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萍+李嶸
【摘 要】本文針對25所985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建設展開調研,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學科服務平臺建設情況,以期對今后的平臺建設提供一些新思路。
【關鍵詞】高校;學科服務;平臺調研
隨著圖書館信息化的發展,用戶需求的提高,學科服務逐漸成為圖書館新的服務模式。目前,全國各大重點高校陸續開展學科服務,建立學科服務網頁、制定學科館員制度、搭建學科服務平臺等。修薇薇在2008年調查發現,108所“211工程”高校圖書館中已有83所開展學科服務,所占比例為76.85%,現在幾乎所有的“211工程”高校和許多非“211工程”高校都已開展了學科服務,逐步建設學科服務平臺[1]。本次調研針對25所985高校已建學科服務平臺,進行客觀總結分析,展開學科服務平臺建設研究。
1 調研分析
1.1 總體情況
在25所高校圖書館中,大多數都根據自身情況和館藏特色開展了學科服務。瀏覽各大高校圖書館網站,都能夠快速找到學科服務的相關欄目,欄目的命名基本上都采用了“學科服務”,欄目設置根據資源的不同有所區別。子菜單包含了相關服務介紹、學科館員列表、資源平臺鏈接等內容。學科服務網頁、學科服務博客和學科服務指南平臺LibGuides是最常見的學科服務平臺,大多圖書館采用了LibGuides系統建設學科服務平臺,少數圖書館采用其他系統搭建平臺,例如國防科技大學采用smartlib系統。未使用LibGuides系統的圖書館,通過建立學科服務網頁、館員郵箱咨詢、建設學科博客、qq在線咨詢等方式提供學科服務。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信息比較分散,一站式的學科服務體系還不完善。學科平臺主要是分類資源信息的校內共享,用戶和學科館員的交互,高校之間的信息交互非常缺乏。
1.2 學科館員
各高校學科館員數量不均,四川大學和湖南大學圖書館學科館員有四人。較多的有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科館員人數在30人左右;其中清華大學還特別設有教師顧問和學生顧問,人數達到52位。
學科館員來自于不同崗位,涵蓋了圖書館多個部門,也有各個院系的科研人員。如武漢大學,學科館員源于學科服務部、各院系資料室、各分館。學科服務人員專業背景既有圖書情報專業的,也有其他專業背景,基本涵蓋了各個學科。
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建立了學科服務團隊/小組,根據學科分類,一個團隊/小組主要負責一到兩個學科,團隊協作的方式更高效、更專業。
1.3 學科服務對象
高校學科服務主要針對教學科研人員、特定學院部門、學科用戶。針對不同層次的需求,學科服務不僅提供高水平的學科分析報告,也提供最基礎的學科知識服務。有些學科服務平臺專門為學生設置了課程指南服務,例如上海交大圖書館的檢索知識與技巧課程指南,復旦大學圖書館的專業課程講座等。
1.4 學科服務平臺服務模式
學科服務模式不局限于一種,多數高校至少有學科服務平臺、學科館員服務、學科服務網頁、學科服務博客、學科服務指南其中一種。而建立學科服務指南平臺逐漸成為趨勢,平臺建設能夠更好地實現學科服務集成化一站式服務。Web 2.0技術出現后,各圖書館不但集思廣益對平臺進行構想和展望,逐漸將Blog、Wiki、Tag、RSS等技術統一整合應用到學科服務中[2]。較有特色的是清華大學圖書館,他們以學科館員為主,同時建設教師顧問和學生顧問團隊,形成多元化的團隊學科服務模式。清華大學也是唯一一個有學生團隊提供學科服務的高校圖書館。
1.5 學科服務平臺形式研究
學科服務平臺是將學科館員、學科用戶和學科資源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重要媒介,是學科服務系統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一個需求驅動的服務平臺,學科服務提供的相關學科的工具、信息資源和服務都在平臺上發布、利用、交互及增值[3]。
1.5.1 學科服務網頁
學科服務網頁中有學科服務介紹、館員制度、學科館員職責及聯系方式、服務內容等欄目。有的高校圖書館還根據自身情況設置了特色服務欄目。復旦大學圖書館將學科服務和學科指南欄目分別獨立放在主頁上,學科服務欄目下主要顯示了理工學科、人文學科、醫科醫院等三大學科團隊,提供信息通報、專場培訓講座、單獨咨詢、現場服務等服務;學科指南頁面鏈接了24個學科平臺,每個平臺都有專業學科館員。廈門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網頁提供了學科館員工作室、在線咨詢及館員職能;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網頁提供了學科館員、學科博客、學科前沿追蹤、學科態分析、學術素養與寫作支持等特色欄目。
學科服務網頁提供了基礎的學科服務,滿足了用戶一定的需求,但由于網頁形式的局限,服務分類不夠全面詳盡。知識傳遞單向性,學科館員和學科用戶的交流互動較少,學科服務網頁利用率較低。
1.5.2 學科服務博客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智能終端的普及,博客、微信等新媒體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如今博客是國內外圖書館廣泛采用的服務工具,其開放性、個性化、自由性、互動性、共享性與學科服務平臺有相通之處。利用博客提供學科服務,能及時發布信息、推送資源和服務、滿足個性化需要、實現館員與讀者互動,提升圖書館整體服務水平。部分高校的圖書館開展了學科服務博客,一般在學科服務的菜單下,只有上海交大圖書館單獨將學科博客放在主頁上。上海交大圖書館以學科為分類依據,開通了15個學科博客。博客主要內容主要為資源動態、學科建設、學科熱點、共享交流、課程支持等;北大圖書館根據學科分類建設了13個學科博客,每個學科博客由一位學科館員負責開展服務,服務內容主要包括:解惑答疑、信息檢索培訓、論文收錄引用證明、科技查新、課題咨詢、協助獲取外館文獻等。
