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麗
摘 ? 要:通過“互聯網+”模式為信息時代下的插畫設計教學提供一個絕佳的平臺,使學生在了解插畫發展以及應用領域和表現形式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這個載體作用于插畫設計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以此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設計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插畫設計;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9-0241-01
“互聯網+”創新時代的到來,為藝術設計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促使插畫設計教學由傳統的二維平面轉向互動性、創新性和應用型較強的多維空間領域發展,使其應用載體、影響范圍和傳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和現代化,以適應信息時代發展下的市場和社會的實際需求,以及滿足各大高校在轉型發展背景下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和開放型人才的需要。
一、插畫設計教學的現狀
插畫設計課程作為視覺傳達設計的專業課程,同樣適用于其他相關的藝術設計專業范圍。插畫設計具備知識綜合性強、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以及社會應用范圍廣的特點,很多高校在探索插畫設計理論與實踐教學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但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現有的一些插畫設計教學研究成果中存在以下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一,教學模式陳舊,未能緊跟時代發展需要。這種采用以教師為主導方式進行的教學模式,主要依賴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反復練習、著重強調的方法讓學生被動地掌握繪圖技法,缺少對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引導,完全根據教師課題的設定展開教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第二,教學內容陳舊,遠離市場實際需要。教學內容大多依托教材進行,側重于出版物插畫內容的教學,沒有結合互聯網時代下的APP、H5界面和網站進行信息教學,導致教學內容陳舊、單一且遠離市場發展需求。
第三,在教學中重視技能,輕視創造,缺乏對插畫理論系統的學習和研究。而系統的理論學習和研究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插畫發展脈絡和繪制技法的理解和記憶,對于插畫設計教學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互聯網+”視角下插畫設計教學改革探究
(一)“互聯網+”視角下立足本土文化,建立系統性教學研究模式
“互聯網+”視角下的插畫設計教學需要立足本土文化,引導學生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中,去思考、發現和收集中國本土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藝術表現形式,并將其作為插畫的創作素材。同時,通過建立系統性的教學研究模式,充分運用互聯網信息交互的優勢開發互動式教學平臺,結合微課、慕課視頻實現在線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后學習與實踐、共享傳統藝術文化資源。這種系統性的教學模式既有助于師生更好地了解插畫行業發展動向以及更好地幫助產學研基地的建設,又為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和開放型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二)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樹立教學成果的成品意識
插畫設計的實踐教學環節,不能局限于教師面授插畫繪制技巧和技法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行業、企業間的實際需求,加強與市場、社會協作的互動,讓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融入課程訓練板塊,以此提升對插畫文化以及現代插畫設計趨勢分析的綜合能力。這種實踐性教學環節促使學生加深對于插畫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幫助他們樹立教學成果的成品意識、提高學習興趣和激發創作靈感。
(三)教學內容上注重插畫設計的創新性和拓展性
在傳統插畫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互聯網+”平臺促進插畫設計的創新。一是在傳統出版物的插畫教學內容中,增加插畫與讀者的互動設計,讓出版物成為集插畫創作和設計案例展示的交流平臺。二是在插畫設計教學進行的同時,結合交互設計、網頁設計和數字出版物設計等課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嘗試將靜態的插畫由單一的表現形式轉為動態、交互的畫面,通過互聯網平臺展示和推廣自己的插畫設計作品,將作品從課堂引入大眾的視野并從中獲取更多的創作經驗,以及對商業插畫市場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和把控。
(四)改革教學評價
插畫設計教學評價可以在對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各環節表現的過程性評價和項目完成情況進行總結性評價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插畫設計作品借助二維碼和微信平臺進行展示和推廣。教師通過掃碼的形式獲取學生的插畫設計作品,并可以在插畫作品展示的同時對學生作品的創作進度和作品效果進行及時指導和評價,讓課堂外的師生交流學習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這種開放式的教學評價不僅能夠起到督促學生學習的作用,同時也讓師生間的專業交流和溝通更為順暢。
三、結語
將“互聯網+”模式與插畫設計教學相融合,把靜態的插畫設計訓練模式向藝術、科學、技術表現相結合的教學內容拓展。通過立足本土文化,建立系統性教學研究模式,在教學內容上注重插畫設計的創新性和拓展性。同時加強插畫設計實踐性教學環節,樹立學生對于教學成果的成品意識,促使插畫設計教學能夠更好地適應文化創意產業和高校應用轉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紹強.插畫設計表現[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1.
[2]靳埭強.文化產業與藝術設計教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