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秋蘭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是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城市生活環(huán)境的重要舉措,在改善城市面貌、隔離噪音、消減“熱島”效應、保持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等方面,具有其他設施設備無法替代的作用。各地政府也都投入巨資建設了大量的綠化工程,創(chuàng)建“園林城市”、“森林城市”。因此,各地審計機關都面臨著綠化工程結算審計任務,不可避免地遇到中標單位不平衡報價問題。現(xiàn)以某學校綠化工程結算審計事例,談談如何處理綠化工程的不平衡報價問題。
一、發(fā)現(xiàn)不平衡報價
該工程經(jīng)過評審、招標,合同價為432萬元。在施工過程中,以設計苗木不適合本地氣候或不符合實際地形等等理由,進行了大量變更,有的苗木不栽了,有的苗木幾十倍的增加。咨詢公司初審稿反映僅苗木變更就增加198萬元,這個問題引起了審計人員的注意。審計人員經(jīng)分析投標清單、合同、變更工程量及初審結算,初審者是按合同約定的“合同中已有適用的綜合單價的,按合同中已有的綜合單價確定”結算原則計算,即投標單價是多少,變更增加工程量的單價也是多少,表面上看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分析招標清單和投標單價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根據(jù)園林定額說明,成片種植的土球直徑在15cm以內(nèi)(即高度約在30cm以下)的灌木按平方米計算工程量,不是按株套用定額。在九江市的實際做法,灌木是按平方米計算種植費的,而招標清單是按株為單位,按株計算的種植費會比按平方米計算的要高。孝順竹一般是一叢15株,應以叢為單位,但清單還是按株為單位,其投標綜合單價為43.54元/株。稍微有一點綠化知識的人都會知道,這種投標單價是以叢為單位報價的,即43.54元/叢(15株)。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大量變更增加,不排除施工單位利用不平衡報價手段,將報價高的苗木大量增加,報價低的苗木變更掉。比如,大葉梔子由招標量700株增加到3.67萬株,增加比例達到5 138%;孝順竹由招標量845株增加到4 005株,增加比例達到374%。
二、處理不平衡報價
審計人員首先想到的是現(xiàn)行國家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第9.3.1條:當工程變更導致該清單項目的工程數(shù)量發(fā)生變化,且工程量偏差超過15%,此時,該項目單價的調(diào)整應按照本規(guī)范第9.6.2條的規(guī)定調(diào)整。因此,對投標單價嚴重偏離實際,增加工程量超過15%的苗木應重新組價。比如,灌木應改為按平方米計算種植費,孝順竹應改為按叢計算,采用當期信息價重新組價。例如:
孝順竹變更增加工程量由初審稿的13.76萬元(=增加量3 160株×投標單價43.54元/株)降為1.97萬元(=增加量15%以內(nèi)127株×投標單價43.54元/株+增加量15%以外203叢×70元/叢;127株=招標量845株×15%,取整;203叢=實種量4 005株-招標量845株-15%以內(nèi)127株,再除以15株/叢,取整;70元/叢為重新組價,含讓利)。
海桐變更增加工程量由初審稿的33.6萬元(=增加量7 877株×投標單價42.65元/株)降為6.5萬元(=增加量15%以內(nèi)115株×投標單價42.65元/株+增加量15%以外176平方×341.5元/平方;115株=招標量×15%,取整;176平方=7 877株-115株,再除以海桐種植密度44株/平方,取整;重新組價約7.8元/株,含讓利)。
按以上算法,對其它投標單價嚴重偏離實際的變更增加工程量進行調(diào)整后,因苗木變更增加的造價只有113萬元,調(diào)減85萬元。
三、以法律和事實駁斥不正確觀點
核對時,施工單位以合同約定為由,不同意審計調(diào)整結果。在協(xié)調(diào)會上,審計人員首先聲明被審計單位是學校,審計是為政府把關;招標清單內(nèi)(即合同內(nèi))的單價不會改動,尊重投標結果和合同約定;但是,對招標清單以外(即合同外)嚴重偏離實際的單價,要按國家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的規(guī)定重新組價。其次,引用《合同法》相關條款駁斥施工單位的不正確觀點。《合同法》第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guī),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jīng)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因此,該工程約定的“合同中已有適用的綜合單價的,按合同中已有的綜合單價確定”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政府建設資金會流失,在結算中必須調(diào)整。第三,如果施工單位不同意審計結果,由學校與施工單位另行協(xié)商,給多少錢是學校的事,但由此引起的政府建設資金流失的問題要在審計報告中反映,要追究學校的責任。將道理講清楚后,學校也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同意審計處理意見,表示將做施工單位的思想工作。最后施工單位認可了審計調(diào)整結果。
四、總結經(jīng)驗教訓
1.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一是編制工程量清單、招標控制價不規(guī)范,存在錯誤;二是合同約定沒有防范中標單位的不平衡報價措施,相關結算條款過于簡單;三是施工時沒有進行投資控制,沒有對變更成本進行核算。
2.咨詢公司存在的問題:一是以合同約定優(yōu)先為由,在審核過程中沒有引用國家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二是一名有經(jīng)驗的造價審核人員,沒有發(fā)現(xiàn)招標清單的錯誤,沒有發(fā)現(xiàn)投標單位的不平衡報價;三是遇到這種情況時,不論能不能調(diào)整造價,咨詢公司應先將兩種算法的差異向委托單位審計組報告。
3.審計成功的經(jīng)驗:一是通過復核發(fā)現(xiàn)了初審稿的錯誤,及時進行糾正;二是引用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結算中對不合理、不合規(guī)的合同條款進行調(diào)整,防止政府資金流失;三是追究建設單位責任,使建設單位支持審計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