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015-01
長期以來,我們一般是從師生關系的角度來理解學生主體作用,即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因而學習活動都是教師設計好了,才啟發引導學生參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一直是在擠壓著學生的主體性,過多地干預和介入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的參與實質上是處于被動局面的,并不能足以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獲得主體地位。挫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壓制了學生創造性。自主課堂基本框架結構是:學生主體,小組合作,自主參與;教師主導,雙邊互動。教師在這一基本框架的基礎上,結合學科特點,進行課堂教學的創新,打造高效率的個性化課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1.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催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質,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前提。教師要營造好學生課堂學習的小環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民主、和諧、輕松的氛圍中啟迪思維。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呈現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并把潛在的學好的內在動力,變為正在活動的、實實在在的需要。一個微笑、一次點頭、一聲親切熱情的指導都會帶給學生無窮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課堂上的閃光點,對學生的學習及時反饋和正面評價,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價值和成功的機會,感受到來自教師、同學間的鼓舞,體味到受到表揚和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努力的后勁。
2.鉆研教材要深入、獨到
課本是教學載體。要充分利用好課本。就要以嚴謹治學的態度,求真務實的精神,深鉆教材,把握教材,認真備課。只有這樣,在應用教材實施課堂教學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指點有方、循循善誘,從而使課堂教學散發出磁性和魅力,使學生始終保持持久的學習欲望。為了更好地落實這一點,我們要加強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通過集體的智慧將教材吃透。
3.問題設計要精準、有效
有效課堂的陣地是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切活動都要圍繞教學目標,以問題的形式引領學生的思考及活動。但是如果一節課老師問的太多,太瑣碎,看似把問題分解引導,實則割散了學生的思維,學生被牽著走,沒有自主思索時間,課堂就變成了滿堂問,沒了精髓。老師應抓住有效問題,把核心問題、思路方法、疑點難點講透。問題設計不要太簡單或太難,要符合學生學情,配合教學進度,做到靈活多樣。討論的問題也不能簡單化,無討論價值的最好不予討論,教師不能為了活躍氣氛而提出一些不值得討論的非常簡單的問題。還要善于設計具有探究性、開放性和矛盾性的問題。
①探究性問題。要讓學生探究知識產生發現的過程,諸如機械波是怎樣產生的?勻變速運動中面積的公式的推導等問題。
②開放性問題。對于開放性的問題,學生能通過自身的知識,經驗,閱歷,素養等進行個性化的解答,諸如物理學科中的一題多解,汽車、飛機、輪船前進過程中動力來源。
③矛盾性問題。學生身心的成長與發展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克服自身矛盾沖突的過程.在教學中通過矛盾問題的設計,引起學生認識,情感,生活經驗等的矛盾沖突,使學生產生欲動的心理。
4.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
4.1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組建學習小組時,教師對學生的分組進行認真研究設計,使各個小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證各小組開展公平競爭。小組建成后,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和責任分工。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各成員應有明確的合作學習目標和具體的責任分工,每人在組內有不同的角色,如組長、副組長、監督員等,并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各擔其任,使合作學習有序又有效地進行。
4.2注重學生合作意識和技能的培養。開展小組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合作意識,逐步將合作意識內化為學生的學習品質。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組合作分工學習時,要教給學生分工的方法,根據不同成員的能力,讓他們承擔不同難度的任務,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學習時,教給學生要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善于傾聽對方的意見;碰到分歧或困難,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建設性的解決問題。建立長期合作小組,這是最基本的條件。只有經過長期的合作學習之后,使之感覺到我們是一個學習小組,我是這個小組的一員,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4.3學校要特別注意提高教師指導、管理合作學習的能力。其一要求教師具備調控、引導技能,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較大,課堂上出現意外情況的概率大增,作為教師必須精心考慮、周密組織,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引導的水平。教師的引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知識指導、學法指導、組間調控。首先,在準備課時,教師對可能出現的困難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怕出現混亂的局面;其次,教師面對教學意外時,必須鎮靜從容,及時引導,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采取形式多樣的引導措施。再次,小組活動開展得順利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表揚。其二要求教師把握管理技能。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上,老師要意識到對學生指導和協助的必要性,對課堂給予足夠的管理和監控。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合作學習的進展情況,并適時適當地提供幫助。其三教師要善察學生合作需要。對于那些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那些力所難及的問題,則讓學生合作解決,而那些力所不及的問題,則需要教師引導解決。其四教師注重自身參與。教師既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又要與學生合作,共同解決學習中碰到的困難。
5.實施自主有效課堂,給予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
要使學生自主主動地學習,就必須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機會與時間。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敢于去放手,敢于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只有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才能有所領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并自覺地去運用學到的學習方法和策略。自學分為課前粗學、課堂精學、課后再學三個部分,其中最精彩的是課堂精學。在課堂上,一般給予學生十五分鐘左右的自學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去感悟、去發現、去創新。自學后,要求學生匯報自學成果,對存在的問題教師從旁點撥,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6.把握好時間安排和學法指導、要點小結,使學生能提綱挈領掌握知識
時間就是效率。抓緊時間,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一堂課一般學生自主學習、交流15分鐘,學生展示、講解、補充15分鐘學習、教師點撥、講解、小結10分鐘。課堂上要教師少講精講。要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以保證各個環節的時間。
以上是我對自主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和自己認為在使用過程中的幾點看法,通過自主高效課堂嘗試和堅持,學生學習狀態發生了可喜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