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妍
摘 要: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和自然科學觀的反映,其中科學觀對于社會科學具有指導意義。本文將重點選取自然辯證法中的自然科學觀的觀點,以人力資源開發作為研究對象,在總結我國人力資源的現狀后,通過分析科學技術進步對人力資源開發的影響,提出科學技術進步對人力資源開發的促進作用,以及在科學技術進步的影響下提高人力資源開發水平的方式。
關鍵詞:科技進步;勞動力資源;開發
一、引言
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和自然科學觀的反映,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的統一。自然辯證法研究的內容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自然觀,即對自然界辯證法的研究,二是自然科學觀,即對自然科學辯證法的研究。本文將選取自然辯證法研究中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作為研究對象,用科學的觀點來看待人力資源的發展,通過分析科學技術對人力資源開發的影響,提出用科學的方法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問題。
二、科技水平與人力資源現狀
(一)科技水平現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放眼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每一項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只有發達國家的1/40。科學技術一旦轉化為生產力將大幅度地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人力資源開發的進程,其作用大大超過了資金、勞動力對經濟的變革作用。
(二)我國人力資源現狀
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指出,截至2009年底,我國勞動力資源106969萬人,比2000年增加11267萬人,這個數據顯示我國擁有非常龐大的勞動力資源。因此勞動力資源是中國經濟發展最豐富的資源。
勞動力參與率指的是經濟活動人口與人力資源總量的比率。勞動參與率越高,國家從事社會經濟活動的人力越多,可以創造的國民收入越多。在這一方面我國是占有優勢的。據美國經濟學家計算,美國從1929-1957年,由教育投資、提高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質創造的國民收入為495億美元,占這一時期經濟增長總額的33%。在我國潛在勞動力資源呈現下降趨勢的情況下,要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必須加快我國人口質量建設,提高我國人力資源的質量,用科學的方法開發人力資源。
三、科技進步對人力資源的影響
(一)科技進步改變人力資源開發模式
科技進步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增長速度的提升,而且影響到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同時也必然會導致社會生產關系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重大變革,這一變革要求人力資源開發轉變成發展型模式。發展型模式主要強調人的作用和人的發展,把勞動者的發展作為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工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人是科學技術的載體,所以用科學辯證的觀點來看,把勞動者的基本發展作為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基礎是必要的。
(二)提升人力資源開發平臺水平
科技的發展為人類創造了新的生產工具和運作平臺,在信息通信技術的推動下,人力資源開發的基礎平臺得到了升級,建立了EHR(Electronic – Human Resource)即電子化人力資源,是將先進的技術運用于人力資源開發,為企業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的網絡系統,使人員管理流程電子化。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人力資源開發信息系統在我國企業人才戰略實施中的功效會更加明顯,理解并運用在人力資源開發信息系統中所蘊含的管理理念,將會對企業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四、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科技進步之所以影響人力資源的開發,是因為科技進步具有影響人的精神狀態和物質生活方式的社會功能,而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就是在一定物質和技術基礎上,對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人的狀態的提升和利用。
科技進步對人力資源開發的影響不僅具有外在性,而且具有內在性。辯證的分析人力資源的特點后,發現科技進步對人力資源開發具有積極地推動作用,能夠有助于提高人力資源開發水平。這樣的研究方法這對于我們未來研究其他的人力資源問題具有啟示作用,讓我們以后在做研究時會考慮到自然辯證法對于理論、實踐方面的意義及重要作用,使得出的結論更具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鄧垚. 中國勞動力資源與經濟發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2.
[2]胡舒,郭志剛. 科技發展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J]. 商業時代,2006,26:52-53.
[3]巨乃岐,劉冠軍. 從科學與技術的關系看科學向技術轉化的實質與要求[J].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24-28.
[4]劉文軍. 科技進步對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的影響[J]. 人口與經濟,2002,0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