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亞芳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0)
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動態模型的建立
邵亞芳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0)
科研經費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保證和基本條件,是科研活動賴以正常進行的決定性物質基礎。隨著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發展,高校在科學研究領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大批高科技人才為高校帶來了大量科研經費,與此同時,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一直以來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因此,結合高校實際特點,通過提出建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動態模型,探索適合高等學校現行發展趨勢的科研經費管理模式,有助于加強對高校科研經費使用的管理。
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動態模型;成本核算
近年來我國科研投入幾乎呈幾何狀態遞增,國家對科研事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但隨著科研經費總量的不斷增加,科研成果數不斷上升,在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日漸突出。例如:科研經費預算不規范,預算調整死板僵化,執行率低;違規甚至違法現象不斷,監管角度有偏差;忽視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一部分科研項目“入不敷出”等。這些問題普遍存在于各高校的科研經費管理中。2014年7月,科技部正式通報了關于“農業生防微生物制劑的合成與作用機理及定向改造”項目經費管理和使用違規操作和關于北京郵電大學科研經費管理使用不規范等違反科研經費管理規定的典型問題。2012-2014年,國家審計署移送了14起高校科研人員挪用、貪污科研經費的案件,移送7人至司法機關,有3人受到了黨政紀處分,挽回2 678.55萬元科研經費。在“高校經費管理年”2013年,75所部屬高校開展了科研經費管理自查自糾,發現違規違紀的科研經費使用問題1 377個,涉及資金3 693.9萬元。
以上問題出現的原因,不僅有科研人員自身的素質覺悟,也包括國家政策監管的漏洞。筆者在此試圖對科研經費管理動態模型的構建進行設想,以期能為科研經費管理的完善提供綿薄之力。
建立與科研經費動態預算、成本控制相結合的管理評估激勵機制,首先要規范并統一科研項目預算編制方法,簡化并明確項目預算編制的要求,完善相關預算表格科目,對專用儀器設備的購置、項目合作單位和子課題外撥資金的分配進行著重說明,制定并發布統一的科研經費預算編制手冊,為科研人員提供指導服務,不再預先設定預算控制額度。同時對周期較長的科研項目應進行動態預算管理,在制定整個項目資金預算的前提下劃分出科研項目不同階段的預算周期進行動態管理和控制監督,是防止科研項目超預算或違規違紀現象發生的有效手段。
科研項目的完成情況并不僅僅體現在項目是否完成了任務書或合作單位所要求的成果,科研經費是否在驗收時使用進度達到預計要求,更應反映出課題組對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和最后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影響力和影響力的大小。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經費的管理應突出反映科研人員真實的使用情況,著重于對科研人員的激勵作用,因為高校的科研工作最終需要廣大科研人員的支撐,建立有效的科研經費管理評估機制,能使科研經費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科研人員從事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在科研貢獻方面制定績效評估標準時,除了最直接的經費數量和項目數量指標外,還應綜合考慮是否給高校帶來各種資源和資金的積累、是否提高了高校各方面各領域的影響力、是否提高了高校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素質,使其在科研和教育領域更具競爭力、是否對特定學術領域產生重要影響等。具體模型結構,如圖1所示,建立科研經費管理動態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圖1 科研項目管理模型
1.1建立科研項目管理信息數據庫
大多數科研院校科研管理部門在對科研項目和科研人員的管理上,雖有較為詳細的管理規定,但并未有一個全面系統的管理評估體系。這一體系應不僅包含了激勵政策,也明確處罰處理辦法,而建立這樣一個管理評估激勵機制的前提是科研管理部門有足夠的人力資源資料、科研團隊已有的科研成果、對學科的影響力和以往科研經費使用情況等相關數據基礎。各高校的數據資料則能組成全面包含全國科研發展情況的大數據庫,一方面使得科研經費信息公開透明、另一方面有助于重復研究,將科研經費投入到前沿、創新的領域。而入出現違規違紀現象,數據庫記錄在案,采取一定的處罰措施有利于整頓學術不正之風。
1.2建立動態預算機制
在數據信息的基礎上,根據各類科研經費的管理辦法進行分析,建立具有各類別科研項目特點的科研經費的動態預算機制。將整個項目持續時間分成三個階段,根據科研經費核算數據和經費使用情況、市場價格波動,對每個階段進行中期評估時根據需要調整預算,再進入下個階段。
1.3完善驗收評估依據
項目驗收時對所有科研經費進行檢查、審計,不僅看科研經費的使用是否符合預算,更關鍵的是評估整個項目進行過程中經費的使用情況,包括:①是否有違規違紀現象;②抽查勞務費、專家咨詢費發放情況;③增加對設備后續處理的跟進;④結余經費使用的落實情況;⑤科研成果的質量。
1.4進行全成本核算
項目驗收應增加成本核算報告,其中重點是間接成本所包括的內容和計算方式,以作為科研成果產業化的依據和進一步成果轉化的數據基礎。
1.5制定結余經費處理政策
在對科研項目完成的管理評估的基礎上,對于結余經費的處理應采取激勵措施,高校可在科研項目結題后將一部分結余經費作為對課題組的獎勵,如德國的科研經費管理模式,將一部分結余經費用于扶持青年教師的科研發展或資助其他課題組,都是值得借鑒的處理辦法。
2.1有助于國家合理分配科研資金
建立科研項目信息管理數據庫,將科研人員以往申請的科研項目相關信息存檔,有助于主管部門在審核項目申請時辨別重復研究、篩去老生常談的項目,轉而將資金投向高新技術領域。
2.2有助于提高預算完成率和經費利用率
動態預算機制的建立,使科研項目在進行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支出得以合理化,科研經費的預算應隨市場價格變動有所調整,調減實際過程中不必要的預算,增加未預見卻必要的支出,在保證科研人員正常進行項目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經費使用中的違規違紀操作。
2.3有助于項目提高社會效益
使用全成本核算模式對橫向科研項目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校企合作的技術開發項目。反映了科研項目真實的成本支出信息,有助于項目科研成果進一步轉化,為進一步市場化打下基礎。
2.4有助于規范科研經費使用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反應科研經費真實的使用情況,并針對其中的問題和可取之處采取一定的獎懲措施,對杜絕科研腐敗現象有著促進作用。在重視科研勞務價值,加大重大科研成果獎勵力度的同時,應對出現的違規違紀甚至違法行為嚴懲不貸,才能凈化科研,阻止科研經費的流失。
建立有效的資金預算、全成本管理相結合的科研經費管理評估體系,獎懲有度,有助于保證科研經費被正確而有效地使用,產生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該模型進一步的細化和相應的規則制定,則仍需進一步細化。
主要參考文獻
[1]賀德方.美國、英國、日本三國政府科研機構經費管理比較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7(7).
[2]江卓.高校科研經費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廉政文化研究,2011(4).
[3]孫玉霞.從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現狀看科研經費管理的思路[J].經濟師,2006(8).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004
TP311.52
A
1673-0194(2016)20-0011-02
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