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要:近年來,國家積極推進林權體制改革、促進林業發展,要求金融機構做好林業發展金融服務工作。本文主要從商業銀行角度對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進行分析,提示主要風險點,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林權抵押;貸款;風險;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1
一、林權抵押貸款主要風險點
1.貸前真實性失查風險。森林資源是一種特殊的資源性資產,一般處于地廣人稀、交通不便且偏遠地方,這一特性給商業銀行的貸前真實性核查帶來了較大的困難。不能準確地核實林地面積和抵押物價值,特別是夸大林地面積或提高抵押物價值的行為,將導致銀行押品抵押比例確定的不合理,從而削弱貸款風險緩釋能力,增大貸款潛在的信用風險。
2.評估不當風險。目前林權價值評估大都由林業部門指定的具備林權評估資質的機構承擔,由于資金、評估標準、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等原因,存在評估機構較少、評估費用較高、評估不當等問題。而商業銀行也因為缺乏具備相關經驗的評估人員,容易導致抵押物價值確認及重估困難,增加林權抵押貸款的信用風險。
3.抵押物準入風險。主要表現為抵押主體取得資產手續缺乏相關法律性文件,合規、合法、有效性不足;或以特種用途林權、權屬不清或存在爭議林權、未經依法辦理登記而取得林權、以及國家規定不得抵押的森林資源資產作為抵押物等情形。
4.抵押物代償風險。目前我國只有較少的保險公司嘗試涉足林業保險,且險種單一。林權抵押貸款風險保障機制不完善,風險覆蓋率較低,抵押物代償風險加大,極易造成銀行貸款債權懸空。
5.合同簽訂不規范風險。由于商業銀行普遍缺乏格式化的林權抵押貸款借款(抵押)合同,合同簽訂不規范、不嚴謹,可能存在較大的法律漏洞,增大了后期貸款回收及抵押物處置風險。
6.貸后管理失控風險。由于森林資產的特殊性,抵押物極易發生盜砍濫伐,病蟲害、火災、泥石流等人為及自然災害風險,增加了銀行貸后管理難度。同時,因國家政策調整影響抵押物處置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如有權部門將抵押林地納入禁止流轉或限制流轉的林地等情況。
7.抵押權實現風險。通過林權的轉讓或出售林木資產獲取還貸來源,是林權抵押貸款抵押權的最終實現方式,但林權處置受到國家林業政策的限制,且缺乏專業交易市場,導致抵押權實現困難。
二、風險控制措施
1.加強林業行業研究,建立完善制度。一是商業銀行應根據國家林權制度改革情況,積極研究新體制下的林業規模化經營特點,統一銀行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的市場偏好和風險偏好,制定林業行業市場營銷策略和行業準入政策;二是根據森林資源資產抵押的特殊性,制定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管理制度,從森林資源資產抵押物的范圍、貸款對象、借款人的資信條件、信用等級、貸款的期限與利率、抵押物調查與評估、貸款管理等方面等進行明確和規范,清晰操作流程、明確相關崗位責任。
2.健全森林資源評估體系,提升業務管理能力。鑒于森林資源資產抵押專業性較強,一是在實際工作中應嚴格要求各類森林資源評估必須由具備資質的森林資源評估機構和人員承辦;二是商業銀行要盡快培養一支熟悉森林資源資產管理的專業團隊,有效提高森林資源資產抵押的調查評估及貸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增強業務管理和風險防范能力。
3.完善風險保障機制,提高風險代償能力。鑒于森林資源資產易受自然災害、病蟲害和人為盜砍濫伐等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毀損和減值,商業銀行應加強與保險部門的業務合作,提請保險部門不斷增加林業保險險種;同時在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參與和市場運作前提下積極探索開展林業貸款保證保險,完善信貸擔保機制。
4.規范借款(抵押)合同簽訂。鑒于商業銀行普遍缺乏格式化的合同文本,簽訂合同時應對合同條款進行補充完善。包括但不限于:一是在填寫抵押物清單時,確保森林或林木資產與其林地使用權須同時抵押;二是另行附加抵押物清單,清晰載明森林資源資產的林地類型、坐落位置、四至界址、面積、林種、樹種、林齡、蓄積等內容,經抵押人蓋章確認后與抵押合同一并裝訂,使之成為抵押合同的有效組成部分;三是在抵押合同中對抵押物砍伐進行限制性補充約定,要求抵押人在征得我行同意后申請采伐,其所得收入必須用于歸還貸款本息;四是在借款合同中補充約定,如果抵押物發生盜伐、病蟲害、火災及其他自然災害導致抵押物價值減少的,或抵押人未將林木采伐許可證交給銀行代為保管等情形的,視同借款人違約,貸款人有權采取違約救濟措施。
5.加強抵押物日常管理。林權抵押貸款存續期間,商業銀行應派專人對所抵押的森林資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實地察看,加強與林業部門、林業警察、消防等部門溝通和聯系,對林業主管部門的林木病蟲害監測通報給予高度關注,通過各種渠道,定期了解抵押物狀況。同時督促借款人、抵押人履行對抵押物的日常維護和看管義務,避免抵押物因怠于管理出現毀損和減值。
6.強化林木砍伐有效控制。如何控制抵押人在抵押期間對抵押物的砍伐是商業銀行貸后管理的重點。其中控制林木采伐證和木材運輸證是最關鍵環節。商業銀行除了在合同中約定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進行砍伐外,還需和林業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并得到相應的支持,從而達成相應的書面協議,確認未經銀行書面同意不予辦理采伐許可證及木材運輸證等證明,使得我行有效的控制抵押物。
7.順暢抵押林權處置通道。當貸款逾期時,銀行應對債務人的經營情況和資金情況進行嚴格監控,對于可能需要處置抵押物的應及早采取措施。如:提前加強與林業部門溝通,優先安排砍伐指標;提前督促企業及時辦理轉讓、砍伐的審批手續;對于當地已經成立林業要素市場和林木收儲中心的,應當與這些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簽訂合作協議約定由其代理部分手續、收儲“不良”林業資產、先行代償貸款本息,以提高抵押物處置效率,加快不良貸款的回收。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資產抵押登記辦法.2004-07-05.
[2]財政部財企〔2006〕529號.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規定.
[3]國務院中發[2008]10號.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
[4]銀監會,林業局銀監發[2013]32號.中國銀監會國家林業局關于林權抵押貸款的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