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英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教育是一項培養人才的活動,況且當前我們要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樣,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就更顯重要了。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想象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227-01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教育是一項培養人才的活動,況且當前我們要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樣,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就更顯重要了。既然如此,怎樣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呢?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努力嘗試,總結出了一些培養想象力的方法。我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通過多種形式加以努力:
一、教給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的方法。
學生的聯想力、想象力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樣去想,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學生聯想的辦法。具體的方法有:
1、相似聯想,即由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出發想到與之相似的其他事物。如由在戈壁灘挺立的白楊樹聯想到邊疆建設者;由凌霜傲雪的梅花聯想到頑強不屈的革命者。
2、相關聯想,即由一事物聯想到與之關聯的事物。如由鮮艷的紅領巾想到烈士的鮮血,想到革命事業,自己的職責;由種樹聯想到育人。
3、對比聯想,即由事物的特征聯想到與其相反的方面。如幸福與苦難,成功與失敗,光明與黑暗,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童年與自己的童年,小羊的溫馴善良與狼的兇殘。
4、再造想象,即根據文字語言描述再創造新的形象,如根據古詩畫出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根據課文《清明上河圖》想象其畫面等。
把這些聯想的方法教給了學生,至少為他們提供了想象的方法與思路。
二、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多的接觸是閱讀,在課堂上,在課堂外,無處不在。因此,抓住學生在閱讀中的想象力的培養機會,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1、利用課文插圖,啟發想象
低中年級的課文中,插圖常常和文字一起組成看圖學拼音、看圖識字、看圖學詞學句、看圖學文、看圖說話等教學內容。我憑借課文插圖,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多看多想,啟發他們進行大膽想象,盡可能的讓插圖動起來。例如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借助畫面,展開想象,想一想小動物快樂玩耍的情景,說一說還有哪些“小畫家”?它們會畫些什么?這樣不僅延伸了課文的內容,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
2、抓住文中空白,豐富想象。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說透,刻意留下“空白”,讓讀者揣摩,或因表達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內容,留下“空白”。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用好這些“疏可走馬”處,巧妙地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用創造的才智為這些“空白”添補亮麗的色彩。如《難忘的潑水節》一文中,“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為人們祝福”這句話就是藝術空白點,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如啟發學生周總理把水潑到老人、青年人、小孩等不同的人身上,會分別祝愿他們什么呢?這樣,學生想象的金匣子將很快被打開。像這樣留有藝術空白的課文,小學教材中還有許多,關鍵要靠我們教師是否能積極挖掘,把學生的思維推向高潮,使閱讀教學的課堂,放射出亮麗的光彩。
3、抓住重點詞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去啟發兒童的想象,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的內容。
三、利用古詩教學,培養想象力。
葉圣陶先生說過,古詩教學的目標是陶治性情和培養想象力。詩歌語言高度精煉的概括與文體跳躍性的特點為學生留一浮想聯翩,思維自由馳騁的天地。因此,要掌握古詩的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千方百計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領會詩的意境,讓學生想一想,說一想,畫一畫。如在教學《所見》時,引導學生通過想象來補充詩句中的意境:看圖想象牧童的面部表情;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牧童的動作;想象牧童的內心活動。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讀,過聽邊想象牧童騎牛唱歌的情景。這時,在學生腦海里一個欲捕鳴蟬的牧童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現出來,仿佛自己也身臨其境。
還可以根據詩意作畫,進一步啟發學生想象。在理解《所見》前兩行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可讓學生邊讀、邊想、邊作畫。根據詩意在想象中作畫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充分發揮大腦左右兩個半球的功能,通過發展兒童的創造性思維來理解課文,讓他們學得既實又活。
四、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寫文章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因此,作文最能激發和訓練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體現其創造力的一種訓練方式。如果我們能抓住時機讓孩子創造,在觀察的基礎上,以兒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提供想象契機,讓學生組合成新的形象,學生就能在創造中感受成長的快樂。我班的孩子寫《我是一只小小鳥》、《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未來的橋》等想象性作文,創造熱情高漲,寫得竟不肯擱筆,看他們的習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靈氣、悟性和創造力,學生的思維活動進入了最佳的心理狀態。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這段話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
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為學生擎起馳騁思維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