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


吳作人先生是我國當代杰出的藝術家、美術教育家,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1908年農歷十月十日,吳作人先生誕生于蘇州,因生辰與慈禧同日,取名“三壽”。古語日“周王壽考,遐不作人”。故號“作人”,因厭慈禧,遂以號行。年少即愛繪畫,其祖父吳平疇為晚清吳門著名的花鳥畫家,青年時期隨徐悲鴻先生學習素描,上世紀30年代初赴歐洲游學,先后在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和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深造,主習油畫。學成歸國后,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學藝術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及新中國成立后的中央美術學院等藝術高等學府。畢生在從事美術教育之余,深入生活,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油畫和中國畫作品。
蘇州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吳作人先生對家鄉有深厚的感情,一生不改其濃濃的老蘇州口音,多才多藝的他閑暇之余,會拿起竹笛吹一曲家鄉小調,先生尤愛聽蘇州評彈,不時擊節吟哼,動情處往往熱淚潸然,遇到家鄉人赴京來訪,更是激動不已,迫切地打聽家鄉的變化和情況。步入晚年后,思鄉尤切,無以為報,遂動議將包含油畫、速寫、中國畫等各類作品90幅和夫人蕭淑芬女士的作品10幅及親友學生的作品10幅,共計110幅藝術作品捐給家鄉。蘇州市委市政府感念吳作人先生對家鄉的熱愛,決定建造吳作人藝術館。
吳作人藝術館選址定慧寺巷雙塔塔園西側,由原國家建設部副部長、著名建筑學家戴念慈先生設計,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積848平方米,歷時兩年,于1993年底完工,1997年5月28日正式開館。建筑外觀借鑒徽派風格,粉墻黛瓦,既古雅又現代,廳內磚雕、碑刻點綴其間,臨街主樓為展廳,后設內院小庭,內院西側延圍墻置青磚鋪地的走廊,走廊外側一有形狀不規整水池,池邊四周湖石錯落圍疊,池東南有4株高大青桐矗立,似待鳳凰來棲。池東側自南往北是一草坪坡地,越往北則越高,高處老松斜臥,有如智者閱世。透過東圍墻,千年雙塔豁然在眼,橙黃的塔身在晨暉夕照之下熠熠生輝。
定慧寺地處蘇州老城區核心地段,窄窄的老石板路見證了蘇州城的滄桑變遷。周邊古跡密布,如:吳王橋、定慧寺、蘇公弄以及文廟、滄浪亭等,文脈昌盛,這大概也是吳作人先生主張將藝術館選址于此的主要原因吧。
“吳作人藝術館”建館20余年來,不斷提升開放服務水平,舉辦各類展覽數百場,2015年又斥資近500萬全面整修升級改造,目前館內硬件設施已領先于國內其他名人藝術館。館內同仁也在不斷努力,深入研究,宣傳好吳作人先生的藝術成就,以期不負吳作人先生對蘇州這座城市的厚愛,同時也讓文化藝術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作者單位:吳作人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