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兵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8-000-01
摘要關注青年員工的成長成才就是關注企業的未來和發展,企業青年員工對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具有迫切的需求,渴望成才的愿望強烈,積極上進的思想形態普遍存在,對企業共青團組織引導青年成長成才的工作方法、工作路徑、工作機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引導好不同特點和知識層次的青年員工結合自身成長經歷,探索青年員工成長成才的路徑、方法與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青年 成長成才 方法 路徑 共青團
企業的發展需要強有力的人才資源作為后盾,這一強有力的后盾來源于青年,青年員工是企業發展的主力軍,引導青工的成長成才是增強企業活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青年員工的思想引導,樹立正確的成長成才理念
在新形勢下,要針對青年員工的不同特點和新情況、新問題,變換青年員工思想引導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以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一)引導青工樹立成長成才的創新意識
青年員工只有樹立正確的創新意識,才能為成長成才奠定思想基礎。 在培養青年員工創新意識的過程中要樹立科學的創新理念,明確創新的真實含義,既要面對現狀勇于創新,又要防止把創新當時髦,空想空談,把創新當成沒有實質性新內涵的新提法、新名詞;即要著眼于解決現有手段不能解決的問題,又要著眼于用發展的眼光、發展的思維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措施。
(二)引導青工樹立成長成才的競爭意識
在競爭條件下,青年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會更加強烈,爭取優勝的信念也會更加堅定,客服困難的意志也會更加堅強,從而發揮自身的智力、潛力和創造力。通過強化青年員工的競爭意識,使他們在全面進步的同時更能夠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用平穩的心態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壓力與挑戰,正確面對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敗,用更加堅定的信心,投入到工作中來。
(三)引導青工樹立成長成才的職業意識
培養和引導青年員工樹立正確的成長成才意識,還要多組織開展以“愛崗敬業”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幫助青工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使青年員工充分認識到工作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體現。
二、共青團組織發揮引導青年成長成才作用的途徑
(一)加強團青組織建設
一是建立團青組織制度,明確團青組織機構的設立、地位、作用、經費及團青干部的培訓、待遇、轉崗等問題。企業團青組織與政府團青組織不同,需要企業黨政以制度形式明確規定并嚴格執行,切實保障團青組織和團青干部的權利,為企業團青組織充分發揮作用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是創新青年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原有的工作方式和內容已不適應企業發展和青年的需求,共青團工作必須順應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不斷創新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企業團組織要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內容,并結合企業實際,整合并利用資源,通過有效途徑,為青年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服務,從而贏得企業的支持和重視,贏得團員青年的信任和追隨,不斷增強團組織的生命力、影響力和凝聚力。
三是推進團建模式創新,探索現代企業制度中團青工作職能化運行模式。在實際工作中,共青團工作的對象也已從團員擴大到了廣大青年,廣大青年的特點、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各種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企業對青年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挑戰和機遇,應盡快建立和完善既有利于青年發展,又能夠推動企業發展的新型團青組織,構建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企業團青工作機制,進一步發揮青年在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中的作用。
(二)加強青年學習教育
青年員工在成長成才的學習過程中仍然很被動,創建學習型企業任重道遠。在創建學習型企業方面:一是工作化運行,即真正把學習型企業創建活動納入企業日常工作工作之中,認真謀劃,統籌安排,長期堅持,不走過場;二是個性化運行,緊密結合本企業生產經營和職工隊伍整體狀況的實際,結合職工個人的發展成才需求,制訂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方案和計劃,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區別對待,避免“一窩蜂”;三是制度化運行,即做好創建活動的考評檢查,特別是要建立起相應的學習激勵機制,堅持獎懲兌現,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克服從眾心理和盲目心態,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三)豐富青年精神文化需求
企業是以贏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共青團組織要想在企業中贏得一席之地,引導青年員工成長成才就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企業特色,尋找共青團組織工作與企業發展的共振點,贏得企業領導和青年員工的信賴,實現共青團組織工作的可持續性發展。而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家比較關心、青年愿意參加、共青團組織最有特長的工作。因此,共青團組織在企業發揮作用,應從促進企業文化建設入手,開展各種活動,活躍青年業余生活,培養他們參與、協作的團隊精神。這樣,能夠增強企業凝聚力,促進青年員工與企業共同價值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