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京賢
摘 要: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不斷重視,我國的學前教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農村學前教育更是得到飛速展。但目前農村學前教育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承亟待解決,本文主要就當前農村學前教育模式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就是解決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提供了思路。
關鍵詞:學前教育;教育模式;存在問題;解決思路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241-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學前教育越來越重視,國家開始大力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農村鄉鎮也開始建設幼兒園,從而不斷助推農村學前教育發展。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農村學前教育依然還存在不少的問題,無論是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抑或是其他類型的幼兒園,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制約了農村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一、農村學前教育模式概述
結合筆者對農村學前教育機構的調查,主要有三種模式
第一,公辦幼兒園。農村公辦幼兒園的主辦單位通常有鄉、鎮政府擔當,幼兒園一切財產歸屬公有,辦園經費、辦公經費、教師工資、福利待遇等均有政府部門承擔,從業人員可享有政府編制,主管領導通常由教育部門指定或領導兼任。農村公辦幼兒園一部分是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辦學機構,存在校舍陳舊、師資力量老化、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相對應地,一些新創辦的公辦農村幼兒園往往存在民營資本注入的情況,在管理上存在二元化特點。
第二,民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是與公辦幼兒園相對應地一種學前教育模式,它由個人或集體出資興辦,屬于農村學前教育資源不足情況下的的補充機制,從土地、房屋等不動產到員工工資、辦公消耗等費用,實行“自主管理、自負盈虧”的原則,很少能夠得到教育資金補貼和政策支持。同時,市場調節作用很大,教師、保育員、校車司機、清潔人員、保安人員等均來自于市場招聘。
第三,校辦幼兒園。同樣從解決資源不足角度出發,農村一些較大的小學中,通過“學前班”、“校中校”模式組建學前教育機構,由學校提供校舍、課桌椅、玩具等基本設施,但很少配備專業幼師資格人才,通常由小學教師代課。
二、當前農村學前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以上三種模式在農村學前教育領域十分常見,總體來說,盡管近年來我國教育投資不斷增加,但主要面向城市教育供應,對農村教育的傾斜力度有限,特別是學前教育并沒有納入義務教育范疇,能夠申請的幫助就更少,總體上呈現出“公辦質量弱、民辦形式雜、校辦能力低”的特征。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三個方面。
首先,公辦幼兒園完善進度緩慢。公辦幼兒園的主辦單位是政府部門,獲取資源的方式主要是行政審批,整個過程較為繁瑣、復雜,短期內很難實現硬件、軟件的配套。例如,校舍、玩具、課桌椅、教具等硬件設施解決了,園長、教師、工作人員如何解決還需要重新考慮,整個過程十分拖沓。
其次,民辦幼兒園發展空間有限。作為一種教育補充機制,民辦幼兒園在政策扶持和財政補貼方面基本沒有優勢,自營自管、自負盈虧的運作形式,與企業、公司基本相似,容易產生逐利性,很難保障教學質量和幼兒安全。
再次,校辦幼兒園學前教育理念偏差嚴重。事實上,農村校辦幼兒園的一大功能是爭取生源,隨著近年來農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農村家庭對教育重視程度提高,主動送子女入城就學的現象越來越多,客觀上造成小學生源不足。通過校辦幼兒園的方式可以挽留生源,但這種模式下,學前教育很容易轉化為“小學前教育”,偏離了幼兒教育的本質目標。
三、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模式的解決思路
筆者本著“取長補短、放大優勢”對農村學前教育模式展開探索和思考,一方面肯定現有幼兒園模式的優勢,也正視其存在的不足,通過聯合方式加以解決。另一方面,從體制優化角度入手,突出教育本質、扭轉錯誤理念、完善教育職能。具體包括以下三種發展模式。
1、“公私聯合”模式。筆者提出“公私聯合”的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模式思路,完全是基于“優勢互補”理念展開的。公辦幼兒園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師資、先進的教育理念、完善的管理機制,私立幼兒園可以提供有效地融資渠道、市場調節機制,幫助學前教育機構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公私聯合”模式的本質,就是體制優勢和資金優勢的結合,這也是當前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最有發展前景的模式,通過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它既可以規避農村公辦幼兒園發展緩慢的問題,又可以避免農村生源向城市流失的問題。
2、“幼小一體”模式。本質上說,“幼小一體”與“校中校”在模式上十分類似,它都屬于小學和幼兒園的“聯辦”,但區別在于,兩者存在相對獨立的主體,而不是由小學一手包辦。這種學前教育模式目前在國外及我國一線城市均有嘗試,從資源角度出發,它的目的不是“節約”,而是“共享”;同時,學前教育和幼兒教育在同一個大環境下展開,可以實現校園文化的交叉熏陶,當地農村家庭也不用消耗過多精力和成本考慮學前教育完成后的出路問題。
3、“連鎖運營”模式。吸引更多資源投入到教育領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它的價值不僅僅是解決教育經費不足,還可以從市場層面完善教育產業。例如,發達國家中美國、日本、英國等均對學前教育模式做出了清晰地劃分,包括公里、私利、志愿團體三種類型,而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地私立學前教育體系,但卻始終得不到“正名”;“連鎖運營”的主體是社會資本持有者,但它的運營管理要受到政府部門的監督,“連鎖”的一大優勢是在一定地域內形成規模效應、突出品牌優勢,提高家長的信賴度,并自覺形成嚴格管理機制。例如,在所有連鎖幼兒園中統一設備、統一服裝、統一教材、統一師資等,促進學前教育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唐菊花,淺析農村學前教育現狀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年06期
[2] 王文喬、趙云友,貴州農村地區發展學前教育新模式探索學前教育研究[J];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