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峰,魏 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武漢 430000)
建立基于6S管理理論的公司評價模型
陳瑞峰,魏 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武漢 430000)
評價模型是評價公司的先決條件,本公司結合6S管理的思想和層次分析法的理論,對本公司生產系統做出相應的評價模型,對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程序、層次分析和建立做出說明。
評價模型;6S管理;層次分析法
精密裝備有限公司關注產品的質量,交期及成本。公司為了能夠發展的更好,產品有高質量,生成效率提高,成本到達最低。因此,公司加強了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公司評價模型,找出公司的問題,提高工廠整體素質。
評價模型建立的關鍵在于評價指標的確定,在模型中,在實際的問題中加以評定。研究評價內容的基礎是建立評價指標,把握評價指標方向性。同時,評價指標能夠反映出研究系統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情況,通過了解可以找出在系統中存在的不良狀態。評價指標的建立對評價過程的重要性不可小覷,比如過多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結構的復雜程度就會增加,評價難度就會提升,重要因素往往會被掩蓋;又比如太少的評價指標,雖然評價過程會比較簡單,行動比較容易,但很難準確評價對象的基本狀況。因此好評價指標的數量要首先確定,才能使評價指標科學、客觀、全面。安全生產系統才能有完善、合理、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因素體系要滿足以下幾個原則。
1.1系統統一性原則
從安全生產的實際角度出發,全面反映公司在生產系統中的整體情況。要抓住主要的生產因素,既能直接影響生產效果,又能間接反映整個公司的狀況,最終確保公司評價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1.2簡單明確性原則
簡單明確性就是需要盡量減少指標個數,突出主要指標,簡明扼要給出決策所需信息,這都是為了避免造成評價指標體系過于龐大,在評價工作上困難度加大,指標個數的簡單明了還能避免個別指標間的相互包含關聯,使指標的選擇做到既必要又充分。
1.3客觀評價性原則
評價指標應該是對公司的整體評價,不依個人意志為轉移,避免個人的看法滲透在系統中,評價指標的擬定人員應該具有代表性、權威性和廣泛性,可以征集公司意見和參考社會形勢。
1.4適時有效性原則
當今不斷發展的生產力,不斷提升的科學技術,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改變,評價指標應該從實時的角度出發,更加具有時效性,隨著不斷變化的社會價值觀念而不斷調整,做到與時俱進,才會因不合時宜導致決策失誤。
1.5科學可測性原則
科學可測性是明確評價指標的內容,更方便收集數據資料,掌握便捷,計算簡單。
1.6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結合使用原則
定量指標是在規定時間內必須生產的數量,定性指標是產品必須達到的質量。為了使評價具有客觀性我們讓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結合在一起,便于處理數學模型,彌補單純定量評價的不足,填補數據本身存在的缺陷。
1.7指標之間盡可能避免顯見的包含關系
隱含的相關關系是要模型中消除的包含關系,對指標的包含關系內容加以斟酌、討論、修訂,達到指標最大的合理性。
2.1資料信息收集
評價安全生產系統離不開生產系統安全生產信息,產品質量以及人員情況。為了確定評價指標體系的合理性與準確性,通過在公司實地調研,明確了生產人員、班組長和經理的職責,收集大量相關的評價指標,最終形成評價指標集。
2.2目標分析
系統的目標層次結構的確定是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層次結構的基礎。
2.3確定指標體系結構
確定指標體系結構首先確定評價指標評價的標準,指標體系結構的確定是評價的重要內容,接下來工作的開展與它密切相關。
2.4指標的收集與分析
對生產系統首先要有全面認識,分析生產系統的作業流程以及相應的事故,根據6S管理理論的六要素,確定造成事故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分析各因素特點,建立相適應的指標,理清各指標的本質屬性,建立各指標數學模型、為獲取評價數據奠定基礎。
2.5權重分析
各指標的權重是數據的最后計算結果,權重分析可以得到各個指標在項目評價中的影響程度,分析權重得出各指標在系統中的重要性。
公司中生產系統是公司的核心,首先要充分了解生產流程,分析系統各因素間的聯系和結構,然后運用層次分析法把結構劃分為成四層,確定各層的遞進關系。指標既能反映整個生產系統的工作狀況,又要滿足作業要求。因此生產系統的評價指標系統的遞階圖,如圖1所示。
(1)目標層:目標層是需要解決問題的大方向,公司目標層為對生產系統進行安全評價。在本企業中,生產線是本企業的命脈,決定本企業的存亡。
(2)準則層:準則層是按某種方式來實現或論證問題所涉及的中間環節,生產系統導致事故的因素多,但本文運用了6S管理思想分為了六個方面,分別是:整理、整頓、清潔、秩序、素養、安全。
(3)指標層:評價系統安全的具體指標是指標層的關鍵,考慮公司的工作狀況和生產特點,本文采用結合6S管理理論的歸類方法,指標層按照準則層的六大分類的基礎上,又有25個層次分類。
(4)方案層:在指標層下面有不同的小方面,即待評價對象影響生產系統安全因素的要點,對系統考察更細的指標,也是對不同問題進行不同分類歸納。
由墨菲法則可知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每起事故的發生具有偶然性,找出根本原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根據綜合論事故模型的基本觀點,分析公司具體情況,一般出現事故的是人、機器、環境、管理中的危險因素被偶然觸發。生產系統安全評價中的危險因素是這些人為的、機器設備的、環境的以及管理的原因構成的。應用6S管理理論,公司生產系統中進行安全評價的是目標層,應用層次分析法把生產系統安全評價指標分成為1個目標層指標,6個準則層指標,25個指標層指標,102個方案層指標,依據生產系統的評價結果得出生產系統總安全狀態。評價因素指標體系基本結構,如圖2所示。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充分說明本公司對生產系統的安全內容有進一步的了解,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也為之后對本公司的指標權重奠定基礎,使公司的不足之處可以得到具體化、明確化,對工廠的進一步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圖2 評價因素指標體系結構
主要參考文獻
[1]王金樂.基于6S印刷現場管理的研究[D].濟寧:曲阜師范大學,2009.
[2]翟海娟.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煤礦井下生產系統安全評價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人學,2009.
[3]王子博.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城市快速路施工風險評價的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學,2009.
[4]歐益科.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城市社區公共安全評價應用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1.
[5]李江.煤礦動態安全評價及預測技術研究[D].北京:中國礦業大學,2008.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061
X922;F259.2;F224
A
1673-0194(2016)20-0095-02
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