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輝 苗子凱
摘 要 小額信貸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已經成功運行了四十年,作為一種十分有效的扶貧方式,它已經成為支撐農村金融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國,小額信貸也經歷了近三十年的發展,盡管扶貧效果明顯,受惠地區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村產業結構也得到有效的調整,取得的成績讓人側目,但同時其運行中呈現的諸多問題也使得其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動力持續減弱。本文即是從我國小額信貸在其運行機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并對其提出一些見解和對策。
關鍵詞 農村小額信貸 運行機制 問題及對策
一、我國小額信貸的階段呈明
我國針對小額信貸實踐事實上肇始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但由于當時我國經濟基礎薄弱和一系列的政治運動的開展使得實踐活動沒有形成普遍的發展,直到三十年后的九十年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事態,沉寂多年的小額信貸的實驗在茅于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研究所的聯合牽頭下得以重新開展。這一階段的小額信貸處于開始時的探索試驗階段,這一時期的農村金融機構以農信社、中國農業銀行以及農村合作基金會為主。
第二個階段大概是從1996年到2000年,這一階段為拓展階段,小額信貸開始受到政府重視,在資金、人力以及組織上都給予強勁的支持。
第三階該段是從2000年至2005年,這一階段農村的正規金融機構開始大規模介入小額信貸,而農村信用社作為正規的金融機構逐步成為小額信貸業務市場上的主力軍。
第四個階段是從2005年到現在,在此階段,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開始鼓勵民間和國外資金在中國的欠發達地區實行商業性質的小額信貸活動,新成立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也在銀監會的批準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在央行的帶領下,國內的十一類擁有開展小額信貸業務授權的組織機構開始走上一條制度化與正規化的發展道路。
二、我國小額信貸在運行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對農戶的放貸過程中沒有形成有效的信用評價機制
由于針對農戶的小額信貸不同于城鎮居民的信貸業務,農戶不能像城鎮居民那樣提供有效的抵押和擔保,并且農戶的基本經濟情況難以進行有效的統計,因而貸款機構在對農戶進行放貸前只能讓放貸人員進入到農戶所在村落進行一些訪查,但由于農村家庭之間關系的復雜,放貸工作人員很難得到準確的農戶信息。盡管對農戶的信用評定采用評定小組的形式,并且根據我國關于《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管理指導意見》,評定小組的成員要以信用社成員和農戶代表為主,同時還要吸收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成員參加,這便造成信貸工作人員對農戶代表及村委干部的嚴重依賴。在這樣的情形下,不可不免會出現上述人員為袒護農戶而編造虛假農戶信息的情況,使得貸款風險增加。
(二)小額信貸針對的項目形式比較單一
我國目前的小額信貸所支持的項目以發展農業生產為主,輔助形式比較單一和集中,無法滿足我國農村多樣化的資金需求。并且我國的農業生產會受到來自市場價格波動及自然災害的雙重風險,將信貸資金這個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會加大信貸風險,并且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農村經濟結構也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在資金需求上已經不僅僅是單純地用于發展農業生產,比如種植經濟作物,發展養殖業,進行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甚至在醫療、教育上都會面臨巨大的資金需求,同時農戶還要面臨放貸金額較小的局面。目前的放貸金額不僅起步點低,而且對上限金額的限制異常大,需求與供給矛盾沖突激烈。
(三)貸款期限比較短,與農村實際情況不符
我國的小額貸款期限一般為三個月到一年,這樣的期限設置是基于最初對農業生產的扶持而根據農作物生產規律得出來的結果,在放貸時間的操作上也因循著傳統農業時代的春秋放貸,冬夏不放的道路。但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產業結構的深入調整,從國家到農戶都對糧食的依附度大幅度下降,對一些農副產品的需求量上升。而這些農副產品的生產規律不同于以往的糧食作物,季節性影響開始變小,生產周期也相應地延長,如此一來,放貸與收貸的時間便與農戶產業時令發生沖突,比如會造成農戶正需資金加大投入之時信貸機構卻來催收貸款的情形,這種情況不僅沒有收到支農效果,反而會加劇農民負擔。
三、健全我國小額信貸機構的運行機制對策建議
(一)創新貸款評價機制,完善農戶信息數據庫
要做好對貸前農戶信息的審查工作,進一步明確量化標準,減少定性標準,細化定量標準,對農戶資產狀況進行仔細審查,增強貸款安全性。要適當調整當前的小組評定模式,推動多種形式的擔保,引進國外先進的擔保經驗,創新擔保形式,推出小組聯保等形式,并且在我國土地制度改革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將土地使用權納入抵押范圍。此外,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加快,農戶的地域流動性也不斷上升頻率,因而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對加快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農戶信息系統對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乃至對我國整體經濟的深入發展都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二)積極開展多種服務的信用貸款,推動業務創新
隨著現代農業的持續推進以及農村溫飽問題的大范圍的解決,農戶對發展資金的需求日益顯著,但我國的農村信貸支持重點依然放在農業生產上,因而開展多種形式的信貸業務就成為農村信貸機構在業務創新上的首要著力點。開展多種綜合業務,要立足于我國農村發展的實際,了解農戶的切實需求,逐步增加相關的貸款業務。要進一步細化農戶資金需求項目,針對農戶不同的需求開發不同的信貸業務,譬如考慮開展宅基地開發貸款、養殖貸款、教育貸款、醫療貸款、消費貸款、生產貸款等多種新型的具有農村特色的業務,不斷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三)制定與農村發展相適應的貸款期限及提高貸款金額
較短的不符合農村當前發展實際的貸款期限對農戶的制約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要拋棄傳統的放貸觀念,制定出合理的貸款期限就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適當延長貸款期限,實施多樣化的期限分段制度,根據不同的段位采用不同幅度的利率;其次,放款前要對農戶的經營產業進行摸排,根據相應產業決定貸款期限;最后要增強政策的靈活性,制定出還貸期限的緩沖期,給農戶還款留下緩沖的余地。同時要提高貸款金額,以適應農村經濟產業化的趨勢。
(四)積極扶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互聯網金融是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因而小額信貸機構要有互聯網金融的思維,在具備相應條件的行政村,切實推進基礎金融服務“村村通”。采取定時定點服務,廣泛布設ATM、POS機、轉賬電話和自助服務終端等金融電子機具,以方便村民利用電腦、電話、手機等網絡通信終端在線自助辦理金融服務,進而改變傳統金融習慣,大幅度提高電子業務針對營業機構網點的替代率,不斷推進基礎金融服務向村一級加快延伸。探索建立網絡P2P小額信貸服務平臺,進一步嘗試小額信貸金融發展形式的可能性。
(作者單位為北京化工大學)
[作者簡介:王光輝(1988—),男,河南周口人,北京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苗子凱(1989—),河南新鄉人,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韓立勝,孫偉.印度小額信貸危機對中國的四大啟示[J].當代金融家,2011(4).
[2] 丁山.我國小額信貸“目標漂移”問題研究[J].金融經濟,2013(9):51-53.
[3] 普艷杰.論小額信貸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與問題[J].企業導報,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