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二季度27億財政存量資金未及時統籌使用。審計署8月4日發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審計結果顯示,部分地方和單位還存在一些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不到位的問題。部分財政資金統籌盤活不到位或清退不及時,一些重大項目存在建設進度慢、與相關規劃或配套工程不銜接等問題。
審計結果顯示,部分財政資金統籌盤活不到位或清退不及時。有27.05億元財政存量資金未及時統籌使用或清理盤活,具體包括涉農項目結余資金、以前年度償債準備金、長期結存的財政專戶資金、主管部門集中收入、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和留學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資金等;有1 602萬元土地糾紛保證金未及時清退給地方國土部門。
同時,部分地區和單位扶貧工作中存在任務落實不到位、違規使用資金、項目推進慢和效果不佳等問題。部分地區扶貧貸款貼息、產業扶貧、光伏扶貧等扶貧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3個扶貧項目推進緩慢;433.47萬元扶貧資金被違規套取或用于與扶貧任務無關的支出;9 706.82萬元扶貧資金閑置未及時發揮效益;27個扶貧項目效果不佳。
另外,“放管服”改革推進中存在一些問題。在部門履職、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進出口等環節,仍存在違規收費、壟斷性經營服務收費或重復收費,涉及資金2.01億元;一些行政權力“未放開、接不住、沒管好”,其中部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審批前置條件較多,7項考核、備案、資格認定事項未取消,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資格審查等9項行政審批和中介服務事項清理下放后未能有效承接,“先照后證”事后監管等3個方面存在重復監管或監管不到位;有的投資監管、醫院信息系統貫通不及時或在線辦理率低,影響政務服務效率和信息資源協同。
此外,一些重大項目存在建設進度慢、與相關規劃或配套工程不銜接等問題。一是1個煤電項目違反國家煤電規劃調控要求未經核準開工建設;2個項目未按時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導致河水水質遭受污染;二是6個項目進展遲緩,未發揮應有效用,涉及公租房、城市軌道交通、敬老院、教育信息系統、鐵路支線及運河船閘建設。(摘自審計署網站)
發改委:進一步增加居民收入和提升消費能力。今年以來,國家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提高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實施促進消費帶動轉型升級的“十大擴消費行動”,努力在更高層次上推動消費供需矛盾的解決,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力。上半年,居民消費穩定增長,消費升級勢能持續釋放,呈現頗多亮點。
一是消費增速保持平穩;二是消費結構進一步升級;三是住行消費穩定增長;四是服務消費持續旺盛;五是線上線下消費加速融合;六是消費軟硬條件不斷改善。
下一步,國家將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在繼續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費能力的同時,從供需兩端發力,進一步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續增加消費品有效供給。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繼續推進“十大擴消費行動”,激發企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培育品牌的內生動力,多渠道增加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
二是加快推進消費重點領域制度創新。著力破除阻礙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維護全國統一市場和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加快推進文化、體育、養老、教育等事業單位改革。
三是全面改善優化消費環境。加快建立智慧家庭等新興信息消費的標準體系,加大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信息歸集和聯合懲戒力度,進一步擴大“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實施范圍。(摘自發改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