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
摘 要 在最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指出:體育教師應該與專家學者、學生及家長一起成為新體育課程的設計者,而不是一味執行教學大綱。本文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核心,從初中體育教師的角度出發,突破傳統觀念,探索初中體育教育與教學過程中的新措施和創新思路。探討初中體育教學新的方法。
關鍵詞 教學方法 創新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9-040-01
體育教育是義務教學階段很重要的一門學科,但是在現實應試教育潮流中,體育教育已經被邊緣化。體育教育是通過以身體練習指導為主要手段來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提升健康水平,讓學生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隨著課程標準的不斷更新,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催促著在體育教育教學中不斷開發出新的教學方式、教學措施,同時也要求全體體育教師,不斷的深造、不斷地探索、不斷提升,使自己成為一名作為一名一專多能型的優秀教師。
一、初中體育教學現狀與傳統教學措施
初中階段屬于義務教育階段,而根據當前的中國國情,初中教育依舊比較偏向應試教育,在應試教育中,體育教學成為一門副課,不受重視,有時候甚至會被語文、數學等主課所占領。根據調查顯示,中國初中教學中,體育課按照課程標準執行的不到20%。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初中沒有按照課程標準執行體育教育,或者說對于這些學校,體育教育已經被嚴重邊緣化了。初中階段體育課程傳遞教學手段為:(1)教師講解示范;(2)學生模仿練習;(3)糾正錯誤動作,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本無法適應 新課程標準中對體育教學的要求,不利于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高,健康水平的提升。體育課程傳統的教學內容為: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教學內容過于單調,學生無法從單調的體育課程選項中尋找自己的興趣,另外體育教學條件的不足,導致像足球、游泳等教學項目無法展開。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必須打破,只有打破這些傳統,不斷摸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足球也會沖去亞洲走向世界。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探索
(一)完善體育教學體系,搭建體育交流平臺
目前我國的初中體育教育體系結構不夠完善,存在很多弊端。首先,體育教育不夠重視,雖然在各地中考中,有體育考試這一項,體育成績也占一定的比例,但是沒有形成一項特定的考試模式,讓體育考試成為一種虛設。教育部分和學校應該加大在體育教學方面的投入,而不是一味去追求升學率,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體育愛好的重要階段,配備完善的教育設施,讓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讓學生盲目的接受教學大綱的安排,甚至于去參加一些學生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體育課程。搭建完善的體育交流平臺,讓學生能夠與體育教師能夠面對面的交流,讓體育教師更多的了解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想法,提升學生的體育愛好興趣,更好的開展體育教育,使其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教育目標中包括了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方面,體現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目的的身體、心理、社會的協調發展的三維健康觀。體育教育的三維健康目標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三級管理的配合,合理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將“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戰略目標與實際體育教學結合起來,處理協調好“學”與“訓”的關系,利用學校的體育交流平臺,定期開展學校與家長、學校與老師、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活動,通過交流平臺活動展開讓學校、家長、學生之間可以事實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訓練情況,及時分享學生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取得的優異成績。將學生的文化課程學習與身體素質訓練、運動技能掌握結合為一體,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快樂,在運動釋放壓力,通過運動來促進文化學習。
(二)轉變體育教學思觀念想,運用先進教學理念
傳統教育觀念中體育課就是體育教師帶領一群學生做做游戲、搞好群體活動、抓好課余訓練與競賽,有這種傳統思想的體育教師,已經與時代發展的產生了脫節。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做到“言傳身教”,把體育教育工作當成一份責任,一種崇高的事業,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一起進步、共同發才是體育教學的關鍵所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許多行業,同樣改變著教育業;利用互聯網的遠程教學等教學模式已經興起。同樣可以借助互聯網開展體育教學,如利用GPS定位設備,在校園開展校園尋寶活動,事先在校園各個角落里擺放目標物,學生通過定位設備尋找目標物,通過這個教學活動,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磨練學生的毅力,培養學生的方向感等等。體育教師要不斷的探索新課題,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此外,單一枯燥的體育訓練已經滿足不了學生體育課程的的需求,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同時,了解心理學、營養學、運動學等與體育息息相關專業學科,讓學生能夠在接受體育教育同時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強都得到了提升,把學生培養成樂于運動、敢于創新、善于交往的綜合性人才。
體育教師通過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的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步把自己由“教書匠”逐步轉變為“教育家”,讓學生愛上體育,愛上體育課,為我國的體育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吳文麗.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創新[J].金田.2014,12:258.
[2] 陳運蓮.解析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的方式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4,08:87-88.