的價值判斷。因此,這里也存在難點問題。
(三)崗位體驗之后的工作模式調整問題
政工干部的換位思考依賴于深入一線進行崗位體驗,而換位思考之后便是對已有思政工作模式進行調整。但在現實中,政工干部受黨委直接領導,所以思政工作模式是否能夠被及時調整也就成為疑問了。
四、對策
根據以上所述,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對策:
(一)針對價值觀塑造問題的對策
價值觀是對組織思想文化的濃縮,與組織文化的建設相同,質量監督站內的管理層需要提煉出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貫穿于思政工作之中,通過從上至下的思想文化傳遞來內化為員工的內心信念。可見,當前的第一步便是讓監督站的黨委牽頭,提煉出促進質量監督工作開展的核心價值觀來。
(二)針對二者關聯性問題的對策
正能量的選擇面十分豐富,但要與員工的利益訴求相關聯,則需要政工干部花心思去思考。作為體制內單位的質量監督站,也內含有體制內單位中的不良習慣,如“以追求和諧為名來搞大鍋飯”,又如“論資排輩,讓單位新人去做難事和風險大的事”等。我們在短期內無法改變這一現狀的情形下,則需要從先進評選與晉升評比相掛鉤,這樣才能使正能量具有價值。
(三)針對思政模式調整問題的對策
前面已經指出,許多政工干部根據部門現實需要想調整工作模式,但政工干部又受到單位黨委的管理和考核,所以這就抑制了思政模式調整的進度和效果。為此,監督站黨委應改變對政工干部的考核辦法,而是以員工的考核為參照,進而鼓勵政工干部為員工多做事實和好事。
五、思政工作展望
(一)加強對中央精神的思想轉化
根據筆者對本單位和外單位的調研中感知到,黨委在傳達中央和上級精神指示時,往往以通讀承載指示的文件為主要方式。不難理解,這種思政工作方式實則是在部門成員與中央精神之間形成了一種“鏡面反射”。這種鏡面反射所導致的結果便是,部門成員知道有這么一回事但并沒有內化到他們的主觀意識之中。因此,黨委和政工干部在傳達中央和上級指示精神時,應首先完成“思想轉化”工作,即將這些指示和精神與部門日常工作內容緊密聯系起來,以具體、現實的思想內容傳遞出來。
(二)增強部門成員工作行為自覺
思政工作一定能使部門成員在工作作風上有所改進,或者是有所加強。只有這樣,才能確認思政工作具有實效性。然而,將中央精神和指示轉換為成員的工作自覺,在現階段仍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如何確認這是部門成員的工作行為自覺,以及部門已有的組織生態環境使然等,都將抑制這項工作的開展。因此,當前思政工作的著力點還在于轉變工作形態,并以增強部門成員工作行為的自覺性為抓手,并使之成為部門成員的工作常態。
六、結語
本文認為,當前思政工作方法包括:重視群體意識的引導、突出對正能量的釋放、工作中懂得換位思考。在實施中的對策可圍繞著:塑造價值觀、建立二者關聯性,以及調整思政模式等三個方面來構建。
參考文獻:
[1] 李一晨.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J].決策探索,2013(24).
[2] 周政.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分析與重塑研究[J].學理論,2013(27).
[3] 鄭永廷.人之生命存在方式探賾——論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人性根源[J].現代哲學,2013(6).
[4] 錢常勝.馬克思-馬斯洛人性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