開展學科服務博客的高校圖書館相對較少,利用博客平臺提供學科服務,是館員和用戶之間的交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的需求。但是博客關注度不夠高,推送信息有局限性。博客功能較為單一,欄目設置固定,可擴展性較差,主要作為信息資訊發布和互動交流的第三方平臺開展學科服務。
1.5.3 學科服務指南平臺——LibGuides
LibGuides是Springshare公司于2007年推出的基于Web 2.0工具的學科資源與服務指南平臺,它將已有的SaaS服務模式、社會性網絡軟件融合,形成一個圖書館員、用戶、技術人員都可以參與的內容管理與知識共享平臺[4]。LibGuides作為學科資源建設、學科信息發布、館員與讀者交流分享的服務平臺,目的是實現資源發現、整合、利用和共享。學科館員可依據學科分類、服務主題創建各類型指南。例如建設學科指南、專題指南、課程指南、創新社區、館員協作交流指南等服務平臺。在專題指南平臺中建設圖書館各類服務專題子平臺,如閱讀推廣、科技項目課題、資源檢索等專題。
LibGuides系統在高校圖書館應用較為普遍,各館學科服務指南平臺的布局形式和欄目設置基本相同,但是資源內容各有特色。例如上海交大圖書館建設了學科服務總平臺,下設學科指南、課程指南、專題指南,學科指南又分為理工和人文社科學科兩大類。每類指南中都包含了數十個子平臺。進入每一個子平臺,根據學科需要設置了學科導航,搜索框以及常見服務、圖書館最新資源、講座推送、館員指導等欄目。
LibGuides允許快速嵌入各種檢索系統,包括館藏檢索、跨庫檢索、館際互借系統等,并提供Google Box以快速添加Google Books、Patent、Scholar和Web檢索。Guidebooks主要為導航系統,是專業的知識分享系統,擁有非常好的信息呈現和分享功能,但擴展性較差[5],盡管能嵌入檢索系統但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集成,并不是真正實現學科平臺的一站式服務。
2 調研小結
2.1 學科平臺分散化,未統一集成實現一站式服務
高校學科服務平臺多樣化,有學科網頁、學科博客、LibGuides服務平臺等,但都是以獨立個體的方式存在,導致對應的服務也無法整合利用。對用戶而言,多平臺的操作也造成了一定的混淆。學科服務平臺應將各個系統服務無縫式集成于一個總平臺之上,實現一站式服務。根據用戶需求不斷整合信息資源,拓展服務內容,使用戶通過一個學科平臺,不僅可以及時獲取學科前沿信息,開展學術研究,也可以利用平臺使用圖書館各項服務資源。一站式學科服務平臺將促進館員學科需求分析,提供個性化學科服務,針對高層次的科研用戶提供專業性、系統性、持續性的學科服務。更利于圖書館深入開展學科服務,實現學科服務助力高??蒲袡C構研究工作,為各類學術團隊的科研活動提供專業信息服務。一站式學科服務平臺可以改善學科服務現狀,提升學科服務的標準化和深層化。
2.2 學科服務單向性,缺乏與用戶的互動,用戶體驗性服務較少
學科服務平臺應注重用戶體驗,實現館員與館員、館員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的無障礙交流,形成多方溝通參與的模式。用戶可通過平臺傳遞個人觀點信息,能夠向學科館員、專家提出問題。相反,館員可即時解答問題,傳遞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科服務一站式平臺應嵌入新媒體模塊,通過靈活運用新媒體,例如博客、微博、微信等,讓用戶融入信息處理和服務全過程,通過廣泛交流,“借用”非館員專家學者,共同開展學科化服務。
2.3 高校信息服務缺乏共享機制
雖然新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進高校圖書館各個方面,但是由于缺乏共享機制,信息資源共享受到很大的限制,高校間的交流互動也非常困難。資源不斷地重復建設,學科館員仍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就學科博客而言,現許多高校的學科點都建立了學科博客,但是高校間相同學科博客內容是無法共享的,同一條資源動態要各高校學科館員分別發布。建立有效的資源服務共享機制,加強館際聯合和協作。對于圖書館而言,擴大了整體資源信息量,利用共享促使知識生產、交流與轉換,提升了圖書館的整體服務。對于學科館員而言,可以減少資源重復建設,有更多精力開發特色服務平臺,提供更專業化服務;對用戶而言,可以高效獲取科研信息和專業學習內容,為科研助力。
【參考文獻】
[1]修薇薇,馬愛芳,趙建梅.基礎網絡平臺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調查[J].圖書館雜志,2008(8).
[2]秦奮,高健,覃雪,陳陶.基于LibGuides平臺的國內外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分析與探討[J].現代情報,2013(7).
[3]趙志清,鄒立君.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及對策[J].知識管理論壇,2013(8).
[4]武瑩.LibGuides學科服務平臺應用概述[J].法律文獻信息與研究,2014(74).
[5]張潔,黃敏.基于LibGuides學科服務平臺應用調查分析[J].圖書館雜志,2011(6).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