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冬梅+師新亮
摘 要 采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歸納分析法,對河南省四所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武術普修課的教學現狀進行認真研究,并采用相關理論進行分析。探討河南省高等院校武術普修課的教學現狀,為科學有效地開展武術教學提供理論依據。對目前武術普修課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革設想,從而不斷提高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普修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高等院校 體育教育 武術普修課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9-040-01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高校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革,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普修課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許多問題,為了解河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普修課教學現狀,為了發展民族傳統體育,對河南省四所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普修課教學現狀進行調查,進而揭示河南省高校武術普修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武術普修課教學改革設想,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促進武術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洛陽師范學院、黃河科技大學、河南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普修的學生478名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278名,女生200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參閱國內有關武術教學的專著及文獻,為本文分析提供理論依據。
2.訪談法:對部分武術普修課的大學生進行訪談,了解大學生對武術普修課的學習態度、學習效果、以及成績的評定和對教師教法等方面的意見。
3.觀察法:通過實地觀察,了解目前高校武術普修課教學現狀。
4.問卷調查法:共發放調查問卷478份,回收443份,回收率92.7 %,有效問卷415份,有效率93.7%。
5.歸納分析法:對有效問卷所得數據資料進行整理、歸納、統計、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現階段河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普修課教學現狀
1.教學內容陳舊,不能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現階段武術普修課內容滿意率的調查結果中發現,不滿意占43.8%,一般占27.5%,而滿意者占28.2%。現在學習的武術套路的內容,學起來復雜、枯燥,又缺乏實用性和娛樂性,學生們學習大多是被動的。據調查,有67.9%的大學生學習武術是為了考試,73.5%的大學生課后從不練習上課所學的內容,18.2%的大學生經常把武術作為健身項目。
2.武術教學方法單調,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通過調查發現,目前河南省高等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普修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比較單一,這種教學方法片面強調體育知識傳遞作用和學生接受體育的暫時性,忽視對學生的武術能力和體育的連續性、長遠性的培養,教學實踐中強制性要求學生必須完成某些教學內容與考試,從而使學生對上武術課感到無興趣,教師很難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3.武術教學模式存在問題,教學效果不理想
武術教學常規模式是:首先是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其次進行基本功練習;再進行武術套路練習;最后進行放松整理活動。經調查,四所高校在進行武術教學時都做了準備活動,但并不充分,只是跑一兩圈再進行徒手操。可見,這四所高校的教學模式極不完善,因此,也影響了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河南省高等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普修課改革設想
1.確立以“健康第一”和“學生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
現代高校武術教學應打破傳統框框,充分挖掘武術運動中有利于學生生理、心理健康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武術學習的興趣。教學方法與手段應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做到“一切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對武術的學習,增進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獲得武術知識與技能,培養武術能力與習慣。
2.注重武術興趣的培養
在武術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要在武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從意識、功防含義、保健作用三要素下手,給學生灌輸武術的保健作用,這樣追求愛美和健康的學生一定會對武術產生強烈的興趣。另外,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技巧,運用“游戲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提高大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
3.注意武術教學模式的改進
常規的傳習式教學已不能滿足社會對武術教學的需要。根據目前武術教學模式,武術教學應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建立一種新的、適合于全民健身事業的大眾運動教學模式。使學生盡快掌握武術運動的一般常用的基本技術、技能,并運用于實踐,從而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養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建議教學中使用“啟發式”教學模式。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造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四、結論與建議
(一)大力提倡“健康第一”和“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通培養學生對武術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武術鍛煉的習慣;重視武術理論教學,提高學生武術能力。
(二)教師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采用多樣、靈活、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促進學生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等三方面發展。在完善武術教學模式的同時,應根據不同教學目標,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
(三)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自覺參加課外武術鍛煉活動。
參考文獻:
[1] 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體育學院通用專修教材武術[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
[2] 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體育學院通用教材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3] 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體育學院通用教材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4] 武術理論基礎[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5] 李金梅.關于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的思考[J].體育科學.1998(5).
[6] 駱紅斌.普通高校武術教學改革初探[J].浙江體育科學.2000(2):35-37.
[7] 呂韶均,彭芳.學校武術課程的改革與建設[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7(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