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昆 石晶宇 韋誼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8-000-01
摘要服務是國有企業的“軟產品”,體現的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國有企業競爭的“軟實力”。作為以服務為主要職能的國有企業機關單位,做好服務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對如何提高國有企業機關單位的服務效能進行了探索,并從服務認識、服務態度、服務能力、服務業績四方面提出了建議,旨在為加強國有企業服務效能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 機關單位 服務效能
在2016年7月4日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指示強調,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實踐經驗表明,國有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黨的領導是政治保證,而提高服務效能、做好服務“產品”是具體注腳,也是加強國有企業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具體體現。提高國有企業各單位、特別是機關單位(部門)的服務效能,建議可圍繞四個維度加以統籌。
一、服務是宗旨認識,應切實加強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作為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在發展的新常態下,應當主動順應、積極服務市場需求變化,把服務上升為根本宗旨來加強認識,走一條“服務需求導向型”的發展路子,加快完成當前“三去一降一補”重要任務,從而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服務意識謀劃發展方向,應當把服務效能建設作為重要保障措施寫進國有企業“十三五”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當中,融入發展框架、繪入發展藍圖。要以服務意識指導各項工作,一線單位(部門)應當緊跟市場和客戶的需求變化,解決服務狀態不佳、辦法不多等問題,提供針對性強、實效性高的細致服務;機關單位(部門)要狠抓作風建設,解決“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機關病,讓服務基層、服務一線的成效明顯起來。要以服務意識促進價值實現,黨組織充分發揮思想教育職能,引導干部職工自覺增強服務意識,把服務作為推動企業發展、實現自我價值和企業價值有力動能切實增強起來。
二、服務是本真態度,應切實端正
做任何事情,正確而良好的態度是前提條件,是第一位的。國有企業機關單位增強服務效能,發乎于心的本真態度尤其重要。把服務作為本真態度來端正,要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把境界提高。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根本宗旨,把用心服務作為信念時刻高舉,擺明主動服務的基本態度。其次要把自己放低,正確做好自己的服務定位,要有“做好服務員”的境界,要有“寧肯自己麻煩百次,不讓別人多跑一次”的擔當。關鍵要把心態擺正,就是要把基層的事、群眾的事、同事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經常進行換位思考,從他們的切身實際和現實困難來考慮、來謀劃、來衡量自己的工作,時常反思自己用心了沒有?主動性夠不夠?工作做到位沒有?服務對象滿不滿意?還能不能做得更好?保持好換位的心態、陽光的心態、反思的心態、積極的心態,永葆“為民服務”的政治情懷。只要端正好服務態度,就一定會贏得主動,就會把發展力量真正凝聚起來。
三、服務是基本能力,應切實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能力不足”是我們黨面臨的四大危險之一。具體到企業,服務能力不足,也是大危險。國有企業機關單位當中,有的是基礎能力不足而不能為、有的是上進能力不足而不想為、有的是擔當能力不足而不敢為。針對這些問題,應該分類施策、逐項改進。提高服務基本能力,必經之路就是加強學習。要學政治理論,認真學習《黨章》、系列講話,認真研讀理論原著,明確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想清楚我們當初為什么出發、怎樣繼續前進的問題,從思想認識的源頭上校準為誰服務的航標。要學專業知識,基本專業知識要學深學透,還要根據工作新要求對知識儲備進行及時更新,學得進新技能、拿得出新辦法。要學綜合知識,系統學習法律法規、本部門基本業務知識、關聯業務崗位和主要流程節點基礎知識,既要做“行家里手”,還要力爭做“全能選手”。
四、服務是優質業績,應切實體現
國有企業機關單位的很多工作,歸根結底就是在履行服務職能。只要把服務做好了,工作業績就會進一步體現出來,進而產生強大的疊加效應,形成強大的發展推動力。要使服務體現為優質的業績,應當從三個方面加以推進。要落實好服務制度。如普遍接受的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等等,堅決把服務的主體責任擔當起來、把服務的各項職能發揮出來,決不能讓劣質的服務延誤了工作。要從嚴加強考核評價。應當大力推行基層無記名評價考核機關單位的考評辦法,形成全方位、全覆蓋的考核評價體系,客觀公正的開展服務業績考評,增強服務的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要持續創新服務載體。應當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職責職能,通過創建“黨員先鋒崗”、“服務標兵”等方式,形成服務創新引領。同時,應立足黨支部和黨小組,按工作職能、服務特征實施分類打造,創建“黨建服務品牌”,通過黨員干部形成帶動,切實提升全企業的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